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Obsidian 筆記軟體中,從去年 12 月開始,真正主動反思自己寫卡片的目的以及成果。我發現自己在卡片筆記系統中,還需要有更上一層的「任務系統」。這是我從三個來源萃取局部概念,設計出一個簡單架構,目前已經運行半年。
說明會分成 :
- 使用的背景
- 使用的架構
- 執行前後對我的影響
- 三張卡片的模板
---
1 我使用的背景
過去我從書中參考工作與興趣來寫卡片,後來我發現這是個輸出的阻礙。
當時,我認為在工作中得不到成就感,而興趣對我來說僅是下班後的娛樂。這些事情都是負面的感受,對我來說,寫下的卡片僅是讓整個循環更加擴大,更看重那些負面的事情。
直到,開始反思當初選擇這份工作,是因為有圍棋這個條件,我認為下班還有時間來發展圍棋事業,但最後都被工作的聲音掩埋了。
所以,我開始在想,圍棋能怎麼幫助我呢?藉由這個問題,開始卡片內容新的發展脈絡,且從中我意識到輸出文章是一種成本低又能展現具體行動的方法。
一開始,我把自己知道的圍棋經驗寫下來,遇到這個問題:
當時我照著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精神開始,但我發現記錄下的卡片內容過於臃腫,毫無排版,回頭消化很吃力,不明白我整體對於圍棋要解決什麼問題。
以下是我實作的第一階段卡片畫面:


還有過去這張卡片輸出的文章案例 :
第二次,我意識到卡片的品質,取決於明確任務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我才開始建構以任務為出發的卡片系統,藉由任務去推進,讓永久卡片產出短文或長文。
最後,我認為2025/06月在obsidian執行任務系統幫助我的三件事 :
- 助於輸出文章與解說影片的結構
- 讓每件累積的事物,都能重複被利用
- 由達成任務的結果,更了解自己想成為的角色
---
2 我使用的架構
2.1_我的簡單架構圖:

首先,系統中的卡片模板有3種,分別是 :
- 關鍵任務卡片
- 週復盤卡片
- 永久卡片
而,這3個模板靈感來自於以下3處 :
1 關鍵任務卡片 : 書<防彈筆記法>第3-2章,三個問題,三種行動轉化筆記
2 週復盤卡片 : hahow線上課,從(現代人的學以致用全指南)第2-4、5章,AAR與週復盤
3 永久卡片: 書<知識複利筆記術>第6章,寫成卡片,一張卡片長什麼樣子?
且,這3個模版各自重要的功能為 :
1 核心任務卡片:用來解決具體的問題
2 週復盤卡片:推進任務中的下一步代辦
3 永久卡片:累積值得後續利用的資源
---
2.2_我先,建立一張任務卡片,標題可以一眼看出具體解決問題的成果
- 卡片的標題,影響後續模板各區塊的使用
- 這篇文章的產生,在我obsidian系統中也是一張任務卡片,標題命名成為 :
task@我的obsidian系統運作架構與背景的1篇文章
以下來說明任務卡片中的4個區塊 :
第一區塊,是回答關鍵的提問:
透過了解標題中的成果,需要甚麼角色去執行,如何去量化方法,執行過程可能的阻礙,這3件事把答案寫在此區
這樣從卡片的標題以及關鍵的提問,在後續可以當作是文章的前言使用。
以下是本篇文章輸出的實作畫面 :

上圖中核心提問為以下的清單 :
1 這個成果為誰而做?為何而做?
2 這個成果,有什麼具體要求?在時間、數量、其他情況下
3 成果在執行(前)、(中)、(後)可能遇到的阻礙或問題?
第二區,是寫出下一步的行動:
- 透過第一區回答後,針對問題寫下下一步的行動,而行動又分成,1 立即可執行的 2 需要做測試,藉由結果在安排下一步的情況,所以這一區,視為代辦清單,後續會安排到週復盤卡片中。
- 以下是本篇文章輸出的實作畫面 :

第三區,是匯集行動後的想法、靈感、自我的理解內容
- 這一區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暫存空間,混亂的聚集地,但最後會以永久卡片收尾,編號並存放起來,我視為解決這個任務的核心資訊處
第四區,是建立下一步的連結,解決問題後延伸的其他問題
- 目前這一區我運用的還不深入,自認為任務可能過大或者有關聯時,會把相對應的連結放置在此區
2.3_接著,把任務卡片中,下一步行動的區塊,安排至週復盤卡片中,並在每週執行代辦及AAR
- 這一步,我要讓解任務卡片中第二區塊的下一步行動,具體排入一周去執行,並在每日追蹤,記下特別有感覺或是學到的事物,因為這些後續可以寫相關的卡片。
首先,我把下一步行動排入2025-W25的週復盤卡片中

接著,在週復盤卡片中,每日AAR的模板區塊,記錄實作代辦所學到或特別有感的事情

2.4_再來,把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匯整回任務卡片中,寫成永久卡片,並作編碼歸檔的動作
- 隨著代辦在每週持續推進,進而累積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實作過程中調整心得,把這些內容寫到任務卡片中的第三區塊,並思考哪些訊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把過濾出來的內容寫成永久卡片
- 實作這篇文章時,我認為系統的操作是關鍵,所以將相關筆記寫成永久卡片並給予編號。



2.5_最後把一張任務卡片,寫成最少一篇的長文輸出,做為一份成果報告
- 最後這一步,也就是讀者目前在看的此篇文章,就是我輸出的結果。
- 以下是我如何利用任務卡片轉化成文章的技巧 :
- 首先,把回答的關鍵提問視為文章的前言,在做改寫微調
- 接著,從累積的卡片中找出3個主要大綱
- 最後,可以參考任務卡片中,下一步連結的區塊當作call to action,如果像我目前沒有任何資訊,以此篇為例 ,可以分享自己的blog 資訊,來歡迎大家follow
---
3 執行前後對我的3個影響
3.1 卡片內容的調整
- 前面有提到我在初次寫圍棋卡片時,遇到的困境,後續經過調整讓整張僅保留簡單的理解
這是後續做出的調整畫面 :


3.2任務推進讓我保持進行的動力
- 過去曾嘗試xmind 筆記、子彈筆記手寫、康乃爾筆記法,但都因為三分鐘熱度,宣告失敗;現在我發現對一個問題感興趣,採用任務卡片能持續推進,輸出一些永久卡片。相反的,每週復盤,相同的代辦重複出現,且達成率低,也能知道要調整的問題在哪。
3.3 輸出文章對我來說是種求助訊號:
- 過去遇到問題時,很常都是在腦中思考,記錄下的事情也經常是片段的,導致協助你的人聽不懂問題,而自己描述不清楚做法; 現在有了輸出文章的實作,對我來說是更像具體的2種求助:
- 1. 對自己發訊息 : 讓自己重視現況真正的問題,而不是只面對簡單幫助不多的行為。例如 : 寫任務卡片,會問自己真的想解決這問題嗎
- 2. 跳脫舒適圈 : 就是練習做準備,迎接你的貴人,或是目前理解範圍外的高手。例如 : 遇到解不開的問題,你仍可以把問題的觀察寫下,也許在網上遇到高人指點。
4 提供3張模板
以下模板採用markdown語法提供給讀者,直接複製到obsidian筆記軟體中,就可以使用了!
模板1 : 任務卡片
# step1.回答關鍵提問
[[達成成果的核心提問]]
---
# step2.下一步行動
#3問題1成果-立即的行動
#可以嘗試-確認的行動
#驗證後-必要的行動
---
# step3. 集中data 、轉換想法為行動
A ) 【參考資料】
B ) 【靈感、資料蒐集】
---
# 4. 下一步的連結
模板2 : 復盤卡片
# step1 預期3個小成果 || 本周記帳 : 總花費 `= sum(nonnull(this.file.tasks.money))` $
---
# step3- 周覆盤3問
### 1.好結果-成就分享
### 2.壞結果-挑戰困難
### 3.學到的知識、技能
---
# step2- AAR
### (日)
- [ ] [money::]
- [ ] [thing::]
#### 1. 今日做了甚麼事?
#### 2. 1.中有顏色的事件,你觀察或學習到甚麼?
---
### (一)
- [ ] [money::]
- [ ] [thing::]
#### 1. 今日做了甚麼事?
#### 2. 1.中有顏色的事件,你觀察或學習到甚麼?
---
### (二)
- [ ] [money::]
- [ ] [thing::]
#### 1. 今日做了甚麼事?
#### 2. 1.中有顏色的事件,你觀察或學習到甚麼?
---
### (三)
- [ ] [money::]
- [ ] [thing::]
#### 1. 今日做了甚麼事?
#### 2. 1.中有顏色的事件,你觀察或學習到甚麼?
---
### (四)
- [ ] [money::]
- [ ] [thing::]
#### 1. 今日做了甚麼事?
#### 2. 1.中有顏色的事件,你觀察或學習到甚麼?
---
### (五)
- [ ] [money::]
- [ ] [thing::]
#### 1. 今日做了甚麼事?
#### 2. 1.中有顏色的事件,你觀察或學習到甚麼?
---
### (六)
- [ ] [money::]
- [ ] [thing::]
#### 1. 今日做了甚麼事?
#### 2. 1.中有顏色的事件,你觀察或學習到甚麼?
---
模板 3 : 永久卡片
# 1.觀點
---
# 2.案例
---
# 3.總結
---
# 4.參考來源
再回顧一次,目前我在2025/06月以前,使用obsidian筆記軟體運行的簡單系統吧 :
1 使用背景 :
嘗試寫下工作上的卡片失敗,進一步寫圍棋主題,發現卡片系統還需要有任務的推進,讓卡片的品質提升,並清楚呈現要解決的問題與方向。
2 實際操作流程:
Step1 > 先建立任務卡片,標題寫下希望的具體成果。
Step2 > 把任務卡片中的下一步行動區塊,安排到週復盤卡片中。
Step3 > 在週復盤卡片中,每日填寫AAR。
Step4 > 執行代辦後,萃取值得留下的經驗,寫成永久卡片,給與編號,存放於合適的索引中。
Step5 > 重複步驟1-4,直到任務達成。
Step6 > 而完成的任務卡片,可當作是一份報告,後續寫成文章發布
3 系統對我的影響 :
- 圍棋卡片優化 ,一張卡片精簡闡述1個概念。
- 任務推進維持輸出的習慣,實際執行代辦,更認識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
- 輸出短文是種求助練習,告訴自己,要更重視現況的問題,而不是盲目找事做;對未來的貴人,提前準備具體的問題或實務說明。
後續每個月會來分享每個卡片模板遇到的問題與調整!!
若你覺得這套系統對你有幫助,歡迎來我的沙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