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武器沒關係,懂得活下來比較重要。現代戰爭的第一線,其實就是你家旁邊的停車場。
🚨 問題來了:如果今天早上你醒來,空襲警報響了,你該怎麼辦?
你不在軍中、沒有武器、也沒受過戰鬥訓練——
但你在城市裡、家裡有家人、手機會震動、新聞正在瘋狂直播。
這時候,不是勇敢就夠,而是你有沒有準備好。
這篇要教你「三個階段」的戰爭自救法:事前準備 → 當下反應 → 長期生存
⛑️ 第一階段:事前準備(現在就能做)
✅ 1. 查好你附近的民防避難所
- 台灣內政部、各縣市政府網站都有民防避難地圖(多半是學校、地下室、停車場)
- 可用 Google Maps 建立「緊急避難點清單」
✅ 2. 備好「生存包(Go Bag)」
建議放在家中門口/車上/辦公桌底:
- 飲用水(至少3天用量)
- 高熱量食物(罐頭、能量棒、乾糧)
- 急救包、口罩、手套、基本藥物
- 手搖式電筒或頭燈
- 收音機(電池或手搖)、哨子
- 個人身分證明與醫療資訊
- 保暖衣物與雨具
- 手機備用電源
✅ 3. 訂閱官方災害/空襲推播
如:內政部警政署警報系統、氣象局、LINE@ 民防帳號
🚪 第二階段:當下反應(警報響起時)
🚨 聽到空襲警報後,5 分鐘內動作清單:
- 立刻停下手邊動作,切勿好奇觀望
- 帶著生存包、身分證、家人走向最近避難點
- 若無法外出,躲進建築物最裡側(廁所/樓梯間)並關燈
- 遠離窗戶與大型玻璃,避免爆炸震波與碎片傷人
- 關閉瓦斯與明火,避免次生火災
❗很多人死於爆炸不是因為炸彈,而是碎玻璃、火災與後續恐慌踩踏。
🌙 第三階段:長期生存(戰爭進入延長賽)
若戰事持續超過數日,請依下列建議維持生活基本機能:
🍞 食物與水的調配法:
- 每人每天限量 1~2公升飲水、1,500~2,000 大卡熱量
- 學會食物輪替與水源再利用(如蒸餾法、淨水錠)
🔌 電力與通訊準備:
- 可用車充/太陽能充電板為手機充電
- 優先保存通訊電量(飛航模式、訊息優先)
🤝 社區互助:
- 與鄰居建立「小隊聯繫」:共用資源、輪流守望、照顧老幼
- 一人有消息,全社區共享(比手機快)
🧠 常見錯誤與迷思破解:

🧩 小結:戰爭來臨時,你不是士兵,但你是生還者的起點
軍人保家衛國,你要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穩定社會。
如果每個人都準備好、不慌張、不亂跑、不轉發謠言,
那麼這場戰爭,就算真的來,也無法擊垮我們。
📌 下一篇預告:
🔜《不是打仗才叫戰爭:認知防禦的日常修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