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
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本章說明易經的綱目,八卦各自代表了春夏秋冬的方位,還有象徵的含意。
大家有看過農民曆嗎?農民曆的第一頁翻開就可以看到一的大羅盤,上面記載著天干地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圖像,這裡的春夏秋冬八卦圖外圍有易經六十四卦卦名,這個大概就是富貴人家請易經算命師最常用的圖像。每個方位的寫得清清楚楚。
一開始寫易經的時候我說過一句話,萬物生成有一定的排序道理,不是隨便可以更改的,一旦更改,套句世間俗話:「出來混,還是要還的。」
大富貴人家有的過得一生平安無災無憂,有的過的妻離子散,家中生變,桃花外遇滿天下,這是萬物生成的機緣使然。我們也看到有的大富貴人家過了兩代以後就消風了,有的大富貴人家是家大業大,兒孫一個病一個,又或者自己重病殘疾在身,佛法上說的業。萬物本身沒有太多的對與錯,全都是仰賴生成以後的作為,有些人不滿比人家差,比人家好,因此換風換水的要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是違反八卦生成的依序,所以出來混是要還的。
不要以為我沒有偷換風水,我只是想要讓自己過得更好而已。萬物生成依序再走,你跳一步,就是就打亂的卦象,同時也造成整個卦象全面的更動。這樣說好像很難了解。
舉個例子來說說:
當你開車在路上,因為你的好奇,方向盤隨意打個轉,轉到路邊休息,本來你是要直走下一個交流道休息站休息的,心裡想著路邊剛好沒車休息個五分鐘沒什麼問題。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你休息的當下一輛拋錨的貨車直衝而來撞上了你的車。還有本來你想說去吃的午飯,因為一個老人家過馬路,你延遲幾分鐘纏扶老人家過馬路,說時遲也時快,你準備要去吃的店家被一輛機車撞上了,結果店內許多客人受傷了。
我們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一點一滴都是在改變八卦現象也就是宇宙空間現狀,所以天地定位,八卦成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