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努力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這句話在某段時間非常火紅。

但它也讓我思考,努力究竟在職涯發展的過程中佔據多少份量?


徒然的努力

在面對現實狀況的落差時,有的努力過不了門檻。

舉例來說,有一百個面試者要爭取三個錄取額度,只要有三個人在先天條件與後天表現上比你出色,你能夠爭取的則變成備取名額。

也有一種情況是,努力化為烏有。

你認為自己已經盡心盡力,投入了一百二十分的心力去完成一項工作任務,然而時不我予,由於公司的諸多考量,硬生生地要砍掉你的專案,因此你原本精心準備好的產出直接封存。

我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花費了一年多找到的各式人才,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由於公司縮編,硬生生地需要裁掉當時找進團隊的人們。

原本一時滿足的成就最後歸零,自己還需要親手完成裁員的溝通與程序。

說真的,關於以上種種,那都不是你個人的問題。

即便以結果論而言,付出的努力變成徒然,但在你曾經真心付出的過程中,那些投入的努力會將你雕塑成一個更完滿的版本,只是可能在更晚的時刻才有機會收成。

前提是,你曾經真心且全力地付出。


必然的努力

在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當你遇到關鍵時刻的當下,每分每秒的努力都不能缺少。

因為可能一個疏忽,就無法達標,或是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最簡單的例子是升學考試,這對於每個經歷過國三、高三生活的人們來說,可能是相對痛苦且艱鉅的時期。

除了吃飯睡覺之外的時間,大多放在讀書讀書再讀書的狀態中,為的就是讓自己處於做好準備的模式,能多熟練一題是一題,能多複習一個概念的時間也不放過。

因為知道有個終點線、有個目標(考上好學校)在那邊,而身旁或是所有同齡的同學都在賽跑中,於是努力成了必然,由於學校與其背後的資源影響著未來的職業出路,一個考差,可能使得後來的賽道變得截然不同,直接地影響了職涯初期的可能性。


自然的努力

還有一種努力是,你看著比你更加厲害的人們,因為興趣、個人動力等種種因素,持續地要求自我成長。

對這些人而言,努力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更多的是持續自律的毅力,以及精準的判斷力,知道要把個人的時間與心力投注多少在什麼樣的事物上,來達到期待的推進、產出與成就。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努力不是單一因素,也不是獨立存在的配料,需要搭配其他的能力與條件,才能夠形成一種規模與格局。

而我們較多時候,看到的僅是他人的成果,難以看見對方在過程中運籌帷幄,並且持續努力到像呼吸一樣毫不費力。

因此過與不及,造成的是發展上的窘境,前者可能會過度焦慮,後者則如散沙。


總結

所以說,努力重要嗎?

是的,再重要不過。

努力是必要的嗎?

我也會說是的,因為沒有努力,你連開始的機會都未必能拿到。

那麼努力一定可以帶來成果嗎?

不,因為除了努力之外,還有許多因素影響著一個結果的產生,而那不完全掌握在你手上。

你能夠掌握的就只有自己的一切,包含你的努力、決心、勇氣、毅力等等。

即便你做了自認為的完全準備,結果也不一定會照著你的期望發展,因為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所以,努力在職涯中佔據多少份量?

我會說,他就像陽光、空氣跟水一樣,是構成職涯發展的基礎組成。

2會員
21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