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的經驗嗎?你在台上報告,台下的同事都在滑手機
大家早,我是最愛和你一起讀商業好書的老查。你印象裡在工作中遇過最不愉快的經驗是什麼?
對我來說,有關工作的回憶多半都是正面的 (也可能是因為我是那種「容易把鳥事忘掉」的人),但偶爾還是有一些讓人難忘的不愉快情境,其中一段,是我曾經擔任空降主管的經驗。
當時我到任的部門,主管已經出缺一段時間,部門同事習慣各自用自己的方法做事,因此第一項挑戰就是整合部門內的工作方式與節奏,讓大家可以對齊。當我在會議上和大家溝通新的做法時,眼前的景象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有一半的人正在滑手機!我提醒大家把手機放下,會議中應該專注參與。沒想到有位同事直接回應:「有重要工作訊息進來,如果事情延誤了,你要負責嗎?」
雖然看起來像是老鳥對新主管的小下馬威,但我當下意識到,眼前的問題並不只是態度,而是——這個團隊和我之間,尚未建立起任何信任感。
沒有信任,任何管理技巧或制度都難以落實。於是我也下定決心:建立信任,必須是我的首要任務,這是一條沒有捷徑的路。
後來我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才讓團隊和我之間的信任感建立到較理想的程度,要透過以下方式:
溝通要公開與明確
每當我做出決策,會在團隊會議中主動說明依據哪些數據、資訊或觀察,並分享背後的思考與考量點。 透明的決策邏輯,久而久之能讓團隊理解主管的思維,降低猜疑,並透過一貫而穩定的行為模式累積信任。
展現坦率積極的做事方式
如果專案進度落後,或碰到瓶頸,我一定會直接告知團隊現況,說明問題原因,並請大家一起討論解法。 不掩飾、不推諉,問題就是問題,這樣的態度能讓團隊知道「主管不會逃避問題」,願意正視挑戰,成員自然也更願意坦誠面對困境。
主動傾聽
若察覺到團隊成員對某件事看法不一致,可以主動安排一次小組會議,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分享他們的想法。「感覺有被聽見」是一種很強大的信任累積方式,尤其對原本意見不容易被接納的老同事,效果特別明顯。
營造多元溝通管道
除了例行的團隊會議,我強力建議擔任主管的人要和你的直屬同事定期一對一會議,如果是每週進行,每次半小時就很足夠。在一對一會議裡不是為了談業績、討論方案,而是了解部屬在工作中遭遇的難題,設法給予協助、支持。一對一會議看似花時間,但是可以讓主管即時且充分的了解目前部門遇到的狀況,避免問題由小變大,算起來T/P值(時間報酬率)是很高的。
同時也可營造非正式閒聊的空間,例如下班後的茶敘、小組午餐、讀書會等等。 這些管道的目的不只是交流,更是要讓每位夥伴有安心表達的空間,敢講真話,在稍稍抽離工作的狀態下逐步打開彼此的信任之門。
強化共同目標與價值認同
把握每次的溝通機會,反覆強調公司、部門使命與共同目標,讓大家明白「我們為何而戰」。 這樣不僅能凝聚共識,還會讓團隊產生「我們彼此是同路人」的心理認同,信任感就能更進一步內化。
當時花了一季以上的時間,才讓團隊與我的彼此的信任感達到比較理想的水平。有時回想起那段時期,我還會半開玩笑說「應該有留下創傷後症候群吧」。
不過,所有的努力是值得的。因為信任一旦建立,不只是當下氛圍改變,後續團隊也更能高效達成目標。
如果你正處在類似的領導困境裡,也許可以參考看看——建立信任雖然沒有捷徑,但可以有方法。慢慢來,你會看到轉變的。
--------------------------
我是 vocus 官方主題專家—老查,歡迎追蹤、加入我的沙龍!
方格子近期主題活動:
想成為官方主題專家?歡迎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