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igtlander Macro Apo-Lanthar 125mm F2.5 SL
鏡頭規格:Voigtlander Macro Apo-Lanthar 125mm F2.5 SL
鏡組設計:

鏡頭簡介:
福倫達有名的微距鏡,2001年6月上市、2007年3月停產,當年福倫達在135單眼系統推出三支APO-Lanthar 鏡中,這支評價最高,不僅有F2.5大光圈,還有APO加持,以及標上了Macro。APO-Lanthar三色線代表這支屬於福倫達最高級的鏡頭,具備出色的成像性能,光圈全開成像就是非常優異。
維修難度(1-5級):2級
1級:入門(最基礎,結構零件簡單,無需維修指引即可拆解維修)
2級:簡單(結構零件簡單,依照維修指引即可拆解維修)
3級:中等(結構零件較多,線路較複雜,部分結構拆解會有些挑戰)
4級:略難(結構零件較多,電子線路或拆修組裝複雜,會有特定的處理方法或需注意較多細節)
5級:最難(通常售價較高,結構零件較多,電子線路或拆修組裝複雜,部分結構處理會有挑戰性,需注意的細節較多,可能需要校正)
故障問題:前鏡組內部邊緣輕微發黴
維修說明:
1.若是第一次拆修的鏡頭,不要忘記拍照或錄影記錄過程,處理過程中若弄不清楚順序或組裝點位時,可以回顧檢視,避免無法組回的情況,這個步驟很重要。
2.所有的拆修過程均有風險,請自行承擔維修風險,若無法承擔,請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拆解過程:
1.以維修福倫達鏡頭的經驗來說,福倫達鏡頭135單眼系列(Nikon F、Canon FD、Olympus OM、Pentax PK...)、LTM、VM...等,其實都設計得很好維修,通常只要鏡頭銘環取下,解掉3-6顆螺絲,前鏡組就整個可以取下來了,而且連接鏡組的螺紋或者結構鏡頭之間的螺紋等,通常不會上膠,甚至有的用手一轉就開了,這部分可是比拆解像是Canon FD、Nikon F、Olympus OM系統的鏡頭(螺紋上膠),輕鬆不少。
2.APO-Lanthar 125鏡頭前面外圍可以很明顯看到3顆一字螺絲,全部取下即可取下銘環。

這3顆固定螺絲,主要是用於固定鏡頭專用遮光罩螺牙。

3.接著,可以看到下圖紅色箭頭處的3顆螺絲,筆者很直覺的就先稍微轉鬆(沒有取下),然後稍微晃動前鏡組,確認是否會晃動?如果會晃動,表示取下螺絲後,前鏡組就可以拿下;如果不會晃動,就表示這3顆螺絲跟前鏡組無關,還要再往下拆。
結果是會晃動,因此就很放心的取下這3顆螺絲,結果發現這樣判斷錯了,這顆的設計有點不同。鏡頭的前鏡組最內部的外圍,底部有滑軌卡住(有3個,各120度),前鏡組無法這樣抽出,必須先解除底部的滑軌才能抽出前鏡組結構,而且這3顆螺絲與最前端的對焦環有關聯(鏡頭有3段連動的對焦筒),一旦動到對焦環的定位,就可以能會導致組回的焦距失準(要養成拆之前先做記號的習慣)。

下圖是手上另一顆Nikon F接環的APO-Lanthar 125鏡頭伸長到最長時的圖片,上面3顆螺絲會關聯到下圖標號1號的對焦筒,也就是在轉動對焦環時,可以固定前鏡組與1號對焦筒往前或往後伸展。所以,就個人經驗來判斷,這3顆螺絲可以不用拆,而且是誤拆。因為福倫達鏡頭的前鏡組跟對焦系統一定是分開設計的,不太可能要拆對焦系統才能取下前鏡組,這樣設計在維修處理時會太費工。最後,先復歸螺絲定位,將1號對焦筒與固定螺絲組裝回去,再思考其他方向。

4.既然不是拆上面那3顆螺絲,仔細觀察鏡頭後發現了下圖紅圈處的井字鈑手一字缺口施力點。關鍵就在這裡,原本以為這邊只是固定前鏡片的井字鈑手施力點,但各位讀者有發現嗎,它是二層!二層!內層才是固定前鏡片的井字鈑手施力點,外面還有一層,很有可能是前鏡組的井字鈑手施力點,因此一轉就解開了,成功取下前鏡組。

5.這邊分享一個使用井字鈑手的小技巧,如下圖,在使用井字鈑手轉動時,可以在中間放入與鏡片大小差不多的緩衝物,這邊是使用拆鏡專用的橡膠套當範例,也可以用其他物品,例如硬質塑膠罐等。
為何要這麼用呢?拆鏡使用的井字鈑手其實在使用時會有風險,如果要拆的環有上膠,很硬很難拆,這時候可能會使用較大的力氣去拆,然而如果井字鈑手寬度的固定螺絲沒固定好,在轉動時不小心失手,井字鈑手很可能會內縮(內移)直接刮傷鏡片表面,造成鏡片無法回復的永久損傷,在井字鈑手中間放上緩衝物,就是在避免失手時,井字鈑手內縮而造成刮傷鏡片的保護措施。

上面看的視角。

6.完成取下前鏡組。

下圖紅圈處就是前鏡組所有的鏡片。

發黴的地方就在前鏡組的尾端鏡片,可以直接從後面拆,下圖的圓口(有2處),就是給井字鈑手施力的。

下圖紅色箭頭處可以看到零件接合的情況,其實紅色箭頭處的鏡片,直接用手紐一下就開了,連井字鈑手都不用,剩下的就是鏡片清潔工作了,後面就不多述了。

後記:
鏡頭清整完後,後來看到老鏡回春那邊也有整理過這支鏡頭,還有一張APO-Lanthar 125鏡頭的完全分解圖,才看到步驟3卡住的滑軌結構是長怎樣。
PS.就個人經驗來看,尤其是微距鏡,完全拆解再組回是很費工的一件事,萬一對位沒處理好(記號沒做對或遺漏),對焦連動的延伸筒會轉到很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