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迷霧之森的入口,有霧氣繚繞的神秘森林]

故事開始
在星星山谷的另一端,有一片奇妙的森林,名叫「記憶迷霧之森」。傳說,走進這片森林的人,會看到自己「以為發生過的事」,就像真的發生過一樣
但,是真的嗎?
某天,小樂和大狗狗發現一張閃閃發光的邀請函:
「勇敢之心者,請進入記憶迷霧之森,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小樂興奮地跳起來:「我最喜歡冒險了!而且我的記憶超級準!」
大狗狗歪頭看他:「你確定嗎?上次你說你有收玩具,但我記得我幫你收的唷。」
「才沒有!」小樂臉一紅,「明明是我收的啦!」
進入迷霧之森
他們走進記憶迷霧之森,四周立刻起了濃霧,一面面像螢幕一樣的記憶畫面在霧中浮現
[小樂和大狗狗面對記憶畫面,表情驚訝]
「看!」小樂指著第一個畫面:「這是爸爸答應我可以吃三根冰棒的那次!」
大狗狗溫柔地問:「你還記得當時爸爸確切的話嗎?」
小樂皺眉想了想:「嗯...好像是說...可以吃...但...」
第二個畫面出現了:「這是媽媽說今天不用寫功課的!」小樂肯定地說。
大狗狗沒有立即反駁,而是平靜地提問:「我們可以一起回想一下,當時還有誰在場?他們會記得媽媽說了什麼嗎?」
小樂的信心開始動搖:「嗯...爺爺也在...但...」
第三個畫面顯示:「爺爺說要帶我去月亮旅行!」小樂說,但聲音已經沒那麼堅定了。
遇見心鏡長者
這時,霧中出現了一位白鬍子爺爺,他就是這片森林的守護者——記憶大師「心鏡長者」。
[心鏡長者出現在霧中,慈祥地看著小樂]
「親愛的小樂,」心鏡長者柔聲說,「你知道嗎?我們的腦袋就像一台神奇的機器,有時候會把'我們希望發生的事'和'真正發生的事'混在一起。」
「真的嗎?」小樂好奇地問。
「是的。這不是說謊,而是『心裡以為』。」心鏡長者微笑著解釋,「特別是當我們非常想要某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的腦袋會偷偷地把它當作真的。」
小樂想了一會兒,小聲承認:「有時候我會很確定大人說過什麼,但他們都說沒有...」
「這是因為你的想像力很豐富!」心鏡長者讚美道,「不過,偉大的冒險家也需要知道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想像,你同意嗎?」
誠實之鏡的挑戰
心鏡長者拿出一面閃亮的「誠實之鏡」:「這面鏡子可以顯示真實發生過的事。你願意勇敢地看一看嗎?」
小樂有點猶豫,但還是點了點頭。
鏡子裡顯示的是真實情況:
- 爸爸其實說的是「今天可以吃一根冰棒」
- 媽媽說的是「先完成功課,再去玩」
- 爺爺說的是「帶你去看月亮」,不是去月亮旅行
[小樂看著誠實之鏡,表情若有所思]
大狗狗輕輕碰了碰小樂的肩膀:「記錯事情沒關係,每個人都會有記錯的時候。重要的是當我們發現記錯了,願意承認。」
小樂低下頭,小聲說:「但是...承認自己錯了好難...」
「當然很難!」心鏡長者同意道,「每個人都不喜歡說'我錯了',但你知道嗎?敢於承認的人,反而會得到更多尊重和信任。」
尋找真實之言
心鏡長者帶著他們來到森林中心的「真實之泉」。
「看著泉水,」長者說,「想一想,如果你記錯了事情,有哪些話可以幫助你保持勇氣又不失真實?」
泉水泛起漣漪,顯示出一些句子:
- 「我可能記錯了」
- 「讓我再想想看」
- 「或許不是我記得的那樣」
- 「我們可以一起確認嗎?」
![真實之泉顯示出幫助性的句子]
小樂看著這些話,突然覺得輕鬆了許多:「原來...我可以這樣說,不用一直堅持!」
「沒錯!」心鏡長者讚許地點頭,「承認可能記錯,不是失敗,而是智慧的表現。」
收穫誠實之心
心鏡長者給了小樂一個特別的任務:「回去後,當你發現自己可能記錯了,試著用剛才學到的話。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驚喜!」
忽然,一道金光從霧中升起,一枚**「誠實之心」徽章**浮現在小樂胸前閃閃發亮。
「這是給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探險家的禮物,」心鏡長者說,「它會在你說真話時發光,提醒你真實的力量。」
回家的路上
回家的路上,小樂輕輕牽著大狗狗的尾巴說: 「以後如果我又說你沒說過的話,你可以提醒我進過『記憶迷霧之森』,好不好?」
大狗狗笑著點頭:「好啊,小勇士。而且記住,每個人都可能記錯,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處理它。」
小樂拍了拍胸前的徽章:「我會記得的。說'我可能記錯了',其實也很勇敢!」
在星光照耀下,他們走出了森林,但學到的智慧會永遠伴隨著小樂成長。
親子共讀指南
故事中隱含的教育目標
- 幫助孩子理解「記憶重構」現象
- 引導孩子認識「堅持己見」背後的情緒需求
- 教導「承認記錯」的優雅方式
- 建立誠實比「贏辯論」更有價值的觀念
親子共讀後的引導問題
- 你覺得小樂為什麼一開始不願意承認他可能記錯了?
- 當你記錯事情時,會有什麼感覺?
- 心鏡長者給了小樂哪些有用的話呢?我們能不能也試著用用?
- 如果朋友堅持一件你知道不是真的事情,你會怎麼幫助他?
日常應用建議
- 當孩子硬凹時,可以溫柔地說:「我們一起進入記憶迷霧之森,看看真實是什麼樣子的,好嗎?」
- 讚美孩子承認錯誤的勇氣:「你真勇敢,像個真正的探險家!」
- 在家中建立「誠實比固執更酷」的氛圍
- 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記錯的經驗,示範優雅承認的態度
記住:孩子的「硬凹」行為通常是為了保護自尊或掌控感,理解這一點能幫助我們以愛和智慧來引導,而非單純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