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現在要來寫說卦傳,說卦傳是說明八卦成行的原理創作過程,經過年代久遠,歷代翻篇無數次,聖賢的言論依舊還在,這就是教導後世的我們要努力效仿聖賢成效利民天下的事。本章說明易卦是卜筮的書籍,敬畏天地神明,效仿天地做事,在陰陽變化中,用剛柔相推的事物進展發衍出事物的變化,細細地做出事物的發展使命。
卜筮傳說在各個國家成立之前都會發生,地球在有國家以前的社會是部落社會,在族群社會裡卜筮傳說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只是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開始漸濟淡忘了卜筮傳說的事了,也沒有人會卜筮這件事,認為那是很落後的,很低俗的,不文明的,真的是這樣嗎?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卜筮傳說社會的各種事物與文明社會的各種事物,差異性在哪裡?
當我們爭辯傳統與文明的時候,不外乎就是一個理字。窮其究裡的人類,在文明與傳統之間犯了很多錯誤的事,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引來上天的懲罰,讓大地變色,人類禍害,萬物不長,生態改變等等。為什麼近日會有阿爾卑斯山冰山崩塌的事件,暖化現象,這個喊了幾十年,甚至一個世紀的地球暖化,會使氣候異常,出現極地天氣。人類身為地球上最大動物依然故我,追逐更多資源滿足人類的需求,所以挖山,填海,不斷地強調奢侈的產品,為了滿足這些奢侈,資源一點一點的消耗,天象出現了變化,卦象也有所變動,原本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顯然不適合居住了。
因此,不管我們在地球上產生什麼,最終都會依照卦象回歸到自己身上,這些卦辭表現出來的吉凶只是我們的行動力表象。你選擇造屋,就殘害森林,殘害森林就必須忍受氣汙染,空氣汙染就必須忍受多病的身體:所以像要回復健康的身體,首先要做的是把卦象恢復原來的樣子,什麼是原來的樣子?原來的樣子就是森林還於大地,砂石還於大山,一切歸於平靜,充分享受你現有的生活,不要多貪,多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