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環?還是耳機?
前言
我不得不老實說QCY CrosskyC30雖然通話一般、也沒有離耳偵測,但是外型的設計及價格讓我再一次打開荷包將它敗入
雖然C30質感沒有很好、APP使用卡卡的,但是….耳夾式耳機在這個價位區間它的確是獨一檔的存在,於是我對它下了這樣的slogan
人家說一分錢一分貨,Crossky C30是1分錢卻給你到1.5分貨喔😊
介紹
這是原廠在官網上對它的介紹 官網- 是耳機,更是潮流飾品!霧面色帶一抹金屬叛逆設計,讓耳邊為之一亮。
- 嶄新耳夾式設計,開放不入耳,眼鏡族友善,一整天都能透氣不悶痛。
- 獨家反Z形設計,平衡受力,貼耳不壓耳,怎麼動都穩如泰山。
- 親膚矽膠材質,單耳不到5g,零感佩戴;鎳鈦合金C型橋,高彈性更耐用。
- AI 運算精準捕捉人聲,抗風噪結構強力隔絕風聲,隨時保持清晰流暢的溝通。
技術規格
老實說官網沒寫的很清楚,我只好整理如下
- 藍牙5.4
- 雙設備連接
- 定向版增強音頻
- 高靈敏雙磁喇叭
- 採用10.8mm碳纖維振膜
- 獨家研發空間音效
心得

舒適好看是我再次挑選耳夾式藍牙耳機主要理由!加上C30那個價位,雖然我想了好幾天最後我還與在你的耳朵安裝一個舒適的喇叭|Edifier Comfo C耳夾式藍牙耳機分手後選擇了它,應該說我還是需要…
一付舒適的耳夾式藍牙耳機來應付我的運動及日常
舒適也兼顧外型
分手Edifier Comfo C耳夾式藍牙耳機後還是念念不忘耳機式藍牙耳機帶來的舒適性,於是我開始在網路上做功課,看了不少品牌後,發現耳目前耳夾式耳機都著墨在漏音、音質跟舒適度上打轉,但是在耳機上的基本功能上…例如:通話品質、離耳偵測…等,卻似乎沒多做規劃,這點很可惜

耳環?
所以最終我還是用價格作為挑選的首選
—類似精緻耳環的造型
C30在購買時我挑選了奶油白,考慮的是黃種人的皮膚搭配淺色系看起來比較不會太突兀,而且這次機身上的金色點綴,乍看以為耳朵上戴了一副耳環(後面有照片)

點綴金色的耳環?
這個耳後的金色的區域除了好看外,也是觸控區
C30的觸控區雖然說是 觸控,但是我使用起來覺得偏向要有點按壓的施力會比較好!簡單來說就是C30的觸控其實不是很靈敏(就算你將觸控調整至靈敏),但是如果你緩慢的按壓會比較好操作
—輕輕夾著適合長期配戴
C30採用了夾在耳骨上的方式來分擔C30本來就輕盈(不到5g)的重量,再加上C30本身採用鎳鎳鈦合金的材質,不用擔心配戴時的拉扯
還有就是耳夾式耳機對於戴眼鏡的我很友善
定向大聲音,開放好安全
圖片可以發現C30的發音孔是有一個角度的,是在圓弧的機身上微微的朝下,再搭配定向音頻的設計的確能有效的將聲音傳達至耳道內

注意看出音孔是”歪”的
而關於漏音我就不想多提,畢竟耳夾式也算是一種開放式耳機要完全不漏音是不可能的,這樣的設計反而讓C30不會讓耳朵感受到悶熱及異物感,加上這樣還不會讓使用者在聆聽音樂時不會聽不到路上的汽機車喇叭聲及比一般入耳式的設計保護聽力吧!
我個人認為考量聽力健康的話給孩子買耳夾式藍牙耳機是個好選擇
音質PS:我自己也沒想到這個價位的C30還搭載360度的空間音訊,打開後的確能夠感受到一種空間感,只是相對音量就會變的小一點點
通話還是不滿意,還有就是缺少了…

收音孔?
不知道目前的耳夾式耳機是不是都把收音麥克風設計在耳後,或是麥克風被耳朵擋住了…還是任何理由!
不管是現在用的QCY Crossky C30還是之前的Edifier Comfo C在通話上我都很不滿意,特別是對於外界人聲的過濾都算是很糟糕
有時候對於環境音的判斷也不是很好,稍微大的車流聲都會收進去
最後就是C30居然沒有離耳偵測,雖然耳夾式耳機可以長期配戴,但是終究有拿下不是進入充電倉的時候啊~如果沒有離耳偵測,當你拿下耳機時就無法暫停播放目前音樂…
這樣會很耗電啊,給我離耳偵測啊!(大叫
結論
舒適的配戴感加上降低耳道的異物感,這兩點我就會給Crossky好評
耳夾式這樣的設計除了新穎外,加上它的定向音頻在音量及音質上其實不輸(半)入耳式耳機(代表耳機就是AirPods Pro及AirPods 4),反而在舒適度上更勝一籌
加上也不是耳掛式的設計,這對佩戴眼鏡的人更友好,給五星好評⭐️⭐️⭐️⭐️⭐️
只是似乎耳夾式的設計讓麥克風設計到耳後,所以無法提供優秀的通話,不然耳夾式的舒適度搭配好的通話,這….
對於需要長期配戴的使用者是個很好的選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