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者】好好活著的生存策略 ——面對人生無常的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 解析電影:《送行者》——生死之間的溫柔告別

電影《送行者》(おくりびと,Departures)是一部探討生死、告別與人生價值的作品,透過細膩的情感描寫,引導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如何在無常中找到安定與和解的生存策略。

▋故事的主角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是一名大提琴手,原本在東京樂團演奏,但因樂團解散,他不得不帶著妻子小林美香(廣末涼子飾)回到故鄉山形,重新尋找工作。

誤打誤撞之下,他進入了一家「入殮師」公司,負責為亡者進行「納棺」儀式——這是一種傳統的日本葬禮儀式,透過細緻的洗禮、穿衣、化妝,讓死者以最莊重而美麗的姿態告別人世。

▋起初,大悟對這份工作感到羞恥,甚至隱瞞妻子,害怕世俗的眼光。

但隨著他逐漸投入其中,他開始體會到這份工作的深刻意義:它不僅是對死者的尊重,更是對生者的一種撫慰。

在一次次的送別中,他見證了親人之間的愛與遺憾,學會了如何面對生命的無常,最終,也在自己的內心與過去和解。

▋這部電影以細膩而深情的方式,帶領觀眾思考死亡的意義,同時也提醒我們:生死並非對立,而是同一條生命長河的不同段落。

▋透過接受死亡,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價值。


🧠 心理學分析:如何面對無法控制的變故?

人生充滿變數,我們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正如電影中的大悟,一夕之間失去了音樂家的身份,被迫改變人生方向。

▋當生命中的不確定性來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1. 無常是生命的一部分——學會放下控制,接受未知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存在主義焦慮」(Existential Anxiety)**,指的是人類面對無常、死亡與未知時產生的深層焦慮。

我們總想掌控人生,但事實上,生命的本質就是無法控制的。

在電影中,大悟的音樂生涯終止,迫使他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他的轉變象徵著一種心理上的成長——從抗拒到接受,從否認到擁抱。


▋我們往往害怕改變,因為它讓我們失去安全感,但事實上,當我們學會接受無常,才能真正放下內心的焦慮,找到新的可能性。

✅ 人生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場不斷變化的旅程。

✅ 與其試圖掌控未來,不如學習適應當下。

✅ 接受生命的不可預測性,才能真正活在當下。


2. 面對死亡的恐懼,找到內心的安定

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曾提出**「悲傷五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即人在面對死亡或重大變故時,會經歷以下五個階段:

1.否認(Denial):無法接受現實,覺得這不可能發生。

2.憤怒(Anger):對自己、對命運、對世界感到憤怒。

3.討價還價(Bargaining):試圖尋求某種方法來改變結果,例如祈禱、許願。

4.憂鬱(Depression):感受到深深的悲傷與無助。

5.接受(Acceptance):最終接受現實,開始重新適應生活。


▋電影中的許多角色,都經歷了這些過程。例如,一位父親在妻子去世後無法接受,執意要親手整理遺體,但當他看到大悟用溫柔的手法替妻子穿上最美的衣裳,他才終於放下悲傷,接受妻子的離去。

這提醒我們,死亡雖然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

我們可以用恐懼與逃避來面對死亡,也可以用愛與尊重來與之共處。

✅ 與其害怕死亡,不如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 用愛與溫柔來面對死亡,讓它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而非結束。


💡 個人成長關鍵

1. 珍惜當下,不讓遺憾留下

《送行者》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遺憾,往往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我們在世時未能好好珍惜彼此。

電影中有一個特別感人的情節——一位父親與女兒長期疏遠,直到父親去世時,女兒才看到他手中緊握著自己小時候寫給他的信,這時她才明白,原來父親一直深愛著她,卻從未說出口。

這段劇情提醒我們:

✅ 不要等到失去才來後悔,愛要及時表達。

✅ 珍惜與家人、朋友的相處時光,讓每一天都充滿意義。


2. 學習與變化共處,而不是抗拒它

✅大悟的旅程,就是一個從抗拒到接受的過程。

他一開始抗拒成為入殮師,覺得這份工作低賤、不體面,但當他真正投入其中,他發現這份工作所蘊含的尊嚴與溫度,並開始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這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害怕改變,但唯有接受變化,我們才能成長。

✅ 當人生的方向突然改變時,試著去適應,而不是抗拒。

✅ 每一次變化,都是一次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結語:死亡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沒有好好活過

《送行者》用最溫柔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當我們學會接受它,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價值。

▋我們無法改變無常,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

我們可以選擇用恐懼與逃避來看待死亡,也可以選擇用愛與尊重來與之共處。

當我們學會與死亡共舞,我們才能真正學會如何活著。


▋所以,請記得——

珍惜當下,不讓遺憾留下。

學習與變化共處,而不是抗拒它。

用最溫柔的方式,與生命告別,然後,勇敢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丹咪愛看戲】的沙龍
11會員
113內容數
2025/04/29
在日本熊本經營拉麵店的青年Masato,從小在父親嚴厲與母親早逝的陰影下長大。當父親突然過世,他無意間發現母親留下的日記,帶著對母親過去的思念與疑問,踏上前往新加坡的尋根之旅。在那裡,他透過學習母親家鄉的料理——肉骨茶,逐步拼湊失落的家族記憶,並努力修補因文化隔閡與戰爭傷痕而破碎的親情。
Thumbnail
2025/04/29
在日本熊本經營拉麵店的青年Masato,從小在父親嚴厲與母親早逝的陰影下長大。當父親突然過世,他無意間發現母親留下的日記,帶著對母親過去的思念與疑問,踏上前往新加坡的尋根之旅。在那裡,他透過學習母親家鄉的料理——肉骨茶,逐步拼湊失落的家族記憶,並努力修補因文化隔閡與戰爭傷痕而破碎的親情。
Thumbnail
2025/04/28
▋ 在這個時代,距離成了疏離的代名詞。 我們活在數位社群的距離裡,活在文化差異的距離裡,活在誤解、偏見與競爭的距離裡。 但2014年的電影《米其林情緣》(The Hundred-Foot Journey)卻用一個簡單又美麗的比喻告訴我們:跨越100英尺的距離,也許,就是找到人生真味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4/28
▋ 在這個時代,距離成了疏離的代名詞。 我們活在數位社群的距離裡,活在文化差異的距離裡,活在誤解、偏見與競爭的距離裡。 但2014年的電影《米其林情緣》(The Hundred-Foot Journey)卻用一個簡單又美麗的比喻告訴我們:跨越100英尺的距離,也許,就是找到人生真味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4/28
在全球瘋狂購物的黑色星期五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連環爆炸,點燃了物流中心每一寸緊繃的神經。 《LAST MILE:全面引爆》不僅是一部緊湊刺激的犯罪懸疑片,更是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出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一個將效率、利益、制度推到極致,卻犧牲了人性和尊嚴的世界。
Thumbnail
2025/04/28
在全球瘋狂購物的黑色星期五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連環爆炸,點燃了物流中心每一寸緊繃的神經。 《LAST MILE:全面引爆》不僅是一部緊湊刺激的犯罪懸疑片,更是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出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一個將效率、利益、制度推到極致,卻犧牲了人性和尊嚴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電影《送行者》(おくりびと,Departures)是一部探討生死、告別與人生價值的作品,透過細膩的情感描寫,引導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如何在無常中找到安定與和解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電影《送行者》(おくりびと,Departures)是一部探討生死、告別與人生價值的作品,透過細膩的情感描寫,引導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如何在無常中找到安定與和解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人生智慧,強調雖無法控制生命長度,但可透過經歷與努力拓展寬度與深度。苦辣酸甜的經歷和挑戰挫折,皆豐富生命層次。勉勵讀者學會放下過去、專注當下,避免比較或追求完美,活出真我。以蓮花、靜水作喻,傳遞生命美好源於心情與態度,強調我們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應掌握每一幕,活出不負此生的滋味。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人生智慧,強調雖無法控制生命長度,但可透過經歷與努力拓展寬度與深度。苦辣酸甜的經歷和挑戰挫折,皆豐富生命層次。勉勵讀者學會放下過去、專注當下,避免比較或追求完美,活出真我。以蓮花、靜水作喻,傳遞生命美好源於心情與態度,強調我們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應掌握每一幕,活出不負此生的滋味。
Thumbnail
人生如旅,崎嶇坎坷是必經的風景,每一步的磨練都在塑造我們更圓融的心態與人生。清醒與糊塗之間,得失與淡泊之中,我們學會了取捨,也領悟了真諦。幸福並非來自外在的富足,而是源於內心的知足與簡樸,本篇文章將以淡然的視角,探討如何在生命的挑戰中放下執著,修心淨念,活得自在而豐滿。
Thumbnail
人生如旅,崎嶇坎坷是必經的風景,每一步的磨練都在塑造我們更圓融的心態與人生。清醒與糊塗之間,得失與淡泊之中,我們學會了取捨,也領悟了真諦。幸福並非來自外在的富足,而是源於內心的知足與簡樸,本篇文章將以淡然的視角,探討如何在生命的挑戰中放下執著,修心淨念,活得自在而豐滿。
Thumbnail
當一個水慢慢流。 做自己的哲學諮商師,自我的修行道路,有自己的方法,才能時刻安穩清晰。 「在生命的路程裡,遇到問題就去解決問題,然後行走,我覺得這是很美的生命意象。」_紀錄片-《回眸》。用身體去體驗,遊歷世界人生。如同生命所有的學習一樣,都不是外求。解決自己肉身供養的需求,然後隨順生命去體驗。
Thumbnail
當一個水慢慢流。 做自己的哲學諮商師,自我的修行道路,有自己的方法,才能時刻安穩清晰。 「在生命的路程裡,遇到問題就去解決問題,然後行走,我覺得這是很美的生命意象。」_紀錄片-《回眸》。用身體去體驗,遊歷世界人生。如同生命所有的學習一樣,都不是外求。解決自己肉身供養的需求,然後隨順生命去體驗。
Thumbnail
無意中看了這部片,心中有滿滿的感觸,這部電影不單單是關於憂鬱症患者的掙扎。它在更多時候喚醒的是每一個人對人生的思考和體會. 實際上,外表光鮮的人並不一定幸福,我們的個人價值從來都不是由外在的世俗標準來衡量的。 沒有人是活得很容易的,在命運的無數挑戰下,能堅持下來的我們,本身就是成功的。沒有碎掉,
Thumbnail
無意中看了這部片,心中有滿滿的感觸,這部電影不單單是關於憂鬱症患者的掙扎。它在更多時候喚醒的是每一個人對人生的思考和體會. 實際上,外表光鮮的人並不一定幸福,我們的個人價值從來都不是由外在的世俗標準來衡量的。 沒有人是活得很容易的,在命運的無數挑戰下,能堅持下來的我們,本身就是成功的。沒有碎掉,
Thumbnail
人生除死無大事 生的終止為死,死的意義則是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總會需要那些「送行者」為我們處理後事,《人生大事》就是在描述這些事情,關於逝去人們的故事,看著看著不免讓人心情沉重、觸景生情,但導演以溫暖感動的手法拍攝
Thumbnail
人生除死無大事 生的終止為死,死的意義則是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當我們走到人生盡頭,總會需要那些「送行者」為我們處理後事,《人生大事》就是在描述這些事情,關於逝去人們的故事,看著看著不免讓人心情沉重、觸景生情,但導演以溫暖感動的手法拍攝
Thumbnail
《重啟人生》女主角在第一輪人生三十幾歲時意外死亡,卻發現可以重新過上相同設定的出生,於是展開了第二輪...。論命運、得失、人生觀。
Thumbnail
《重啟人生》女主角在第一輪人生三十幾歲時意外死亡,卻發現可以重新過上相同設定的出生,於是展開了第二輪...。論命運、得失、人生觀。
Thumbnail
《回眸》告訴我們,死亡並不可怕,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只是有些人走的早,有些人走的晚,難過是必然。 我想活著的人,時不時地回眸一望,不管是望向天空或是望向海邊,還是望向一起曾經經歷過的總總,只要還有思念與回憶,我們一直都會永遠在一起的。
Thumbnail
《回眸》告訴我們,死亡並不可怕,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只是有些人走的早,有些人走的晚,難過是必然。 我想活著的人,時不時地回眸一望,不管是望向天空或是望向海邊,還是望向一起曾經經歷過的總總,只要還有思念與回憶,我們一直都會永遠在一起的。
Thumbnail
一道非常慈愛的流動之中,遇到了《 漂泊 》紀錄片,沒有任何推薦,但是,有些時候,就是會很自然地讓出空間,和某一些訊息相遇,通過你,洗滌你。 這裡不會涉及劇透,衷心希望螢幕前的人們,也能親自進入故事之中,去體會那一處久違的心靈觸動。
Thumbnail
一道非常慈愛的流動之中,遇到了《 漂泊 》紀錄片,沒有任何推薦,但是,有些時候,就是會很自然地讓出空間,和某一些訊息相遇,通過你,洗滌你。 這裡不會涉及劇透,衷心希望螢幕前的人們,也能親自進入故事之中,去體會那一處久違的心靈觸動。
Thumbnail
很多日常的小活動都能成為幸福泉源:園藝、繪畫、廚藝、散步、計畫和朋友聚餐,整理自己的衣櫃…把讓你覺得快樂的事物列出一張清單,每天試著完成一項。愛惜身體,學習維持身體、情緒、心靈之間的平衡,在靈魂和精神中找到最終的善,創造屬於自己的存在美學。
Thumbnail
很多日常的小活動都能成為幸福泉源:園藝、繪畫、廚藝、散步、計畫和朋友聚餐,整理自己的衣櫃…把讓你覺得快樂的事物列出一張清單,每天試著完成一項。愛惜身體,學習維持身體、情緒、心靈之間的平衡,在靈魂和精神中找到最終的善,創造屬於自己的存在美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