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的高級宵夜:羅西尼牛排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鴻賓牛排館熱香蒸騰的羅西尼菲力牛排

鴻賓牛排館熱香蒸騰的羅西尼菲力牛排



身為一個音樂史文盲,講得出來的音樂界名人,大概只有貝多芬、巴哈、莫札特、韓德爾、頂多再加上小約翰史特勞斯和李斯特。因此,面對我們家熱愛古典音樂的先生,滔滔不絕的講述古典樂史和音樂故事時,我往往有嚴重的名字盲症,永遠記不起來他講得誰是誰!更不用說當年剛結婚時,為了想要更有話題,學鋼琴時跟老師說我想學古典樂,差點沒逼死自己,看現在學西洋流行樂練起來開心許多!

然而,最近我先生講了一個有名的義大利作曲家竟然讓我印象深刻!聽起來做事就很和稀泥的羅西尼先生,生平的故事果真是精彩絕倫,東拼西湊趕稿的功力,堪稱一流!然而天才差別就在,我們東拼西湊的貼考古做的作業,老師看了可能會翻臉,但羅西尼先生就是有辦法化腐朽為神奇,自我抄襲加上死線壓頂時外包工作再重新拼湊的能力,仍可寫出那個年代最浮誇灑狗血,大概有點像鄉土劇八點檔一樣,就算用老梗也收視率超高的流行歌劇,風靡業界,讓他荷包賺飽飽!

好,那不是重點,重點是羅西尼賺飽飽後,本身也是一個美食家,半夜肚子餓沒有吃飽飽受不了(這點心有戚戚焉啊!)。一日深夜醒來,肚子咕嚕咕嚕餓到受不了,僕人都睡了,也不好意思吵醒他們。於是,自己用波特酒和黑松露做了醬汁,煎了一塊菲力牛排以及一塊鵝肝,把肥嫩的鵝肝放在牛排上,淋上醬汁,沒想到鵝肝和菲力牛排意外的搭配,這宵夜實在太豪華了,一戰成名,現在許多牛排館都可以看到鵝肝菲力的組合,一個肚子餓的作曲家發明的食譜,比他的歌劇傳唱更遠!

在我聽到這個故事之前,我是不知道鵝肝就是要搭菲力的,因為比起油脂偏少的菲力,本人比較喜歡油花豐富的老饕上蓋或是牛小排,我也喜歡鵝肝,偶爾也會加點鵝肝放在牛排上。但聽完了羅西尼的故事後,滿腦子想著羅西尼(的牛排),因此,晚餐我們決定要身體力行,親自體會一下羅西尼牛排的奧妙。來到高雄老字號鴻賓牛排館,點了羅西尼菲力牛排。

羅西尼菲力牛排上桌後,仍然驚為天人,原來鵝肝一定要跟菲力結婚是有道理的,因為鵝肝的油潤滑了菲力的肉質,而菲力不油的特性,解了鵝肝的膩,真的真的就是要一起吃!雖然鴻賓用的是鴨肝不是鵝肝,但還是十分肥美。天啊!羅西尼宵夜吃這個太罪惡了吧!怎麼覺得他煮宵夜比作曲認真啦!

好吧!羅西尼的歌劇你可以沒有聽過,但羅西尼的牛排你一定要去吃!

27會員
98內容數
因為重拾幽默感而倍感欣慰的愛吃鬼。 希望文字除了散播歡樂散播愛之外,還可以散播健康與故事。 努力朝醫師斜槓小說家持續邁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