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昀宣
《傳奇》是晚唐裴鉶所著之文言短篇小說集,內容恰如其名,充滿奇異神幻色彩。到了宋代,「傳奇」一詞更成為唐宋文言短篇小說的通稱,可見裴鉶在唐宋文學史上的地位。收錄於此書的〈聶隱娘〉,不僅是他個人的代表作,更是唐代豪俠類作品中的名篇。臺灣影史上地位崇高的侯孝賢導演醞釀十多年,終於拍出他心目中的聶隱娘,《刺客聶隱娘》在 2015 年上映,替他拿下當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
這部電影在影迷間毀譽參半,有人說它的剪接破碎、劇情難以理解,另一派人則認為它除了視覺美感外,更道出了侯孝賢的心聲。我想這部片在直觀的地方說得極少,須細心體會之處又已經交代得太多,前述兩種說法都成立,也都極為貼切。
《刺客聶隱娘》讓觀眾有機會走近、窺視隱娘私底下的樣子,不再只是裴鉶筆下遙不可及的傳奇女子。前文本〈聶隱娘〉扣除標點符號不過千餘字,絕大篇幅都在描述主角背棄魏博而從陳許節度使劉悟後,在此奇人上發生的異事,佔比其次者,則是尼姑將隱娘帶走後,五年內訓練的過程。以上兩點,在侯孝賢的電影裡,幾乎隻字未提。篇幅這麼短的小說,如果把故事主要的重點都刪光了,要如何拍成一百分鐘的電影?《刺客聶隱娘》的編劇與導演可以說是替隱娘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宇宙,把大時代下細膩的愛恨情仇、前因後果都在言與不言處交代完了。
仔細琢磨,會發現裴鉶留給讀者很多疑問:尼姑是誰?為什麼偏要挑聶將軍的女兒?隱娘被派去殺的人有何死罪?為何隱娘要背棄魏博⋯⋯讀這篇文言短篇的現代讀者,若無深入研究,只會當作類似媽佛版的消遣。然而,我們不該忽視創作背景之於文學作品的重要性。
中唐以後,藩鎮割據越發嚴重,社會動蕩不安、治安敗壞。豪俠類傳奇小說正是文人在這樣的氛圍下,對「救世主」的期待、對正義的嚮往,希望能有武功高強、具某種神力的豪俠前來改變黯淡無望的局勢。這樣的寄託,表面上是厲害的傳奇俠士,背後卻是求之不得的無奈。
聶隱娘何嘗不是充滿無力感的角色?在裴鉶的小說裡,她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從頭到尾只有個「隱娘」的稱號。諷刺的是,從來沒有人問過她想不想隨女尼去修行、要不要當個只能躲在暗處的殺手。她的身上有太多謎團,對明顯不合常理的事卻又總是平淡交代,彷彿一切都只是水到渠成、注定發生。在電影裡,隱娘有了本名──姓聶,名窈,排行七,多稱窈七。劇本為窈七周遭的重要角色建立了複雜的人物關係,與時代背景、政治局勢交錯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