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客戶詢問我,要怎麼挑選合適的付費商用AI繪圖服務,目前他們有3個備選清單,分別是Adobe Firefly 、Recraft、Ideogram,問我有沒有自己偏好的AI繪圖工具。
我認為,直接粗暴的去比較各個繪圖模型之間的性能差異其實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而是應該從「具體需求」先出發,逐步找到最合適的工具。
因此,我提供了以下這個3步驟方法論,希望能對大家在課金AI繪圖工具時有所幫助。1. 釐清你(和你的主管)有沒有特定需求?
首先,先確定工作上是否有常見的需求和情境,這是選擇工具的第一個關鍵。常見的特定需求包括:
- 私密生成:部分AI繪圖工具(尤其是免費版的)所繪製出來的圖片會公開在該服務的社群中,因此為了避免抄襲與被抄襲的爭議,私密生成是最最最重要的功能,這也是建議個人和企業在運用AI繪圖時應考量付費版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都付錢了,還沒有私密生成,算了吧,這個錢不要花。
- 版權考量:如果所在的單位對於版權非常重視(如公家機關),應修先考慮版權、商用問題,例如adobe firefly背靠大廠,有adobe公司的版權承諾,會是相對保險的選擇。
- 文字排版:早期的AI繪圖是無法克服「圖片中的文字」的,現在各家模型都已經有慢慢進步了,其中又以ideogram將「圖片中的文字」做為主打的功能之一。如果是需要圖文排版的社群小編就可以優先考量可穩定進行文字排版的工具。
- 局部重繪:如果你的主管,很常會挑剔照片中的特定元素、需要你對圖像中的特定部分進行修改或調整,建議可以選擇支持局部重繪的工具,以避免改A壞B的崩潰情境。例如ideogram和firefly都可以試試看。
- 生成向量圖:如果你的主管已經挑剔到,一張圖片改到需要人工精細調整或修改,這時候選擇能生成向量圖的工具更具優勢,例如Recraft就可以支援匯出生成圖片的向量檔案。
2. 免費試用,找到最合適你的UI
現在的AI技術很難有「巨大而明顯」的差異,就算有差異,大概2-3個月內就會更新到看不出「巨大而明顯」差異了,所以重點會在UI介面上,看你覺得哪個順手就挑哪一個吧。
因為適合你的UI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手順了才會常用、錢才不會浪費、才可以達到付費購買的目的,畢竟有些UI奇景真的不是人類意志力可以克服的範疇。
許多工具提供免費版或試用期,可以先行試用。測試不同工具的介面設計,看看哪一款最符合你個人的操作習慣和需求。這樣你可以選擇一款能夠讓你堅持下去、並且真的輔助到你的AI繪圖工具。
3. 不要迷戀模型,順暢溝通就好
Hugging face作為AI開發者最大的社群,是有公布各個繪圖模型的榜單的,例如Recraft就曾以Hugging face排行第1名而聞名(現在不是了)。
不過在選擇 AI 繪圖工具時,其背後的技術或模型並不是最核心要素,因為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可能真的沒有「巨大而明顯」的差異。
關鍵是選擇一個你可以輕鬆與之溝通、你覺得他聽得懂你的prompt的AI工具。如果工具能夠準確理解你的指令並產出符合需求的圖像,那麼它就是一個值得選擇的好工具。最常見的測試做法就是,同樣一組prompt,你覺得哪一個工具產出來的圖你最喜歡。
在這個階段,你也可以看看這幾個AI繪圖工具的支援繪圖風格有哪些,有沒有符合你(和你的主管)的審美。
結語
總結來說,挑選AI繪圖工具時,與其糾結於模型的技術細節,不如先釐清自身的特殊需求,確保工具能滿足工作上的要求。接著,透過免費試用來找到最順手的UI,確保日常使用的流暢度。最後,選擇一個你覺得能理解你需求的模型,而不是一昧追求技術指標。
這個方法論的重點在於「實際應用」而非「技術比較」,希望能幫助你在面對不同AI繪圖工具時做出更有效率的決策。畢竟,最好的工具不一定是技術最強的,而是最能讓你輕鬆產出理想作品的那一款。
延伸閱讀:hugging face文生圖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