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紀錄|蔣勳《生活十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活十講」是在談論蔣勳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現象」,十講分別是:新價值、新官學、新倫理、新信仰、談物化、愛與情、情與慾、創造力、文學力、新食代。字句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感嘆與惋惜,在物質生活越趨於富裕、穩定、便利的同時,在文化、思想和「心」的本質上卻越來越單薄、脆弱,這是蔣勳在這世代所看見的擔憂。

這本書在2009年出版,15年後的今天閱讀此書,檢視當時蔣勳提出的社會問題,狀況依然未有改善,但這正是這本書存在和閱讀的意義,我們得以更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處在什麼型態的大環境裡,這些現象是如何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和行為之中。


✏️ 內文|摘錄

[ 第一講 新價值 ]

我認為,有比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一種充滿而富足的感覺,他可能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覺得羨慕、敬佩,進而歡喜讚歎,但他回過頭來還是很安分的做自己。

[ 第三講 新倫理 ] 

內省能力需要教育,並不是天生的。

[ 第四講 新信仰 ]

而信仰就是你相信什麼,這個相信當然跟辯證有關。因為相信,所以會思考、會反省。可是信仰跟懷疑也有一個互動的關係,信仰教育簡單說就是思辨能力的培養。

[ 第七講 文學力 ]

而且文學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它會反映生活的面貌,它會讓你看到事件正在發生,引導我們去思考,但又不會像哲學那麼嚴肅。
文學的效果很難估量,它不是直接給人答案,而是給人多一點機會去思考。

[ 第八講 愛與情 ]

真正能限制愛情的方法,就是徹底拿掉限制,讓對方海闊天空,而你,相信自己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量,你的愛,你的才華,你的寬容,都是讓對方離不開的原因,甚至你故意讓他出去,他都不想跑,這真的需要智慧。
2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