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傳|生來一手爛牌要如何成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再普通不過的開局

  1. 家世背景:曾家往上追溯5-600年都是農民,沒有任何當官或有功名之人,祖父努力奮鬥把曾家發展到中農/小地主階級,但讀書、考科舉的花費就像是無底洞。
  2. 個人資質:連續考6次秀才失利,第6次落榜時被考官列為負面教材評價「文理欠通」,曾國藩資質太差,曾自述「余性魯鈍,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余或沉吟數十時不能了」。
  3. 身體狀況:曾國藩30歲出頭就有嚴重的耳鳴,還伴隨嚴重的失眠、慢性皮膚病,他自述30多歲時就像有50多歲的身體,壯年時已老眼昏花,到了後期不但一眼失明,講幾句話就十分疲憊,遺傳性心血管疾病也讓他出現中風及血栓的症狀。

人生哲學​—「尚拙」

  1. 笨拙的人自知不如他人,更虛心、更肯付出。
  2. 因笨拙而常經歷挫折,導致抗壓能力更強。
  3. 不走捷徑不取巧,因此有扎實的基礎,一步一腳印。
  • 做人講究「拙誠」,人以偽來,我以誠往。
  • 帶兵「結硬寨,打呆仗」,不以奇謀詭計,曾國藩對付太平軍都是以挖壕溝、建地道、築城牆的方式。

嚴格的自我管理

在曾國藩三十而立時立志要做一個聖人,自此開始寫日記自省的一生。

    1. 每天堅持不中斷。
    2. 不寫流水帳,字體端正以示誠敬。
    3. 回想一天發生的種種細節,自我反省與檢討,並落實改善。
    4. 把日記給別人看、讓別人評價,因為外力往往大於內力。

在曾國藩升官後變得特別忙碌,為了督促自己寫日記,他將日記分成八個欄位:讀書、靜坐、屬文、作字、辦公、課子、對客、回信,每天按格填寫。

  • 修身的重點是「有恆」:「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做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 「立志」的重要性:曾國藩在三十歲時確立了人生目標,用三十天戒菸,用三十年慢慢磨掉自己的傲慢、虛偽、坐不住等各類缺點,為成為聖人發憤努力。
    1. 早起,天不亮就起床,不賴床。
    2. 每天靜坐一小時,讓自己能沉下心來做事。
    3. 每天讀書,包括經書和史書。
    4. 謹言,說話不可任口。
    5.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6. 記錄下與朋友閒談的收穫。
    7. 每月完成一些文章作品。
    8. 早飯後練字半小時。
    9. 夜不出門,不找朋友串門子聊天。
  • 廣結善緣:曾國藩交友廣闊,經常來往的友人有一百多人,他時常自省、為他人著想,並在朋友有難時慷慨解囊,因此而累積了名望。
  • 與權貴來往注重分寸:清代官場講究「跟人」,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曾國藩為人腳踏實地,不喜歡取巧,並且與朝中權臣皆保持適當距離,因此很得道光皇帝與慈禧的信任。

縱觀人生:悔生吉

曾國藩常言「悔生吉」,他的人生曾數次跌落谷底,嚴重時數次欲自殺,受盡譏笑辱罵,落井下石。

早年他直言敢諫,不願遵守官場潛規則,因此得罪了咸豐皇帝,以及朝中到地方的許多官員,這些人都對他建功立業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曾國藩在每一次失敗後,都會徹底反省悔悟,重新塑造自我

  • 在長沙時被地方官厭惡排擠,作為二品官員差點被鬧事的兵痞殺害,曾國藩「打落牙齒和血吞」,跑到衡陽成立湘軍。
  • 大悔大悟的兩年:曾國藩向咸豐訴說他帶兵的艱難,以辭職相要脅,希望獲得實權,換來的卻是兵權被解除。這兩年的曾國藩既痛苦又頹廢,他深刻反省自己所有的缺點(自傲、急切、偏激、好名聲),行事不夠圓滑、不夠同理他人,他決心徹底改過。

曾國藩悟出一個道理—和光同塵

一心做品行高潔、特立獨行之人,反而會處處遭到排擠刁難,曾國藩的理想是做那隻「填海的精衛」,為腐敗不堪的清政府、以及廣大百姓效力,而非只想獲得「清官」之名,卻甚麼功績都做不出。

因此曾國藩的交際應酬盡量「從俗」,但會適度調整,例如他人送禮從中挑最輕的收,他公私分明,沒有任何挪用公款的紀錄,即使身居高位卻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

成為聖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立功

  1. 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太平軍只會打仗不會治理,所過之處餓莩遍地、殘破不堪,也破壞了當地經濟,造成嚴重通貨膨脹,且太平軍信仰「拜上帝教」,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毀損各地廟宇及大量古文經典,堪比秦始皇時期的焚書坑儒,曾國藩的湘軍在平亂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2. 整頓吏治,造福百姓:晚清官吏的貪污腐敗十分嚴重,有各種類型的稅來剝削人民,曾國藩大力整治貪官汙吏,減輕稅賦,讓百姓在戰亂後可以休養生息。
  3. 培育人才:曾國藩底下的幕府有各式人才,他像老師一樣因材施教、出題考驗,清代的許多重要官員都出自曾氏幕府,包含李鴻章、沈葆楨、左宗棠等,在曾國藩去世前還做成了一件大事,就是促成了中國第一批留學生。
  4. 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國人說洋人「性同犬羊」,不把洋人當人,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曾國藩發現洋人強盛而有誠信,告訴李鴻章要以「忠信篤敬」思想來外交,將洋人視為平等,這在當時是離經叛道的,他間接對外交做出了貢獻,並在天津教案中不惜被眾人唾棄來避免戰爭,同時也努力接觸西洋事務,致力於引進國外武器、戰船等軍事技術。

立德

強大的自律性,三十年如一日以高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從晚清時期一直到現代,成為許多人的思想楷模。

立言

一生研究理學,留下數百萬言等家書語錄,讓後世受益匪淺,並親身實踐,是中國最後一位大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懶懶散散賢者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我嘔心瀝血的閱讀筆記📝!看到賺到💕
2024/10/06
羅馬皇帝奧理略集一生精華寫下的日記,許多國家領導人、企業領袖的隨身書,一窺菁英中的菁英都在想些什麼。
Thumbnail
2024/10/06
羅馬皇帝奧理略集一生精華寫下的日記,許多國家領導人、企業領袖的隨身書,一窺菁英中的菁英都在想些什麼。
Thumbnail
2024/08/04
本書作者從貧困走到富有,觀察身邊的人脈與自身經驗,總結出致富的關鍵就是「微習慣」。
Thumbnail
2024/08/04
本書作者從貧困走到富有,觀察身邊的人脈與自身經驗,總結出致富的關鍵就是「微習慣」。
Thumbnail
2023/12/21
易經是適合大多數人的趨吉避凶指南。
Thumbnail
2023/12/21
易經是適合大多數人的趨吉避凶指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曾國藩出身平凡,但透過三十年如一日的自律,最終完成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成為清朝重要的政治軍事人物,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Thumbnail
曾國藩出身平凡,但透過三十年如一日的自律,最終完成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成為清朝重要的政治軍事人物,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Thumbnail
袁紹,作為三國時代北方的霸主,其人生故事充滿了波折與反思。出身士族的他,雖然擁有卓越的資源和地位,卻因為自尊心與錯失良機,最終在官渡之戰中失利,留下遺憾。本文探討袁紹的性格特點、決策分析及其對現實的啟示,以避免重蹈覆轍。透過歷史回顧,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個人在困境中的選擇與成長。
Thumbnail
袁紹,作為三國時代北方的霸主,其人生故事充滿了波折與反思。出身士族的他,雖然擁有卓越的資源和地位,卻因為自尊心與錯失良機,最終在官渡之戰中失利,留下遺憾。本文探討袁紹的性格特點、決策分析及其對現實的啟示,以避免重蹈覆轍。透過歷史回顧,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個人在困境中的選擇與成長。
Thumbnail
「本多終勝」是日本戰國名將本多忠勝的諧音。本多忠勝是德川家康的名將,由織田、德川兩家初露鋒芒的桶狹間之役首次上陣,到中年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直到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受封將軍後,本多忠勝領有十萬石,是重要的譜代大名(按:沒有德川血統但長期親德川的大名就是譜代大名)。能夠買中了最後贏家,還在紛亂的年代做到全
Thumbnail
「本多終勝」是日本戰國名將本多忠勝的諧音。本多忠勝是德川家康的名將,由織田、德川兩家初露鋒芒的桶狹間之役首次上陣,到中年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直到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受封將軍後,本多忠勝領有十萬石,是重要的譜代大名(按:沒有德川血統但長期親德川的大名就是譜代大名)。能夠買中了最後贏家,還在紛亂的年代做到全
Thumbnail
第三部如果要下一個標語,那我要下這個:「聖賢的代價。」 #裁軍 從這段話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曾國藩當時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然而,現實總是殘酷。 當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終於擊潰太平軍後,他只高興了一會,因為歷史的故事告訴著他「狡兔死,走狗烹。」 君臣之道,是輔佐不是推翻。
Thumbnail
第三部如果要下一個標語,那我要下這個:「聖賢的代價。」 #裁軍 從這段話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曾國藩當時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然而,現實總是殘酷。 當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終於擊潰太平軍後,他只高興了一會,因為歷史的故事告訴著他「狡兔死,走狗烹。」 君臣之道,是輔佐不是推翻。
Thumbnail
#學會遊走在灰色地帶 直到曾國藩父親過世,他藉著喪父脫離戰場,然後有機會接觸到黃莊思想,他才漸漸領悟,這世界不是這樣的黑白分明,以前的他,表面上贏得了勝利,卻都在後面狠狠地輸了回來。 「江河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這句話說得多麼深刻!老子真是個把天下競爭之術揣摩得最為深透的大智者。
Thumbnail
#學會遊走在灰色地帶 直到曾國藩父親過世,他藉著喪父脫離戰場,然後有機會接觸到黃莊思想,他才漸漸領悟,這世界不是這樣的黑白分明,以前的他,表面上贏得了勝利,卻都在後面狠狠地輸了回來。 「江河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這句話說得多麼深刻!老子真是個把天下競爭之術揣摩得最為深透的大智者。
Thumbnail
#《曾國藩:血祭》 因為將來的考試中要考《曾胡治兵語錄》因此我想起之前在圖書館所看到關於唐浩明老師的《曾國藩》的小說,剛好《好讀》網上便有電子書的下載,我也就這樣,想說藉著看小說,來融會貫通這所謂的《曾胡治兵語錄》,於是栽進了這百萬小說的字數之中。 #詫異與平凡 而這也是這個系列的轉折點。
Thumbnail
#《曾國藩:血祭》 因為將來的考試中要考《曾胡治兵語錄》因此我想起之前在圖書館所看到關於唐浩明老師的《曾國藩》的小說,剛好《好讀》網上便有電子書的下載,我也就這樣,想說藉著看小說,來融會貫通這所謂的《曾胡治兵語錄》,於是栽進了這百萬小說的字數之中。 #詫異與平凡 而這也是這個系列的轉折點。
Thumbnail
教育家梁啓超曾經說過:「如果曾國藩沒有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的忍耐,那麼他的一生也必是失敗的。」 要成就事業,必須要堅忍,曾國藩一生遇到過無數的困難,而他卻能夠把它們一一克服,並功成名就,這是因為他有鋼一般的意志。曾國藩認為君子穩重而有威嚴,有堅強的忍耐性格,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畏懼。
Thumbnail
教育家梁啓超曾經說過:「如果曾國藩沒有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的忍耐,那麼他的一生也必是失敗的。」 要成就事業,必須要堅忍,曾國藩一生遇到過無數的困難,而他卻能夠把它們一一克服,並功成名就,這是因為他有鋼一般的意志。曾國藩認為君子穩重而有威嚴,有堅強的忍耐性格,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畏懼。
Thumbnail
小K上回說到,李鴻章向曾國藩推薦三個人才,曾國藩在暗中觀察,已經選出了一個人選。 他對李鴻章說:「你推薦的這三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才堪大用。」 李鴻章問:「老師是如何得知的?」 曾國藩摸著鬍子,微微一笑說:「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煩。這三人當中,只有一人耐得煩,必成大器。」而最終歷史亦證明,曾國藩的
Thumbnail
小K上回說到,李鴻章向曾國藩推薦三個人才,曾國藩在暗中觀察,已經選出了一個人選。 他對李鴻章說:「你推薦的這三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才堪大用。」 李鴻章問:「老師是如何得知的?」 曾國藩摸著鬍子,微微一笑說:「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煩。這三人當中,只有一人耐得煩,必成大器。」而最終歷史亦證明,曾國藩的
Thumbnail
這裡小K想跟大家說一個故事,在淮軍創建的時候,當時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推薦的三個人才拜見曾國藩。 曾國藩並沒有選擇立即接見他們,而是在暗中觀察著這三個人。半個時辰過去後,曾國藩發現在那三個人當中,其中兩人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其中一個還在東張西望,看看屋內的擺設;而另一個雖然是規規矩矩地站在庭
Thumbnail
這裡小K想跟大家說一個故事,在淮軍創建的時候,當時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推薦的三個人才拜見曾國藩。 曾國藩並沒有選擇立即接見他們,而是在暗中觀察著這三個人。半個時辰過去後,曾國藩發現在那三個人當中,其中兩人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其中一個還在東張西望,看看屋內的擺設;而另一個雖然是規規矩矩地站在庭
Thumbnail
1864年7月,圍攻天京已經兩年多的湘軍曾國荃部隊,終於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為此,曾國荃連夜上奏捷報,他原本以為清廷會重重加賞,沒想到的是,迎來的卻是清廷和慈禧等人劈頭蓋臉的一頓狂訓。
Thumbnail
1864年7月,圍攻天京已經兩年多的湘軍曾國荃部隊,終於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為此,曾國荃連夜上奏捷報,他原本以為清廷會重重加賞,沒想到的是,迎來的卻是清廷和慈禧等人劈頭蓋臉的一頓狂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