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案的啟程
108年7月1日實施之「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包含原「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更新版本,以及全新的「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提供土地租金優惠、專案貸款等協助措施,統一由投資臺灣事務所擔任服務窗口,讓臺商、臺灣在地企業和中小企業都能快速、安心投資。「臺商回臺」是台灣政府為應對美中貿易衝突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所提出的關鍵戰略。

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台商回台方案」這幾年實際申請的人不多,成功申請又能整理心得分享的更是少數。我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了解,這不只是一張補助申請書,更是一次企業策略的全面重整,並做一份紀錄。身為實際參與這項計畫的從業人員,我親身經歷了從政策研讀、計畫撰寫、簡報應對到審查協調的整個過程。這篇文章,我將嘗試記錄下這段鮮為人知、卻充滿實務細節的「實戰記錄」。
這份計畫書不只是寫資料,而是一次企業策略大重構。
申請書的大綱與撰寫重點
以下是我們實際依據官方格式所整理的八大章節內容說明:

1. 公司在全球及臺灣投資布局與擴大投資之目的
- 說明公司在中國與其他海外據點的發展狀況
- 為何選擇回台?包含關稅、供應鏈風險與技術升級需求
- 台灣基地在未來營運中的角色定位(例如:技術中心、品牌中心)
2. 公司資格要件
- 說明我們符合「在海外投資兩年以上」、「海外生產為出口主力」等共同資格條件
- 特定資格部分則補上過去出口產值資料、供應鏈證明與客戶結構等輔佐文件
3. 預計產銷情況
- 敘述產品線:電競耳機、藍牙輔聽裝置、紅外線車載耳機等
- 預估年產能數量與營業額,說明產能擴充的依據與預測方法
4. 預定投資計畫投資總金額及其內容
- 包含廠房租賃、自動化設備、電聲實驗室建置與MES導入
- 投資總額與各分類金額(設備、人力、營運資金)比例清楚呈現
5. 預定新增僱用員工人數
- 預估新增技術與行政人員21名
- 說明培訓與用才策略(如何吸引返鄉青年、高階研發人才)
6. 新(擴)建地點及機器‧設備預定安裝地點
- 指定地點為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園區,廠房約700㎡
- 每項主要設備(如自動化組裝機、聲學測試儀)都標示安裝區域與用途
7. 投資計畫預定起訖日期
- 明確列出分階段時程:申請通過、廠房整修、設備進場、試產與量產
- 配合政府計畫時程,同步搭配研發里程碑與產能達標計畫
8. 附件與檢附文件
- 包括公司登記、營業執照、產品出口報表、301條款證明、商標註冊等
- 每份附件都對應上文內容,使審查者能快速交叉比對與查驗
申請過程的挑戰與學習

儘管政策明確且團隊專業,實際申請仍充滿挑戰:
- 文件準備的精準度與一致性: 資訊收集龐雜,需整合財務、技術、營運資料。學習到建立標準化流程與嚴謹的版本管理至關重要。另外就是格式格式格式。
- 對齊政策語言,轉譯專業術語: 企業用語跟政府用語基本上是一個天一個地,一切以政府要求為主,另外真的學習了什麼是工業4.0。
- 跑行政流程的耐心與技巧: 學習到主動積極溝通、持續追蹤並與各窗口建立良好關係是關鍵。



這個方案,最後帶來了什麼?
基於我的「實戰記錄」,如果未來你也有意申請類似的政府資源,我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 這是一次對「企業定位」的重新檢視: 不要僅當作補助,而是一次「再創事業」的機會,重新思考市場、產品、技術與人才的戰略布局。
- 不怕繁瑣,只怕不準備: 文件雖多,但只要從一開始就釐清「你的故事」,真的公司內部自己做比較實在。
- 與政府「共舞」需要時間與對話: 你知道的公司是公司,政府市政府,銀行是銀行,生意是生意。
一份文件,一次蛻變
這份《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的投資計畫書,是我職涯中最耗時最久的文件。它不僅是申請書,更是企業的「創業計畫書」。也讓我整個學習到怎麼跟政府聯絡交談,怎麼跟銀行聯絡交談,怎麼處理非常不同業界的溝通方式,真的是跟在學校上課一樣,很棒。
政府資源我想很多公司看到都很想要,不過真的要看看身體夠不夠硬,一關一關來真的滿耗時間的,當然最重要的是你的商品要夠有前景要夠有特色。有些話,歡迎找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