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墨耘|電子書閱讀器,使用滿一年的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使用電子書閱讀器大約一年,分享一些心得。若你尚在考慮是否要入手一台,希望有所幫助。

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和手機、平板有何不同?

電子紙(ePaper)是基於電子墨水技術製造的顯示器,看起來幾乎跟紙張一模一樣,螢幕本身並不會主動發光,比較不會造成眼睛疲勞;只有在每一次的翻頁刷新時,才有電力的耗損,相對地省電;拿在手中,亦比同體積的平板輕巧

電子書閱讀器並非使用我們熟悉的液晶螢幕,沒有「滑手機」的流暢感;也不具備通訊、娛樂(影片、音樂、遊戲)功能,這些都是購入前應該具備的認知。


購買的理由?

Photo by Michaela on Unsplash

Photo by Michaela on Unsplash

電子書閱讀器帶給我的好處多多,但最吸引我的一點是「空間」。

家中書櫃滿到爆炸,書籍存放空間不足,這點很好理解;此外,我自己的習慣是同一期間兩本書交替著看,一本書偏「修煉」,另一本作為「休閒」,現在我可以把整座電子書櫃放在背包,甚好!

至於其它理由,對我來說較次要,整理如下:

■ 購書即時快速,免等待。

■ 電子書的價格通常比實體書便宜。

■ 便於攜帶,閱讀變得容易。

■ 破碎化的時間(例:搭捷運)也能讀,閱讀時數提升。

■ 迎合自己偏好,(流動版型)自訂字級大小、行距、字體。

■ 身處低光源環境,可以開啟背燈(非藍光),亦可調色溫。

■ 筆記和劃線搜尋方便,甚至可以上傳至雲端。

當然也是有缺點,例如當需要快速翻閱、跳頁查照(通常發生在撰寫閱讀心得)時,實體書還是比較方便。


挑選指南

Photo by Allef Vinicius on Unsplash

Photo by Allef Vinicius on Unsplash

如果你看到這邊,已經下定決心想要敗入一台,提供一些思考面向:

⚠️ 1. 螢幕尺寸

除了攜帶性的考量以外,得試想一下,打算用來讀哪一種文本?

若只讀純文字(圖表很少),我覺得 6 吋就堪用;如果打算要看漫畫、繪本這類含有大量圖像的書籍,至少要上 8 吋,螢幕大小最貼近一般書本;更進一步,若還有雜誌、樂譜、論文閱讀需求(A4紙張大小),可能需要10吋以上。

螢幕吋數愈大,價格也愈貴。

⚠️ 2. 是否要借書

部分電子書閱讀器有支援雲端圖書館的功能,例如 HyRead Gaze 就主打專門為讀書館讀者所開發。

⚠️ 3. 購書平台

先界定一組名詞:封閉式系統 vs 開放式系統。前者是指電子書閱讀器只能搭配自家的電子書平台,後者則是允許下載安裝各家書城的官方 app,再透過這些 app 去進行閱讀。

封閉式系統也沒這麼封閉,依然可以傳輸從其它平台購入的電子書,但有兩個前提:其一是該平台有提供下載和導出(就我所知,Rukuten Kobo、Pubu 和 Google Play 圖書支援此服務),其二是通常得自行轉檔,其原理可參閱 Rukuten Kobo 官網 常見 Q&A 說明

若有閱讀外文書籍需求,焦點請鎖定在支援 Kindle app 的電子書閱讀器,背後的書城可是 Amazon 呢!至於中文書籍,Rukuten KoboReadmoo讀墨 的書量都還蠻豐富的,Gooele Play圖書 的書量較少,且必須特別留意它有些書籍是 pdf 格式(固定版型,而非可以調整版面的流動版型),但常能找到最便宜的價格。

⚠️ 4. 其它
■ 有無實體翻頁鍵?

■ 有無內建直/橫排切換功能?

■ 售後服務(例:送修是否方便)

■ 容量

■ 有無記憶卡擴充槽?

■ 是否要搭配手寫筆?(手寫筆記需求)

■ 有無防水功能?

■ 全貼合螢幕

尾聲

當初刻意選擇小螢幕,用意是限制自己不碰漫畫,單手持握也很舒適。做了些功課後發現,Readmoo 讀墨的閱讀器特有的「一鍵直/橫排」功能很吸引我,讀金庸小說就是要直排呀!

最後入手 mooInk 6 吋電子閱讀器。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拍手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8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書寫墨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28.1K會員
758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4/05/07
⋯⋯對於身為幣圈玩家的我,自然會以看待 NFT 項目的方式,擔心這項目會不會無法長久營運下去?這說不準,但好在它是訂閱制方案——不像 NFT 項目得一次投入大筆資金——細水長流的金額,如果你採取「每月續約」的方式,可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Thumbnail
2024/05/07
⋯⋯對於身為幣圈玩家的我,自然會以看待 NFT 項目的方式,擔心這項目會不會無法長久營運下去?這說不準,但好在它是訂閱制方案——不像 NFT 項目得一次投入大筆資金——細水長流的金額,如果你採取「每月續約」的方式,可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Thumbnail
2022/07/01
也企盼哪一天它能成為腐朽木劍⋯⋯簡單、質樸地運作良好,內化為一套思維,無劍勝有劍。
Thumbnail
2022/07/01
也企盼哪一天它能成為腐朽木劍⋯⋯簡單、質樸地運作良好,內化為一套思維,無劍勝有劍。
Thumbnail
2022/06/08
一款稱手的打碼工具:Redacted。摘要它的七大特色,並附上使用說明。
Thumbnail
2022/06/08
一款稱手的打碼工具:Redacted。摘要它的七大特色,並附上使用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閱讀是長期以來持續進行的活動,因此,看著電子書的發展愈來愈成熟,也在線上觀察了多家的電子閱覽器,終於在上週在momo購物網入手HyRead Gaze 13.3吋電子閱讀器
Thumbnail
閱讀是長期以來持續進行的活動,因此,看著電子書的發展愈來愈成熟,也在線上觀察了多家的電子閱覽器,終於在上週在momo購物網入手HyRead Gaze 13.3吋電子閱讀器
Thumbnail
為了閱讀特地買電子閱讀器,就好比為了嘗到酥香脆口的烤吐司而買吐司機。如果閱讀書籍已經是你的日常,那麼電子閱讀器或許會帶給你更便利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為了閱讀特地買電子閱讀器,就好比為了嘗到酥香脆口的烤吐司而買吐司機。如果閱讀書籍已經是你的日常,那麼電子閱讀器或許會帶給你更便利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Thumbnail
前陣子工作之餘比較有時間,開始積極閱讀 non-fiction。於是本文紀錄一下自己這一陣子重新探索閱讀的心路歷程,包括: 1)為什麼我愛上電子書 2)我看電子書用什麼設備/平台—順便聊聊厲害的微信讀書 3)中文讀者閱讀翻譯書的困境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Thumbnail
寫在使用kobo閱讀器2年半,154本書之後。 我買電子書的動機,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的書櫃爆了又爆,爆了再爆,2018年的6月,我懶得再一直一直整理書櫃了,於是就買了電子書閱讀器。 誰知道這竟然是一個買書量大暴增的開始。
Thumbnail
寫在使用kobo閱讀器2年半,154本書之後。 我買電子書的動機,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的書櫃爆了又爆,爆了再爆,2018年的6月,我懶得再一直一直整理書櫃了,於是就買了電子書閱讀器。 誰知道這竟然是一個買書量大暴增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