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潮流 - 文理組學生的未來

熱門產業總是在變

近來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的討論度越來越高,家長也擔心學生未來就業市場會重新洗牌,以筆者為例,升大學時是2002年,受侏儸紀公園系列電影以及第一隻全基因複製桃莉羊的誕生等影響下,當時生命科學成為熱門學系,有幾年的錄取分數甚至僅次於醫牙!不過幾年之後,相關科系的學生陸續畢業,卻又碰上生命科學相關產業,例如基因轉殖或是製藥等產業並沒有同步發展茁壯,那段時間的報導,都是相關科系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新聞。

而到了筆者碩士畢業的2008年,則是太陽能光電成為熱門話題,由於全球需求量大增,國內幾家太陽光電製造廠業績長紅,應屆畢業生優先尋找相關產業就職,不過也是短短兩年內,大陸相關廠商在國家政策扶植下,產能大開,瞬間破壞市場行情,台灣相關產業鏈也委靡了好多年,直到後來在非核家園的政策主導下,才又漸漸恢復過來。

 

AI產業只是曇花一現?

所以AI相關產業,會不會和過往的生命科學系或是光電產業一樣,風靡一時,接著就從雲端跌落? 筆者估計不會,因為前面提到的兩個例子,影響層面有限,但是AI應用之廣,不論是文案、圖片、影片、文章摘要、語音轉文字、擔任客服機器人、交通工具的自動駕駛、專家系統提供的及時搜尋和具體建議、生產排程優化、城市交通疏導、電力網路升級等等,幾乎各行各業都離不開AI所帶來的影響,也因此眾多專家包含NVIDIA創辦人黃仁勳都認為AI將取代之前推行的IoT(Internet of Thing, 物聯網),號稱AI浪潮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AI最終將滲入生活方方面面

可預見的就是在AI全面普及之前,該產業的上游將優先受惠,例如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製造廠相關原物料或服務提供的廠商、AI程式設計人才、大型資料中心的建設、電力系統相關廠商等。再來會是程式編寫及應用測試的軟體商。待相關條件齊備後,才會是最終需求端去導入使用AI,包含優化作業流程、降低人力使用比率、調查客戶使用習慣、協助策略決定等實際應用。

最終的目標就是讓AI持續發揮不會疲倦以及可以自我學習成長的特性,不斷自我學習優化,員工只能一天8小時,還包含休息用餐時間,每年還要提供特休日數,而AI全沒有這些問題,可以24小時不間斷學習及持續修正,直到最後表現遠超傑出員工,並且取而代之。

 

未來文理組的學生出路為何?

回到重點,學生未來的出路為何? 筆者在這分成文理組及產業短中長期討論,對理組學生來說,短期就是上游產業人力需求特別大,畢竟是生產為主。

中期,晶片設計可能會遭遇一些亂流,因為要知道理工類型的工作相對固定,多數是依照一定邏輯規劃執行,所以AI最初的應用就是專家系統,使用公司蒐集的大數據,就可以快速掌握晶片設計走線佈局的能力,即使初期表現可能只有一般員工的6成,也就是剛好及格的實力,那也沒關係,只要給AI時間,可以不斷自我學習改正至80分或是突破滿分都未嘗不可。

後期會是軟體程式編輯的天下,依據各種情境預先設定AI作業邏輯,其中還會包含各種硬體的相結合,但是別忘了,AI最擅長的就是邏輯規劃執行,單純的程式語言AI也能做到(例如ChatGPT),所以程式編輯工作者要挑戰的就是人機共同作業的情境,只要當有〝人〞的因素參雜在環境中,就會大大增加程式語言編寫的困難度。

 

那麼如果是文組學生呢? 短期一定無法與理組學生競爭,畢竟文組跨到製造端差異還是相當大。但是也不要灰心,中長期後,文組學生的優勢會逐漸擴大,怎麼說? AI發展的中期主要體現在專家系統的完備上,但是專家系統因為其設計之初的判斷邏輯以理性為主,實際人在判斷時還有感性的存在以及一些靈性(大概可稱之為第六感),這種非線性思維邏輯,能夠提供專家系統領域外額外的價值,很難量化,但是卻是不可或缺的。

在後期開始導入人機共同作業的環境,文組學生將在這時候展現出全然不同的爆發潛力,原因是〝人〞的因素在此階段被放到最大,有人就有例外,有人就有意外,例外或意外發生時,AI邏輯應該如何預先設定? 筆者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智慧駕駛,當路上發生狀況時,優先閃避以保護車上的乘客是理所當然的,但若是閃避當下一邊是狗、一邊是貓該如何? 如果一邊是寵物、一邊是一位行人該如何? 又如果一邊是一位行人、一邊是一群停等過馬路的人群又該如何? 程式能夠在這些條件下預先編寫嗎? 如果可以,請問決斷邏輯怎麼來的? 程式編輯人員? 專案開發主管? 軟體公司的法務部門? 還是公司的高層管理? 相信我,這階段所遭遇的,已經不是單純理工人程式編寫上的問題,而是對〝人〞的基本生存權利義務等的大哉問! 這時候就是文組重新以救世主的姿態回到社會主流的時候了。

 

說故事將成為稀有技能

另外一提,當理性的科技發展到極致的時候,除了上述的狀況之外,另外一個 興起的就會是〝個人品牌〞,因為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AI能生成很多樣的文章沒有錯,但是那份人情溫度卻是怎麼樣也寫不出來,況且常見的諧音梗或是笑話,也在AI的邏輯理解之外,這就造成善於說故事經營個人品牌的一人公司,也將在未來脫穎而出。

 

由於預估一人公司的興,也是催生筆者隨同兩位女兒一起進行〝親子共創業〞實驗,希望能夠藉由經營一個部落格當起始,並且將最終目標設定成全部系統化自行運轉。親身示範一次從0到1的艱辛,以及1到100的複製擴展,讓她們能從中瞭解到實際商業運行上遭遇的諸多困難,以及接觸到該如何尋找資源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

最終目標則是在未來某一刻,當她們需要自己抉擇人生的時候,腦海中能夠在傳統選項找工作,或是自己開業當小老闆之外,浮現出〝創業〞(創造自行運轉的事業)這個選項就足夠。

 

PS1. 如果您對“親子共創業”這樣的內容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

如果喜歡這篇創作,記得幫忙按個❤️愛心,然後✅追蹤才不會錯過新文章喔!

PS2. 封面圖片取自Pexels

認為教育體制跟不上時代變化? 認為教改離親子共同理想愈來愈遠嗎? 帶著孩子一起創業吧! 沒方向,那就一起創業找想法吧! 遇問題,那就一起創業尋解答吧! 缺成果,那就一起創業求突破吧! 我是兩女寶的爸,我推行"親子共創業" 運動! 歡迎來信討論,可聯繫[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