『改變,在這一代發生』專注綠色循環,打造低碳協作-碳循環應材股份有限公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全球ESG的趨勢正在改變產業規則,因為看見了產品、服務的未來走向,碳循環應材股份公司(CRAM)執行長—林玄龍,因應客戶對ESG永續、降碳排的需求,串聯循環再生流程,並提供完整的生產溯源,成為國際大廠開發 PCR 低碳材料與產品的最強後援。


始於全球永續需求 台灣供應鏈面臨挑戰

當全球暖化逐漸加劇,消費者對環保的關注也日益提升,再生材料的需求在全球迅速攀升。在歐美客戶的要求下,台灣的供應鏈紛紛開始籌劃引進PCR再生材料。

然而,企業在導入PCR材料方面遇到了許多棘手問題。從評估產品材料規格是否適用於循環再生料,到顏色選擇、再生來源策劃、PCR使用比例、產品結構、代工廠執行能力、機台設備符合程度等等,都成為企業導入再生材料時所面臨的重大挑戰。這些關卡需要仔細的考量與有效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再生材料能夠被順利且有效地應用於企業的生產流程中,而碳循環應材(CRAM)就是這樣的角色。


碳循環應材(CRAM)串聯永續供應鏈 成為品牌最強後援

在這樣的全球環境議題日益受到關注的時刻,碳循環應材(CRAM)在台灣PCR塑膠領域嶄露頭角,透過串聯『集中廠、回收廠、拆解廠、處理廠、純化廠、再生廠』的流程,並建立起『加工標準』與『品質標準』,以確保回收流程符合『產品的需求』,同時有效地創造價值,最大限度地減少垃圾的產生。身為PCR領域的開路先鋒。

碳循環應材(CRAM)以專業的眼光為客戶量身打造解決方案,不斷努力實現『最佳減碳效應』和『物性穩定度』。這些成就源於對每個步驟的細緻管控,以及逾三十年來不斷積累的循環職人經驗。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使得碳循環應材(CRAM)成為業界值得信賴的先驅者,對於台灣的環保事業發揮了卓越的影響力。

raw-image


持續開發PCR領域 創造循環經濟

自2011年起,碳循環應材(CRAM)的執行長林玄龍先生即開始投入德國萊因 TÜV綠色環保材質驗證(ISO14021)工作。2017年,公司也陸續通過TÜV碳足跡驗證(ISO14067),逐步建立起品項多樣的產品範疇。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六項PCR塑膠材料(包括ABS、PC、PPO、PC/ABS、PP、PS)和PCR 鋁合金材料(ADC系列、6000系列)。這些循環再生料(PCR 100%)的碳排放量僅為新料的十分之一,每年大約有80,000公噸的塑料在碳循環應材(CRAM)的工廠中得到再生,不但成功減少了碳排放,更幫助許多國際客戶在ESG永續領域取得優異成績。

未來公司也將持續開發不同PCR材料與產品,例如已被規劃入2024年開發項目的銅材,以期為客戶建構更加完善的永續供應鏈,推動更廣泛的環保價值觀。這種持續改進的精神將使碳循環應材(CRAM)在綠色環保領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盡力為台灣永續發展鋪平道路。 

raw-image


困難中逆行 資源有限的不同眼光 

十多年前,碳循環應材(CRAM)執行長林玄龍積極追求綠色環保標章認證,當時市場對此並未予以充分肯定。眾人普遍關注回收最容易處理的PET水瓶料,而他卻選擇挑戰更具挑戰性的家電產品和其他廢棄物。

這些物品的回收面臨相當大的困難,因為市場上的回收商不太願意涉足,這涉及更為複雜的處理程序。他們認為這樣的回收操作成本高昂且風險較大。然而,這並未使他卻步。

面對來源的限制,尤其是在台灣這樣人口眾多但資源有限的地區,意識到回收材料的供應量受到極大限制。雖然新材料的生產源源不斷,但回收受限制,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在早期,進口環保材料相對容易,然而隨著巴賽爾公約的實施,國際間對廢棄物進出口進行了嚴格的管制。這雖然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但也帶來了更多限制。

在克服這些困難的過程中,透過自家生產和與回收商的密切溝通,不斷改進處理過程,以滿足材料在ESG和低碳環境下的需求。最大的挑戰之一在於資源的有限性。在回收過程中,必須謹慎處理來源,並合理掌握可萃取的量。另外,為了提高材料品質,公司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各種檢測設備。這些設備不僅確保回收材料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更是回應客戶的擔憂和不安的重要保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