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暴蘊釀、丕變
其實這個轉變在國小六年級就有了端倪……
2020 新冠疫情來襲,當時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女兒被迫在家上課,於是孩子開始被迫進入網路世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進入一個五花八門的新世界後,孩子整個迷失了,處在沒有同年齡陪伴的生活中,孩子只能透過網路尋求網路的慰籍,而在過程中,她漸漸地從一個可人的女孩,轉變成一個迫切想要掙脫束縛及反抗一切的孩子……
為了逃避課業,孩子開始出現裝病不去上學的情況,而這個情況在國二上學期竟變得無法收拾。這段時間我是崩潰的,我對於孩子總是謊稱有些小病小痛而不去上學的狀況感到生氣,甚至到了不諒解的地步,這段時間,我們幾乎每天都過著互相拉扯的日子,這樣的日子,沒有人是好受的。直到有一天早上,孩子起床後竟賴在床上然後開始哭了起來,這次她沒有謊稱身體哪裡不舒服,她直接說她心情不好不想去上學,是的,孩子出現 "拒學" 的情況了,同時我也意識到,孩子的心可能生病了……
於是,在孩子的同意之下,我帶孩子去做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對孩子做了一對一諮詢,並且同時做了 "過動症" 的評估,經過專業的評估,諮詢師跟我們說,孩子有輕微憂鬱傾向,同時有 ADD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 注意力不足型的過動症),建議我們帶孩子到詢求精神科的幫助 (諮詢師無法開藥,只有醫院的精神科醫師能開藥)。這時我們這對失職的父母才意識到,原來我們一直不了解孩子,甚至我們直到這一刻才了解,孩子長期以來的注意力不足並非她能控制,而是腦內有個部份還未成熟所致…..
了解 & 釋懷
透過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我們也了解到孩子因為注意力不足的問題,始得她愈來愈難適應密集且壓迫的教學方式,又因為長時間累積了壓力與挫折 (因為成績不好還在學校遭受到老師的羞辱),最後孩子在無力承受後選擇放棄課業,於是孩子開始作業不寫、考試 0 分,每天聯絡簿上總是寫滿了作業催繳的警語,最後她幾乎長時間請假不去上學。那段時間,在家工作的我真的是心力交瘁,看著孩子躲在自己的世界我卻束手無策,同時我是焦慮的,因為擔心孩子的人生就此走向無底深淵……
其實我和我先生都不是那種從很好學校畢業的人,也相信學歷不是定義人生成功與否的唯一條件,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只是希望孩子未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有能力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即便如此,看到孩子在國中階段便開始放棄擺爛,我還是會感到無比焦慮……
我的先生是比我更早悟出這個道理的人,他說:「 與其把孩子向外推,還不如讓她待在家陪著她走過這段路。就算書念得不好也關係,以後當她自己發現自己需要什麼技能再回學校念就好了 」。是啊,人生沒有照著既定課表走也沒關係,不走直線也沒關係,多走些小路、彎路還能多看到些人生風景,多好……
身為父母的我們釋懷之後,我能做的只是帶孩子逃離那個讓她倍感痛苦的環境。這麼做我是猶豫的,因為我不希望孩子以為,遇到問題,媽媽會幫我解決,遇到問題,逃避就可以了。但,孩子當下的狀況,我覺得她無法在體制內的教育環境中得到喘息,於是我決定帶著孩子逃到體制外的世界、逃到更注重個人發展而非總是逼迫孩子跟上大家的步筏的學習環境……
第二間學校,重新開始
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能給孩子空間讓她找回她自己呢?在我開始尋求這個答案之後,我發現,世界很大,但能給孩子的選項不多……
一開始我考慮過申請自學,但自學似乎不太適合一個學習動機不強且被動的孩子,而且如果孩子在家自學,就代表我必須每習跟孩子綁在一起,這對於當時關係緊張的我們,似乎不是一個好的安排,更不要說,走上這條路我可能甚至必須花費更多時間及精神幫助孩子找到更多的教學資源,這對我來說有一種沉重的壓力......
在不停地爬文之後,我得到的答案是 “華德福” 的教育體制……
在孩子國二上學期結束後的那個寒假 (當時我已經快離職退休了),我一直不段尋找適合孩子就讀的學校,最後,我們找到了一間位於台中的私立華德福教育機構。住在台北的我們為何會選擇一所位於台中的學校?那是因為只有這間學校願意接納一位從國二下學期轉入開始就讀的孩子,其他的華德福學校 (宜蘭 & 台北的) 不是沒有名額,不然就是不接受中途就讀的轉學生……
向學校提出申請就讀後,在 2023 年 2 月中 (國中二年級下學期已開始上課了),我們帶著孩子到台中的這所學校 "試讀一天" 以及進行 "家長面談"。面談完我們便和下課的孩子開車北上回家,因為孩子似乎在這一天中感受到同學們的接納,以及活潑開放的教學方式,所以孩子在車上興高采烈地分享她在學校看到的、遇到的點點滴滴,甚至她還斬釘截鐵地說她一定要去這個學校念書。大約過了一個星期,我們接到學校稍來的入學通知,於是我們開始一連串的忙碌,包括辦理轉學申請、到台中租房子 (只花了一天就看了四、五間房,並完成簽約),大約兩個星期後,孩子就正式在這所台中的華德福學校就讀……
因為學校的多元及包容氛圍,讓孩子慢慢地可以正常去上學,雖然還是時不時會耍賴不想去,但漸漸地孩子開始會主動並用心完成學校作業。除此之外,孩子幸運地在這裡有交到談得來的朋友,甚至遇到可以交心的老師 (甚至在離開後也還是會聯絡),孩子在這裡第一次在同學和家長面前完成專題報告,甚至參與了戲劇表演,在這一年多我們累積了很多美好的記憶,而孩子也在這個環境中慢慢修復那個退縮的自己......
雖然在這個學校過得很平順、很輕鬆,但孩子最後因爲覺得這個學校建構的世界太過單純,所以她決定 9 年級結束後就不繼續在這所學校就讀 10 - 12 年級的學程 (高中學程)。就這樣,就讀一年半後,我們離開了這個讓孩子這個讓她喘息及重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