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孩子面對情緒的嚮導—從有效的同理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實務工作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無奈地說:「我有同理他的情緒啊!但他還是沒辦法冷靜下來…」言語中透露著挫折感。進一步詢問後,他們會說:「我看得出來他很生氣,我會一直重複同理他『你真的好生氣哦!』,可是過了很久,他還是情緒激動…」那麼,到底怎麼同理才會有效果呢?

不妨換個角度想,假如這種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會有什麼感受與反應?

想像一下,你因為塞車而遲到,工作中打的文件又不小心忘了存檔導致出錯,回家的路上還被堵在車陣裡。這一天實在讓你心力交瘁,滿腔委屈與怒氣無處發洩。當你進家門,隨手扔下包包,沉浸在這股負面情緒中,家人走過來對你說:「我看到你好生氣哦!怎麼了?」

儘管對方的關心是真誠的,但這些情緒是整天累積的結果,複雜又糾結,你一時間也說不清楚。更何況,把這些事情講出來,可能會讓你有所擔心,不確定是不是自己小題大做、不夠成熟。因此,你勉強壓下這股情緒,搖搖頭說「沒事」,然後默默回房間休息。

孩子的情緒,其實也像我們這樣一層層地堆疊起來。不同的是,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理性思考、抽絲剝繭自己的感受,或用語言表達完整自己的狀態。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行為來表達、釋放內心的壓力。

在諮商工作經驗中發現,有效的同理不僅在於辨識對方的情緒,更在於協助他們找到情緒的出口。這個出口可能表現在行為上,例如哭泣、發洩,或者某種肢體的釋放,也可能表現在語言上,例如說出心中的感受,甚至單純感受到「被聽懂了」的安心。尤其是孩子,當他們哭鬧時,其實是以最直接的方式釋放情緒;而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發生了什麼,並感受到被理解時,那份釋懷的輕鬆感便油然而生。

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孩子,最難熬的情緒往往是那些複雜的感受。這些情緒就像一團亂糟糟的毛線球,或是一塊模糊不清的東西,讓人摸不著頭緒,無法找到鬆解開的起點。而我們的角色,就是幫助他們理清這些糾結,找到可以解開的線頭,讓情緒一點點地釋放和釐清,從而重獲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理解孩子的情緒,需要用心去「猜」。當然,這並不是胡亂猜測,而是基於你日常對孩子的瞭解,可以結合觀察與想像,試著還原他可能的經歷。例如,想像今天他可能遇到了什麼挑戰,他的個性又是如何影響了他的反應。於是,同理就不僅僅停留在「你好生氣哦!」的層面,而是可以更具體地說:「是不是因為你沒辦法把積木組起來,所以覺得好生氣?」

無論孩子的回答是「是」或「不是」,這樣的提問都讓你們之間建立了連結。你不僅承接了他的情緒,也讓他感受到你用心想理解他的態度,進而開啟了一場對情緒的探索,甚至是孩子願意嘗試調節情緒的方式。透過你與孩子間安全信任而有的互動,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並漸漸學會在情緒中找到出口。

當下一次孩子有情緒時,除了安撫他的情緒,也能嘗試猜猜看他發生了什麼事。在這過程中,孩子除了感受到你好好的陪伴他一起度過這個情緒風暴外,也能從你的理解中學習如何辨識自己的情緒,逐漸建立起表達與調節情緒的能力,成為自己情緒的掌舵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34會員
29內容數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2024/09/25
|讓育兒這件事,回到我們一起共好的生活裡| 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照顧孩子一段時間了,育兒這條路上真是充滿驚喜與挑戰,總是被孩子的出其不意逗樂,也被孩子的變化多端搞的昏頭,每每拿起手機回憶起那些點滴,嘴上都會掛著淺淺的笑容,我想那是成為父母而有的痕跡,讓我們不要忘記生活走過的足跡。
Thumbnail
2024/09/25
|讓育兒這件事,回到我們一起共好的生活裡| 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照顧孩子一段時間了,育兒這條路上真是充滿驚喜與挑戰,總是被孩子的出其不意逗樂,也被孩子的變化多端搞的昏頭,每每拿起手機回憶起那些點滴,嘴上都會掛著淺淺的笑容,我想那是成為父母而有的痕跡,讓我們不要忘記生活走過的足跡。
Thumbnail
2024/09/09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9/09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08/04
延續上一篇和大家分享的學會感受的重要與理解生存反應後,還有哪些面向是我們面對孩子碰到性騷擾事件或想預防事件發生可以做的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Thumbnail
2023/08/04
延續上一篇和大家分享的學會感受的重要與理解生存反應後,還有哪些面向是我們面對孩子碰到性騷擾事件或想預防事件發生可以做的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Tony和小品老師引導孩子面對情緒的方式,是透過同理、眼光,引導孩子認識責任,讓孩子看見自己一層層情緒背後的委屈與用心,因為老師和孩子在同一艘船上,他們才能一起划向更好的地方。
Thumbnail
Tony和小品老師引導孩子面對情緒的方式,是透過同理、眼光,引導孩子認識責任,讓孩子看見自己一層層情緒背後的委屈與用心,因為老師和孩子在同一艘船上,他們才能一起划向更好的地方。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許多家長會困惑地問: 「佳均老師,有時孩子在有情緒(生氣)時,我同理孩子會“有效”,但更多時候,我的同理卻帶來反效果,孩子就會更暴氣,我到底要不要同理孩子呢?」 下次,在孩子開始有點變得歡歡、或著急時, 別急著要他冷靜! 而是要試著去理解, #誘發孩子升起情緒的因子 為何?
Thumbnail
許多家長會困惑地問: 「佳均老師,有時孩子在有情緒(生氣)時,我同理孩子會“有效”,但更多時候,我的同理卻帶來反效果,孩子就會更暴氣,我到底要不要同理孩子呢?」 下次,在孩子開始有點變得歡歡、或著急時, 別急著要他冷靜! 而是要試著去理解, #誘發孩子升起情緒的因子 為何?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Thumbnail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