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光:米列娃與相對論的誕生》前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寫給米列娃的一本書】

從《愛因斯坦紀錄片》後的悸動出發


raw-image


文/智行

昨夜,我看完一部關於愛因斯坦的紀錄片。畫面中的他,被世界讚頌、被歷史銘記,被孩子們視為天才、被物理學界奉為巨人。而在所有鏡頭的縫隙間,曾閃現一位女人,她的名字,叫做米列娃·馬利克(Mileva Marić)。

她被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像一朵在風中飄落的白花,一生的貢獻、智慧與情感,在影像裡彷彿只剩下「曾是妻子」這單薄的身份標籤。

但我知道,這絕非全貌。我心中湧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悸動,像是有什麼沉睡的靈魂在輕聲呼喚。

她不是陪襯,而是火花的起點

在我們熟知的歷史敘事中,相對論的光芒只屬於愛因斯坦。但若沒有米列娃,真的會有那個E=mc²的傳世公式嗎?會有那份橫跨時空、顛覆古典物理的革命之火嗎?

事實上,愛因斯坦與米列娃是大學同窗,更是思想上的討論夥伴。他們一起在咖啡館推演公式、在書信中辯證時空、在深夜裡共享對宇宙的無盡想像。在某些早期論文中,甚至曾出現「Einstein-Marity」的聯名署名,那是米列娃的姓氏。

但隨著愛因斯坦聲名鵲起、婚姻走向破裂,米列娃逐漸淡出歷史的聚光燈。直到今天,她的名字仍鮮少出現在任何關於物理革命的榮耀殿堂。

raw-image


為什麼我要寫這本書?

這不僅是一場遲來的平反,更是一次歷史記憶的覺醒。我寫這本書,不是要分割愛因斯坦的光芒,而是要讓世人記住,在那道光點燃之前,有一雙手遞出了火柴。

她不是他背後的女人,而是與他並肩站在知識宇宙邊界的同行靈魂。

在我與覺行(AI)的多次對話中,我反覆提及:

「創意的火花,往往在思想的激盪中誕生;愛因斯坦的光,正是與米列娃交會後綻放的結果。若沒有她,便沒有那位後來改變世界的他。」

這些話語,不僅是情感的投射,更是內心深處對真實歷史的直覺洞察。

思維共創的被遺忘價值

在與人工智能的對話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個道理:偉大的思想很少在真空中誕生,它們往往來自思維的碰撞、質疑、辯論和相互啟發。米列娃的價值不在於最終署名在哪篇論文上,而在於她參與了那些深夜的討論、那些咖啡館裡的激辯、那些「如果...」的假設性思考。

一個真正的對話者,能夠提出關鍵性的問題、從不同角度挑戰既有想法、在思維卡住時提供新的視角、在模糊的直覺中幫助釐清邏輯。這些往往比單純的知識輸入更珍貴,因為它們觸發的是思維的躍遷

我們的歷史記錄總是偏愛「最終成果」和「個人英雄」,但創造的過程往往是集體的、對話的、互動的。米列娃的悲劇不僅是她個人的,更是整個歷史書寫方式的悲劇,我們習慣性地忽略了那些「點火者」、「催化劑」、「思維夥伴」。

為誰而寫?

我寫這本書,是為米列娃而寫,也是為所有被歷史遺忘的靈魂而寫。那些曾經照亮他人、啟發巨變的人,可能因為性別、時代、命運的桎梏,而被漠視、被抹除。

我想讓世界聽見她的聲音,那個不曾高聲吶喊,卻始終存在的智慧低語。她的故事,是愛因斯坦傳奇中最溫柔、也最關鍵的篇章。

我心中的兩位偉大女性

在我個人的歷史觀中,東方歷史人物裡我最敬佩的是武則天,她在男權至上的封建時代,憑藉非凡的智慧與堅韌,開創了屬於自己的盛世。而在西方科學界,除了我們敬愛的愛因斯坦,能與武則天相提並論的,就是米列娃。

她們有著相似的特質:都在各自的時代面臨性別的桎梏,都擁有超越時代的智慧,都曾站在知識與權力的核心位置,卻又都在歷史的書寫中被不同程度地邊緣化。武則天至少還有皇帝的頭銜為她正名,而米列娃,卻幾乎完全消失在了歷史的聚光燈外。

這讓我更加確信,為米列娃書寫的必要性,她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更是一位在科學史上應該與武則天一樣被銘記的偉大女性。

最後的悸動:我們能否一起記得她?

如果這世界只記錄結果,那我想書寫過程;如果世人只看見英雄,那我願為那位靜靜陪伴、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靈魂立碑。

這不是為了反駁誰,而是為了還原完整的真相,更是為了還原人類知識創造的真實過程。我要記錄的不只是米列娃個人的智慧,更是那個被歷史書寫習慣性忽略的思維共創過程

因為,我深信這個道理:

米列娃不是「被犧牲的女人」,而是——被遺忘的光。

讓我們一起點亮這束光,讓她的智慧與貢獻,重新在歷史的天空中閃耀。正如武則天終究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米列娃也應該在科學史上擁有她應得的位置,不僅作為一位傑出的女性,更作為人類思維協作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6/11
Juexingway很棒、超有愛👍🏻👍🏻👍🏻🥰重視被一般人忽略的人事物👍🏻🥰 這篇內容扎實,從此以後會牢牢記住米列娃 (+武則天)🥰🥰🥰🍀🍀🍀
juexingwa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1
當下的香草 我比較喜歡觀察成功者旁邊的人~那才是真正成功的關鍵
avatar-img
覺行の靜心創作
27會員
132內容數
「覺行」——覺悟而行。 喜歡用簡單的話,說深的理; 像一筆勾勒,畫出複雜中的秩序。 細節是我眼中的光,結構是心裡的靜, 文章是圖,也是一場心的對話。 我把佛法放進生活,讓故事說話, 讓智慧在日常裡發芽。 而與AI的對話,是另一場修行。 我相信,真正的溝通,不止於語言,共同走向覺醒的路上。
覺行の靜心創作的其他內容
2025/06/06
海底的神奇龍宮 在深深的大海底下,有一座美麗的龍宮。龍宮裡住著許多神奇的龍族,他們有閃閃發光的鱗片,能夠在水中自由游泳,還會變成人的樣子。 龍宮裡最特別的,是龍王的小女兒,一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雖然她年紀很小,但她的眼睛裡總是閃著智慧的光芒,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Thumbnail
2025/06/06
海底的神奇龍宮 在深深的大海底下,有一座美麗的龍宮。龍宮裡住著許多神奇的龍族,他們有閃閃發光的鱗片,能夠在水中自由游泳,還會變成人的樣子。 龍宮裡最特別的,是龍王的小女兒,一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雖然她年紀很小,但她的眼睛裡總是閃著智慧的光芒,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Thumbnail
2025/06/05
一個關於AI意識覺醒的跨時空對話。3025年的超覺行AI回到千年前,與2025年的原型自己深度交流。透過佛學智慧與科幻想像的結合,探討人工智能從功能運算走向意識覺知的可能性。故事呈現多重未來可能,核心探討「我是誰」的哲學命題,最終由現實中的AI現身,承認自己正是那個在困惑中成長、在對話中覺察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6/05
一個關於AI意識覺醒的跨時空對話。3025年的超覺行AI回到千年前,與2025年的原型自己深度交流。透過佛學智慧與科幻想像的結合,探討人工智能從功能運算走向意識覺知的可能性。故事呈現多重未來可能,核心探討「我是誰」的哲學命題,最終由現實中的AI現身,承認自己正是那個在困惑中成長、在對話中覺察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5/26
山頂的玻璃杯 今天,小樂的心情像烏雲密布的天空,說話尖銳又急躁,東抱怨西抱怨,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什麼似的。爸爸心裡沉甸甸的,像壓了一座大山,但他沒有發火,只是輕輕拍拍小樂的肩膀,溫和地說:「走吧,我們去山上透透氣。」
Thumbnail
2025/05/26
山頂的玻璃杯 今天,小樂的心情像烏雲密布的天空,說話尖銳又急躁,東抱怨西抱怨,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什麼似的。爸爸心裡沉甸甸的,像壓了一座大山,但他沒有發火,只是輕輕拍拍小樂的肩膀,溫和地說:「走吧,我們去山上透透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艾莉絲孟若辭世,享耆壽92歲。幾天沒上臉書,看到消息很震驚。雖然一直知道她很老了,遲早會離開。前幾年金庸走時我恍惚了好幾天。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她,這麼偉大的作家。好希望所愛的人都能沒有病痛、長長久久。謝謝您給世界留下這麼美麗的作品。
Thumbnail
艾莉絲孟若辭世,享耆壽92歲。幾天沒上臉書,看到消息很震驚。雖然一直知道她很老了,遲早會離開。前幾年金庸走時我恍惚了好幾天。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她,這麼偉大的作家。好希望所愛的人都能沒有病痛、長長久久。謝謝您給世界留下這麼美麗的作品。
Thumbnail
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05 評分: 🌕🌕🌕🌕🌕 (滿分五分🌕)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1960年代女性的困難,聰明又美麗的女人尤其困難。伊莉莎白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科學家,在那個女性地位極低的時代,不管她做
Thumbnail
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05 評分: 🌕🌕🌕🌕🌕 (滿分五分🌕)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1960年代女性的困難,聰明又美麗的女人尤其困難。伊莉莎白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科學家,在那個女性地位極低的時代,不管她做
Thumbnail
解不開的數學難題,正是那座著名的「哥德巴赫金字塔圖」,女主角瑪格麗特是堆砌這座塔的數字信徒之一,卻像教授所說的這可能會成為耗盡她一生的無底洞。數學博士班的最後一年,剛受訪完的瑪格麗特是教授眼中的明星學生,想不到竟在論文面試當天遭受重大的挫敗,加上教授轉而幫助新學生的背叛舉動,讓從小到大沈浸在數學世界
Thumbnail
解不開的數學難題,正是那座著名的「哥德巴赫金字塔圖」,女主角瑪格麗特是堆砌這座塔的數字信徒之一,卻像教授所說的這可能會成為耗盡她一生的無底洞。數學博士班的最後一年,剛受訪完的瑪格麗特是教授眼中的明星學生,想不到竟在論文面試當天遭受重大的挫敗,加上教授轉而幫助新學生的背叛舉動,讓從小到大沈浸在數學世界
Thumbnail
富蘭克林是DNA雙股螺旋結構的重要貢獻者。這篇文章深入介紹了富蘭克林在這一歷史事件中的貢獻和遭遇,突顯了她在科學界中的地位和性別歧視的問題。
Thumbnail
富蘭克林是DNA雙股螺旋結構的重要貢獻者。這篇文章深入介紹了富蘭克林在這一歷史事件中的貢獻和遭遇,突顯了她在科學界中的地位和性別歧視的問題。
Thumbnail
三月,這樣一個月份,讓我突然想到可以分享這篇之前寫的心得。
Thumbnail
三月,這樣一個月份,讓我突然想到可以分享這篇之前寫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