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波瀾。他先是在 4 月 5 日對全球加徵 10% 基準關稅,接著於 9 日對57國祭出對等關稅,卻又於當天稍晚宣布暫緩徵收90天,全球各地股市這才暫獲喘息。川普這些看似瘋狂、難以預測的言行背後,究竟藏著什麼樣的心理?在這節骨眼,他與馬斯克又將何去何從?讓我們以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輔以與《馬斯克傳》對兩人關係的洞見,揭開背後的端倪。
一招說服人:退求其次法—先讓你怕,再讓你談
商人出身的川普,自然深諳如何說服人心。除了在自傳《交易的藝術》中提到的「以誇飾法展示大願景」,這場關稅戰中,川普更靈活運用了社會心理學中的「退求其次法」(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使得對方在談判中讓步的同時,仍然感到滿意。退求其次法指的是「先要求一個本來就不可能達成的事情,再提出自己真正想要的要求。」舉例來說,今天你在服飾店買了總價 1690 元的衣服,想殺價到1500元。這時,你可以先試探性問問看:「算1450可以嗎?」老闆很可能不會同意,甚至覺得你很盧。但這時如果你再說:「那不然1500嘛?」老闆很可能就會覺得,「這人真是明理,願意與我商量!」便欣然同意!當然,第一次提出的價格不能太低(例如1300元),否則對方很可能立刻認為你不誠懇,直接拒絕。回到關稅戰,這或許正是川普的策略。他先丟出一個誇張、引人注目的數字,引起全球關注與動盪,藉此測試市場接受度,迫使各國與美國坐上談判桌,最終提出自己真正滿意的關稅條件。而這些「有幸獲准」談判的國家,反而還會覺得自己的損失變少了。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天生厭惡損失,當原本的「大損失」轉為「小損失」時,反而會產生滿意的感覺。
延伸閱讀:選擇、價值與框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教你做選擇
川普與馬斯克:相似卻註定分道揚鑣?
這場關稅戰,擁有Tesla、SpaceX、OpenAI等眾多公司的商業巨擘馬斯克也無法倖免。也許眾人會納悶,川普在做出重大決策前,難道不會徵詢像馬斯克這樣的商業領袖意見嗎?不過,從馬斯克的傳記中,我們或許可以更深入理解這場角力戰的本質。
延伸閱讀:《馬斯克傳》讀後心得(上):從馬斯克傳與川普,看西方文化的英雄主義與領導價值
延伸閱讀:《馬斯克傳》讀後心得(中):喜歡劇變的小孩,何以成為強人?
延伸閱讀:《馬斯克傳》閱讀心得(下):童年、危機與堅持,拆解馬斯克的3C人格密碼
一直以來,馬斯克的行事作風都是「先做再說,邊做邊改」。書中坦言,自己每天必須做出上百項決策,其中「大概有20%的決策會是錯的,但可以之後再調整。」正是透過不斷試錯(trial and error),他得以摸索出前進的方向與成功的機會。因此,就「見機行事」來說,馬斯克與川普其實非常相似。
然而,近期也傳出川普與馬斯克不合的新聞,又如何解釋?事實上,從馬斯克的傳記中也早有端倪。年輕時的馬斯克,並不信任川普:「川普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會唬爛的人。就和我爸一樣。如果你把川普想成是一位詐騙犯在表演,那麼他的所有行為都能說得通。」雖然人的喜好會改變,但從「討厭」轉為「喜歡」,往往更加困難。曲終人必散,拆夥很可能是只是遲早的必然。
小結
川普究竟是瘋人,或是談判者?從這場關稅攻防戰看來,川普許多看似衝動的決策,其實背後蘊藏著深厚的心理策略,尤其是利用了人類對損失的敏感。而馬斯克的作風,正好呼應川普這種「不按牌理出牌」卻依然成功的作風。兩人是否會因為信任問題最終走向分歧?從心理學與書本出發,我們不僅能看見政策背後的算計,更能讀懂權力場上的人性風景。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馬斯克傳》讀後心得(上):從馬斯克傳與川普,看西方文化的英雄主義與領導價值
《馬斯克傳》閱讀心得(下):童年、危機與堅持,拆解馬斯克的3C人格密碼
【國際新聞】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經濟對決:賀錦麗 vs. 川普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又或是對小芝女其他英文學習、好書閱讀、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按下喜歡、加入小芝女的沙龍,偶爾也能花39元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能鼓勵我持續產出更好的內容!
更多國際新聞,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國際新聞
更多英語學習資源,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英文學習X翻譯
更多心理學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中的心理學
更多閱讀心得與自我成長相關文章,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閱讀心得 X 自我成長
更多生活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紀錄 X 省思
更多歐洲旅遊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歐洲交換遊記,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交換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 萊頓大學校級交換
更多美食開箱,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臺灣美食X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