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審批及把關機制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有紮鐵工人反映開工不足或失業,並懷疑有僱主未遵守「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的規定和條件。發展局對此表示關注,並於今日為所有獲批輸入勞工配額的總承建商舉辦簡介會,提醒他們遵守計劃的監察機制。

發展局在社交平台專頁撰文指出,若發現有不當情況,必會嚴肅跟進。局方今日也為所有獲批輸入勞工配額的總承建商再次舉辦簡介會,提醒他們計劃的監察機制,計劃下三輪申請獲批的總承建商均有派代表出席。

簡介會重點提醒:

  • 總承建商須按規定(包括工資水平、資歷、工作日數時數等)進行本地招聘,在證明無法聘請足夠及合適的本地人手後,其輸入勞工的申請才獲受理。
  • 審批當局會詳細審視相關工程的人力需求,以決定最終批准的配額數目;而相關工程必須符合不少於1:2的人手比例的規定,即1名輸入勞工對最少2名全職本地勞工。
  • 任何情況下不得以輸入勞工取代原來在職的本地僱員。
  • 輸入勞工的聘用條款必須與本地招聘所用的條款相同,工資不得低於在計劃特設的網頁公布相關職位當時適用的每月工資中位數,聘用條款及工資須於「標準僱傭合約」中列明。

發展局表示,相關工程的工務部門或公營機構,以及其他政府部門,會密切監察申請人有否遵守法例和計劃的規定。若證明總承建商有違反規定,將會作出處分,包括撤銷已批出的配額、暫停接受總承建商的新申請等。倘若證實有任何違反僱傭合約或簽證條款的個案,相關執法部門會嚴肅跟進。

此外,相關政府部門亦會因應違規的嚴重性作出其他合適跟進,包括在有關工程的表現評核中反映承建商的違規行為,其表現將會影響未來中標的機會。


局方表示,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以應對建造業的人力需求,包括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前提下,用好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作為輔助措施,以應對人手短缺的情況,會持續密切監察建造業最新的人力情況,繼續加強本地培訓及招聘工作,同時繼續為計劃做好審批及把關工作。

2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