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朋友間的故事吧,這是週遭朋友間多年的小故事,現在還是好朋友,只是因為讓我突然間想起,而就讓我用文字引述分享,也許你們也會曾經有過這樣子的情節發生~
🌸🌸🌸🌸🌸🌸🌸🌸🌸🌸🌸🌸🌸小涵和筱如是認識十多年的好友。 兩個人都直來直往、說話快狠準,是那種講話不經包裝但彼此習慣的交情。 有一次,為了一件看似小事的意見不同,兩人吵了起來。 那天是一起去吃飯,原本要訂的店臨時沒開,筱如提議換去她想吃的那家,但小涵覺得價位高又遠,兩人當街爭來爭去,從「你都沒先問我」到「你就是難搞」,話愈說愈重,最後不歡而散。 幾天後誰也沒聯絡誰。 她們都以為對方會先低頭。但兩個性格都硬的人,怎麼可能輕易開口? 直到某天,筱如在便利商店看到小涵最愛的咖啡買一送一,手不自覺拿了兩杯,才突然想起: 「我為什麼要因為那一點爭執,放棄一段走過這麼久的友情?」 她拍下那兩杯咖啡的照片,傳給小涵說:「這兩杯,你要不要出來喝一杯?」 小涵秒回:「你終於服輸了?」 筱如回:「沒有啊,我只是開始學會溫柔。」 兩人終於見了面,聊開後才發現,其實那天吵架的點,根本不只是那家餐廳。 是這段時間生活裡的委屈、壓力,在那個當下炸開而已。 小涵後來說:「我們都把『被聽見』當作『要說服對方』,其實只要有人停一下,說一句『我懂你』,就不會那麼難。」 筱如點頭:「以前總覺得吵贏了才算強大,但現在好像懂了,不接住情緒、不吵下去,才是修自己的心。」 回到家後,小涵傳了一段話給筱如,是她最近在看的一段文字: > 「當你選擇不回嘴,是你開始學會溫柔。 當你靜靜做事、不再爭輸贏,是你開始懂得放下……」 她說:「我以前都以為這是懦弱,後來才發現,是成熟。」 --- 友情裡,有時候不是誰說得對,而是誰先願意放下「一定要對」。 人生這麼長,身邊的人會走散,也會留下,但能一起走下去的,是那些願意一次次用理解修補裂縫的心。 那些柔軟和安靜,就是一種真正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