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森 alison

艾利森 alison

42 位追蹤者
嗨,我是艾利森,平常賣布維生,下班喜歡看書和當電視兒童,正在實驗輸出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把重點用簡單的圖文讓人一看就懂。
60會員
21內容數
嗨,我是艾利森,沉迷於閱讀和寫作的上班族。 我覺得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即使是工具書也是作者在說故事。 想知道持續寫作能帶我走向哪裡,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察、紀錄和體悟。
由新到舊
《點子都是偷來的》抄+抄+... ≈ 創意故事要從《Newspaper Blackout》開始說起。 這是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的第一本書。 Austin Kleon大學畢業後,遇到幾乎所有作家都會遇到的瓶頸,對著一片空白的word,寫不出東西。 這天,他看到回收桶有一堆報紙,他想著,我一個字也擠不出,那邊卻有幾百萬
Thumbnail
2024-06-12
13
《整理想法的技術》書看過就忘?先整理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2024-06-05
12
《巨人的筆記》摘要,再摘要原來我的筆記只做了一半。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J,開會的時候,我發現他總是專心聽,偶爾才動筆在筆記本上寫一兩句話,會後總結和行動他非常清楚。而我幾乎一直寫,筆記本上滿滿的,可是會議要點和該做的事卻很模糊。 看了《巨人的筆記》,我才發現我只是寫下訊息,而不是紀錄。
Thumbnail
2024-05-30
14
《自由書寫術》想不出點子?先想一百個點子這是一本逼迫大腦運動的書... 靈感枯竭反而要往內繼續挖掘靈感,聽起來不合理?看看作者怎麼說吧。 這本書分成三大部分,自由書寫的六大要點、秘訣應用練習,和整理輸出成品。
Thumbnail
2024-05-22
18
《大人的11堂寫作課》三個基本卻令我深思的寫作觀點有些道理很基本,基本到看太多次,以為已經會了,跟著這本書又讓我重新思考一次。 這篇文章分享三點讓我感觸最深,發現自己沒有真正理解的寫作核心觀念。
Thumbnail
2024-05-15
44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讀後感:用產品思維「做文章」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2024-05-08
6
《EQ》經典情緒說明書:讓情緒更聰明EQ之父早在1995年寫下的經典情緒說明書。 操控機器要詳讀說明書,情緒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了解他的運作原理,也能幫助情緒聰明一點。 作者是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美國的心理學家兼《紐約時報》科學記者,主要研究行為與腦科學的領域,被譽稱為EQ之父。 三十幾年前,那個年代流行
Thumbnail
2024-05-01
5
《更快樂》讀後感:快樂來自享受接近目標的過程從前有一個人叫阿森,父母告訴他,努力讀書拿高分,以後才有保障。於是他緊張又焦慮,努力念書,進入好高中,再拚進理想大學,如願以償的他以為終於解脫。 幾個月後,他擔心要是不夠努力,以後沒有職場競爭能力。於是他繼續努力,挑課不求自己的興趣,而是以能維持出色的成績為目標,快畢業時,得到一份知名企業的工作。
Thumbnail
2024-04-24
3
輸出:輸入=7:3 最強成長螺旋梯《最高學以致用法》&《最高學習法》讀後感剛開始要寫作,一定會遇到「不知道要寫什麼」、「如何持續地寫」等的困擾。參考樺澤紫苑的心得分享四個關於輸出的改善問題,包括擅長輸出的方法、提升輸入效率和質量的建議、快速寫出文章的技巧,以及長期持續寫作的祕訣。
Thumbnail
2024-04-16
7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讀後感:充滿寶藏的學習與思考工具箱《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是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 二十幾年來的公開演講的集結,主題包含決策方法、投資策略、思考與學習等哲學。其中有三點學習與思考的智慧:掌握各學科的主要思維模型,聯結多個模型思維架構,習慣性在日常生活練習應用。
Thumbnail
2024-04-10
6
《升級》upgrade 讀後感這是一個描述在地球接近末日之際,主角羅根.蘭姆西意外受到基因升級後,拯救世界的故事。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超級英雄的情節? 成為英雄的途徑約略分兩種,苦練神功或是天降神力,共同點是機運,差別是時間。 以寫文章比喻的話,西方喜歡破題,英雄也多速成,蟲一咬、雷一劈,瞬間得到特異功能;
Thumbnail
2023-09-17
13
《越工作,越自由》讀後感,自由是來自心態,不是形態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或是猶豫要不要換工作,這本書也許可以給你一些思考方向,幫助你做出決定。 作者Emily,她的工作經歷很多元,大學時兼職英語老師且開創雙語學校,畢業後到日本石油探勘公司工作,接著經營法式高級訂製服,後又做起流行百貨品牌開發,而現在成為一位趨勢預測師。
Thumbnail
2023-08-20
16
《家弒服務》the housemaid,閱讀心得原文書的封面是鑰匙孔和背後的一隻眼睛。 小時候讀過的一篇鬼故事,從此讓我對鑰匙孔留下陰影。 故事來源和前因後果已經記不清,但是一直到現在還記得那個場景… 主角即使害怕還是按耐不住想知道門後的動靜,於是他從鑰匙孔看過去,第一眼是一片紅色,他很疑惑自己是不是眼花,再看第二眼,就看到一隻紅色瞳孔的眼
Thumbnail
2023-08-08
7
《圖像思考》閱讀心得,思考的3種方式&不同思考對我的影響 想事情的時候,你的腦中是自言自語,還是閃過一幕幕的畫面?組裝物品是喜歡看文字說明,還是看類似IKEA的圖解步驟? 作者天寶・葛蘭汀 (Temple Grandin),自小被診斷為自閉症,一直到四歲才學會說話,後來成為一位畜牧學專家。《星星的孩子》(Thinking in Pictures)是以她的
Thumbnail
2023-08-03
5
《品味,從知識開始》讀後:普通人也可以擁有品味 3 步驟品味不是只跟藝術或設計相關,我只是普通上班族,跟我有什麼關係?雖然書裡談論以商品企劃與設計為主,不過其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品味。就算不是創意工作者,一般的行政庶務等工作,事實上也和品味有關。
Thumbnail
2023-07-18
10
《溝通的方法》讀後心得,老實人的溝通手冊+傾聽行動模板這是一本老實人的溝通手冊。 作者是脫不花,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她最為傳奇的特色就是沒上過大學。 沒上過大學,還能成為中國最大知識平台的CEO,推廣著知識服務。 她是怎麼辦到的呢? 作者說,她能夠學習和發展到現在,一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而這些貴人都是透過溝通而連結,在書裡,她把自身用過的經
Thumbnail
2023-07-10
10
《高流量寫作》誘人閱讀的腦科學寫作原理 這是一本不一樣的寫作指南。 作者「駭入」大腦,窺探人腦閱讀運作原理,再反推怎麼寫能吸引大腦。簡體版書名:腦科學寫作—屠龍的高效寫作指南,更直接了當地點出書中內容。 作者楊瀅,腦科學博士,她擁有一個百萬粉絲的知識型微博@屠龍的胭脂井。她說剛開始在2015到2016年期間,粉絲數量才五六萬,經營到現在
Thumbnail
2023-06-17
12
《極簡閱讀》便利貼學習法,從偽學習到真正能力提升 你有沒有不自覺陷入偽學習的狀態? 追蹤強者、訂閱各種Podcast或youtube追逐重點精華,看到很厲害的書籍或文章就點閱或收藏,沉浸在勤奮地學習狀態…但是,好像沒有顯著地改變? 作者趙周,大陸拆書幫的創始人,他在企業多年的培訓講課經驗中反思,要把知識拆為己用,才能真正地帶來效益。於是發展出拆書幫
Thumbnail
2023-06-03
9
《如何改變一個人》讀書心得,要改變一個人,先讓他感覺良好原文書名叫做《The Catalyst》,也就是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博格教授認為,改變不是從外在施壓,而是利用催化劑加速讓化學變化自然產生,而催化劑的功用就是移除障礙與降低門檻,以下是三種常見的障礙場景, 不想失去主控權,喜歡維持慣性,對不確定性打折。
Thumbnail
2023-05-17
5
《安靜,就是力量》讀書心得,三個觀點改變,停止責怪自己太安靜作者蘇珊.坎恩也是一位內向者,她是華爾街的律師,常常需要開口說話,交涉談判,雖然每次都緊張地想吐,但是她明白在各種場合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自小深受性格的困擾,蘇珊深入研究探討內向型格,不只是喊口號或膚淺安慰,而是透過學術研究和實際案例,幫助內向者真正的理解接納自我,且能發揮積極的力量,而這本書正是他
Thumbnail
2023-04-18
36
《九宮格寫作術》讀後心得,快速成文的四個寫作心法九宮格寫作術的介紹,濃縮整理書中內容製成快速成文六大步驟圖文版筆記,以及四個心法分享及實作的心得。
Thumbnail
2023-04-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