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夜裡正在整理自己的旅遊文章時,突然莫名其妙的有個詞語不期而至,彷彿是靈感的閃現 ——「旅行文學」。 ( 應該就是風向突然腦子抽風的狀態 )

( 可實際上,我其實寫文很雜,看來其它文還是寫得不好,沒有被記起來,果然需再自我檢討 )
於是當天我收下這個夜半抽風的念頭,卻很有執行的慾望。我試著先讓自己不要過於衝動,將這念頭擱置超過一週,隨著時間推移,這股衝動不僅未減,反而更加堅定,於是我決定開始實際行動。
廣義上來看,旅行文學是指所有與旅遊相關的創作,當人們用文字記錄他們的旅遊經歷,便成了「旅行文學」。無論是遊記、詩歌還是其他創作形式,只要與旅行( 遊 )有關,都可以被視為旅行( 遊 ) 文學(這方面的定義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
然而,另一派對旅行文學持有更為嚴格的定義,認為當代的「旅行文學」是文學對觀光社會不安的反映,是對抗「旅行平庸化」的文學抗爭。在他們看來,旅行文學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價值,才能被納入這一類別。
旅行書寫( Travel Writing )或旅行文學( Travel Literature )之興起,源於工業革命及城市發展之後的旅行經歷大眾化與多元化,形成了一股書寫潮流。
不過,在台灣,直到 1979 年才正式開放出國觀光。早期出國的人群大多是外交官、異國婚姻者與少數留學生。因此,對於台灣以外的認識,主要來自這些人所撰寫的文章,而並非像如今每個人都能輕易出國旅遊。
在我心中,對於旅行文學的早期作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毛和鍾文音,儘管我其實閱讀旅行文學的作品並不多。很難斷言我最欣賞的是誰,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很少有偶像崇拜的情懷。

重拾書寫的習慣是去年回歐並在行走完朝聖之路後,才正式決定再次持續記錄書寫。最初的寫作動機只是單純的紀錄,隨著我一路的浪遊軌跡,這些旅程與心情,加上這一路的自我探索的過程,也讓我逐漸把自己的書寫開始跟梳理自己般地進行整理、分類。
浪遊的足跡也逐漸衍生出三大類與「旅行」相關的專欄 ( 房間 ),然而,我覺著現階段的書寫應該有一些新的火花了。
因此,我希望借助方格子這個可以共創的平台,想要來在沙龍裡再開一個新房間 ( 專欄 ),想邀請幾個時常交流,也常書寫旅遊的格友一起來,就是不知道會不會只是自嗨了。😅
跳鼠飛行日記 IvyTravelChannel 你/妳們要一起來玩嗎? 若也有意思的話,我再mail 兩位優😊
PS” 開徵有意一起交流的格友三位 。( 沒有也沒關係 )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