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月光族到累積到一定的資產,我只做對了一件事——開始學習。
當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其實是個月光族。
真正開始存錢,是29歲——那時已經快30了。
一開始的焦慮感超重,總覺得怎麼樣都不夠,帳戶裡永遠少了一點。
🌀【什麼都想試、什麼都賠過】
剛開始投資的時候,什麼都想試。
有人說買金融股穩,有人說要做技術分析短線,有人說ETF好,有人說要看本益比、ROE、現金流…
當選擇太多的時候,我以為「會賺錢就是好投資」。
但事實是——賠錢的經驗才是最多的。
⚠️【我曾相信過每一種方法】
我很死心眼,非得自己試過才相信。
所以我買過金融股、當沖過短線、看過KD RSI MACD,也研究過基本面。
結果我發現:「我不是每一種都適合。我要找到我的投資風格。」
📚【幸好我開始學習,幸好我開始讀書】
如果我沒開始學投資、理財、閱讀經典書籍,現在的我也不會累積到現在的資產。
網路、YouTube、書籍、自媒體資訊這麼多,不是資訊不夠,是分辨力太弱。
所以我現在只相信這句話:
「學習分辨資訊的能力,才是最好的投資。」
而最好的練習方法,就是讀書。經典的書,慢慢地讀。
🎯 結語:
📌 如果你現在焦慮、混亂、害怕錯過,其實你很正常。
我也曾經是那樣。只要你開始,你一定會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我真心推薦的 3 本理財起點書單】
走過月光族的日子、試過各種投資方法後,我發現真正讓我穩下來、想清楚、做對事的,是這三本書。
1️⃣ 《小狗錢錢》|給第一次想存錢的你
故事很簡單,觀念卻會跟著你一輩子。
它不是教你成為富翁,而是讓你相信:「我也能開始」。 那一年,我第一次意識到:錢,是可以為我工作的東西。
2️⃣ 《阿甘投資法》|給想「穩穩變有錢」的你
理財不是靠衝動,是靠紀律與時間。
這本書像一位沉穩的老朋友,會告訴你:「你不必厲害,但你要一直在場。」 ETF、定期定額、風險分散、長期投資——它全講到了,卻一點都不難。
3️⃣ 闕又上《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給想「做對選擇」的你
它不是讓你變成操盤手,而是讓你知道:會判斷資訊比會選股票更重要。
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迷失過,這本書讓我重新建立判斷力與理財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