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經過大巨蛋的時候,看到遠雄大樓,又看到101大樓,三棟大樓可以一起入鏡,感覺很神奇。然後就很無厘頭地想到漫畫。幾年前經過某家快要倒掉的漫畫店,看到有整套的日本漫畫家結城正美的作品《機動警察》二手價五百塊出清,就不顧那時候手上已經一堆課本考卷把漫畫買下來,笨手笨腳地背著大包小包,手上還一捆二十五集全套的漫畫一跛一跛去搭捷運,當下真的覺得我應該可以坐博愛座。
前兩天整理DVD,把機動警察的卡通電視劇轉到電腦裡面存擋(DVD這種東西過沒多久大概也要淘汰了),順便也一邊吃中飯一邊看了一集卡通,說真的,以現在的電視電影水準來說,畫風就是非常低劣,可是故事還是很有趣,整個故事大概的背景是說,在未來的東京,大型的機器人已經是很平常的工具,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工程用怪手一樣普遍,當然在軍隊裡面,也是被拿來當作武器在用。所以有人還是會拿機器人來犯罪(譬如說某個工地工頭失戀或是跟家人吵架就開著機器人在東京市區亂拆房子),為了阻止這種犯罪,就出現了機動警察,一群年輕的警備公務員駕駛著拿著警用手槍與警棍的機器人來阻止犯罪。而我那天偷空看的那一集,是在說,機動警察特車二課(特別車輛也就是機器人)裡面的太田功,執勤時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阻止某個酒駕機器人(說真的我們會不會有哪天出現個酒駕怪手??)的時候,踩壞了旁邊的汽車,因為他常常這樣衝動行事,保險公司就開始來調查,是不是要理賠警察執勤時所造成的損失,後來太田這白癡還在保險勘查的時候,踩壞一個小朋友的腳踏車。
這套作品的價值大概就在這裡:機器人的科幻情節與現實的平衡(或說失衡),講白話就是會讓人想想,要是身材高高幾十丈的機器人出現在自己生活裡面會發生什麼事。小時候看的卡通機器人,譬如說無敵鐵金剛,跟壞蛋機器人幹架幹得轟轟烈烈,哪會想到什麼保險理賠?反正打贏了就是英雄,小朋友看完就開心去做功課了。駕駛機動警察的人確實也是英雄,畢竟仍然是面對著怪物一般的壞蛋機器人,不過他們在跟罪犯對峙的時候心裡面得想很多事情(不要打到民宅傷及無辜破壞公共設施。。。。),他們在打的時候,警察長官們也得擔憂很多事情(拜託拜託不要打到民宅傷及無辜破壞公共設施。。。),漫畫版的小女主角泉野明,因為家裡面開酒店酒量超強不會暈車,所以操控機器人駕輕就熟(根據科學幻想研究,要是真的有無敵鐵金剛,他在走路的時候,關節產生的微小震動累積起來,傳到駕駛艙,每一步會有大概上下五公尺的振幅,真的要去開一台駕駛艙在頭部的機器人,一定會吐死,機動警察的設定稍微合理一點,駕駛艙在腹部,不過感覺應該不可能像開車一樣平穩),有這種天賦又加上她從小對機器人的嚮往(大概也是常常看機器人卡通),當她知道自己被派駐去特車二課就很開心,像小孩子一樣又叫又跳,她的舍監教官在旁邊拭淚,說這孩子未來別想升遷了。教官憂心有理,在都市裡面開機器人去打別的機器人,根本就是個屎缺。
因為努力嘗試尋找這個科幻與現實的平衡點(或是失衡點,每次想到這部卡通漫畫我就想到台北街頭失控的怪手),機動警察的電影版可以說是以科幻的想像力從新思考了城市的本質。故事以暴力警察太田功開槍狂打(一如往常)發狂的工程機器人揭開序幕,結果發現有些機器人在更新操作軟體以後,就會有發狂完全不受駕駛控制的現象。一般發生這樣的事情,通常就是要去找程式設計師興師問罪,而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是這位電腦天才帆場英一自東京開發計畫的〈方舟〉(巨大的工程機器人倉庫)跳海自殺。特車二課裡面對電腦程式比較厲害的年輕人,就開始追查這程式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另外有兩個警探也開始去追查這個前途似錦的年輕人為什麼要自殺。做事嚴謹的老警探松井發現了幾個奇怪的地方:這個本來應該賺不少錢的電腦工程師住的地方沒有固定,他總是在東京的貧民區租房子,而且從他所租過的簡陋房間看出去,ㄧ定可以看到主辦東京建設計畫的超級摩天大樓。再往這人的身家背景查下去,發現說他本來只是個小鎮出身的子弟,在他家鄉現代化的過程當中,家裡的土地也經歷了更新重劃等種種的變革。他老家房間的牆上,寫著舊約聖經的一段話:「祂從天而降,所現身之處一片黑暗」(He bowed the heavens also, and came down; and the darkness was under his feet)。在聖經故事裡面的這個時候時候,人類正在汲汲營營建造通天的巴別塔(Babel)。
另外一方面,特車二課裡面幾個擅長電腦的年輕人,研究了這個自殺工程師的系統程式,發現說更新過這個程式的機器人,在風速很高的地方就會不受操作者的控制自己抓狂,麻煩的是這整件事情發生在夏天:颱風要來了。大風吹起時,整個方舟裡面的幾百台(已經更新過作業系統的)工業機器人就會爬出來踏平整個東京市。所以整個城市裡最討人厭的警察單位特車二課又要做一件(比踩壞別人汽車跟腳踏車)更誇張的事情:打爛方舟裡面的機器人並炸掉方舟。當這個英雄一般的狗熊(也許也是狗熊一般的英雄)小隊進入方舟,看到上百台整齊併排的機器人的時候,其中一個隊員講了一句話,好像了解到帆場英一的想法:「這就是所謂的偶像神殿之地嗎?」根據這個卡通作品做為象徵基礎的基督教架構,崇拜偶像而失去了心裡面真正的信仰,是要遭到天譴的,而來一個颱風,所有的機器人偶像開始喀拉喀拉動起來踏平一個繁榮的都市,確實很有舊約聖經天譴的風格,在這裏,科幻卡通與現實之間的失衡又讓我想到,也許哪天台北市蓋大巨蛋之類代表國家繁榮進步象徵的工程車怪手,如果也是來個颱風(我們夏天的颱風也不少),就這樣一台一台跑出來肆虐,也是很有宗教式天啓的風格。不管在哪個國家,都市人心裡面帶著願景與慾望,崇拜強大的人造力量,其實可能是在遙望文明未來的同時,正在建造一個一夜風雨之後矗立於地表上的廢墟。
松井警探在查訪過帆場英一的生活環境,走過廢棄的東京河道,乏人問津的偏僻小巷子,還有沒什麼人會來散步的公園,他回到特車二課跟隊長後藤喜一說了這段話:
「我們隨著那傢伙的足跡走來,感覺上好像時間的流動停止了,以前常可以看到的風景,一下子那邊被拆掉,這邊成了廢墟,剎那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遠比想清楚那到底代表什麼意義還要快。在這裏(這個城市),過去的一切可能一文錢也不值吧。」
所以在一個城市裡面,到底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蓋,又為什麼要拆,住在這裡的人是真的都想清楚了嗎?震天嘎響的工程機具聲音掩蓋掉的,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一群人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處境的能力。
照片中最左邊蓋到一半的巨蛋(大概來個地震就災難了,不用等怪手自己發瘋吧),正中央的遠雄大樓,還有右邊那個幾年內突然竄起來醜到極點卻逼著台北人抬頭就給看到的101大樓,大概就是代表著因為崇拜著巨人(財團)力量而失去思考能力的台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