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管樂新手聊聊天-團體班才是王道?
四月底開始參加的「社區二胡團體班」也進入中段,總共42小時的課程,分七個星期上課,總共有三位老師來上,簡單的說,每位老師的上法都不一樣,其實不太習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不知道各位看倌看到著個譜,尤其您是毫無基礎的人,會有什麼想法?對初學者要求四4分、8分、16分音符混和,當然可以拆開來一個一個解決,但這個班在招生的時候並沒有提到這些,個人覺得應該是要說明學員的基本要求,具備什麼基礎會比較適合。
回頭再來看看這次參加的學員,大部分其實是某幾個宮廟的志工,都已經學習過二胡了,少數幾個「外來」的無基礎學員包括我都學的蠻痛苦的,雖然我有樂器和樂理的基礎,操作樂器本身需要大量的練習達成肌肉記憶,在沒有基礎也沒有針對樂理使用教本做有規劃的教學,對於譜上的記號也是看到了才解說,僅用數週強記完成作業的演奏,對曾經受過些許正規西方音樂教學個別課的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對於節奏的掌握,我花了好幾年,才把管樂團譜裡面的大部分節奏型練成反射動作,包括最早最苦手的切分音,現在看到大部分的型態都能輕鬆帶過,對於二胡,光一個G調指法,就練了好久,不過既然已上賊船,那就把任務完成吧!
建議想學音樂的看倌,還是多看多比較,為什麼小孩子學音樂要三五年才能小有成就,大人憑什麼想要幾個月就能夠跟這些小孩一樣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