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動萬物者,莫疾乎者;橈橈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萬熯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使萬物者,莫盛乎艮。
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本章說明萬物生成的神妙作用啊。說明神妙的萬物生成之後有許多我們不能發現的矛盾及辯證思想,但又不得不接受這些矛盾,期待這些生成的現象有所改善。
舉個例子來說說。
萬物產生的矛盾,我們身邊的矛盾事物非常的多,想一想真的有很多矛盾又難以解釋的事物,這些萬物運作的矛盾事物到底產生什麼樣的生活呢?想要生活品質好拼命地賺錢買高質量的生活家電,可是卻又不願意付出高價值的電費,這不是很矛盾嗎?想要孩子教育好,當孩子性格出現問題時,又不願意面對孩子的問題,這不是很矛盾嗎?父母養你長大是花自己的錢,你的孩子丟給爸媽,公婆養,你賺錢卻不願意付錢給爸媽及公婆幫你帶孩子,只管把錢給一個陌生保母帶孩子,這不是很矛盾嗎?其實生活中我們的一行一動舉證不完的矛盾,都是天地定位,八卦成列,只是你不願意相信這些,倒置矛盾呈現。
再來說一個,先打雷,後下雨,打雷之前必定烏雲密佈。起風吹散了烏雲,然後打雷了,接著下雨了。地震來時,我們會看見很多小生物在地上爬,這些生靈小蟲他們敏銳的感覺出乾坤的變化,天地變色了,所以光彩耀目的雲層裡藏著一份耀眼不為人知的天地的秘密,我們不知道地震什麼後會來。
再來說說,很多人期盼颱風解解酷熱的天氣,因此很多氣象專家開始研究風雨變化,雲彩變化,許多人看著看著以為颱風要來的,颱風假期要來了,只是八卦成列,天地定位,都隨著我們每一天的行為當中產生了變化,我們的行為讓天上的雲朵產生了驟大驟小,也讓風雨變得時大時小,所以當我們對天地之間的變化感到疑惑時,請先想一想,身為萬物之中的人,對宇宙做了什麼改變?導致整個時序顛倒,冷熱異常的變化。
抱怨生活中沒有人拉拔自己,為什麼不抱怨自己幫助不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