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自己設計出達成期望的「系統」做法
總是設定了目標卻無法達成?本文將分享「個人系統」概念,並提供4個具體步驟,教你如何打造專屬的個人成功系統。告別意志力內耗與三分鐘熱度,讓好成果自然發生。
Hello,我是最愛和你一起讀商業好書的老查。你是否曾為自己立下具有挑戰的目標呢?例如減重 10 公斤、存下100萬、完成一項大型專案,或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升遷。但是否也常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逐漸感到洩氣,甚至懷疑自己?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驗,你並不孤單(我也常這樣)。這或許不是我們的意志力或能力不足,而是「目標導向思維」本身的限制。
目標的隱藏陷阱:一場消耗心力的賽局
漫畫《呆伯特》的作者 Scott Adams,在其作品《如何在幾乎所有事情上失敗卻仍然獲得巨大成功 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中提出一個反常的觀點:「目標是為失敗者準備的。」
這句話乍聽之下違反常識、讓人不明白,但我們來看看這句話背後隱含的意義。亞當斯認為,當我們設定一個目標,例如「減重 10 公斤」,我們的心態就容易陷入「尚未成功=失敗」的二元對立中。在實現目標前,大多數時間都籠罩在挫敗感之下。(通常要到目標達成率超過70%,才會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
即便達成目標,那短暫的喜悅也往往隨之被空虛取代,因為支撐我們前進的動力不復存在。就如同美國知名的高階經理人成長教練馬歇葛史密斯所說:「抱負」通常在達成之後,就會需要再設新的,否則就會失效,你會不自覺為自己設更高、更難的目標,導致自己陷入不斷追逐成就的輪迴中。
如此一來,我們便因為「目標導向思維」被困在一場非贏即輸(且經常處在輸)的極端遊戲中,難以維持長期進步。
系統的力量:讓成功成為日常行動的副產品
如果目標是終點,那麼「系統」就是過程。亞當斯建議,我們應該建立並專注於一個可持續執行的系統,而非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系統,是你每天規律執行的行動,它能逐漸引導你走向期望的結果。與目標不同,系統消除了「成功或失敗」的沉重枷鎖。你不需要等到最後一刻才來檢驗成果,你只需要專注於當下的每一次行動。
讓我們回到「減重 10公斤」的例子:
目標導向的思維是:「我要減掉10公斤。」大部分時間你都困擾於「我離目標還差得遠了」的負面感受。
系統導向的思維是:「我要建立健康的飲食運動習慣。」可能包含以下幾個簡單、可執行的每日任務,像是:
- 每天計熱量,控制在1880大卡以內
- 每天運動30分鐘
- 每天至少走一萬步
- ...
在系統思維下,你不再問:「我已經減了多少公斤?」而是問:「我今天是否有完成我的任務?」每一天完成這些微小的任務,都是一次微小的勝利。成功不再是遙遠的彼岸,而是融入你日常行動中的自然結果。
所以,把你想達成的事,都以「設計系統」的方式來進行:
- 不是設定「我要一年存下5萬元」,而是設定每月定時自動扣款 5,000 元投資ETF。
- 不是設定「我要每月讀完一本書」,而是每天固定睡前讀 10 頁。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這方法聽起來很棒,但我該如何為自己量身打造呢?一個真正能持續的系統並非憑空想像,它往往遵循著幾個關鍵原則,靠聰明的「設計」發揮效果。
打造一個不易失敗的系統:四個關鍵原則
從「極度微小」開始
你的第一個行動要簡單到不可能失敗。想養成運動習慣?第一週的系統或許只是「每天換上運動服,在家裡走一分鐘」。想學新語言?不是「背50個單字」,而是「每天打開學習App,完成一個練習」。關鍵在於啟動,而不是成果。
設法「降低摩擦力」
人性天生懶惰,所以要讓執行系統的過程變得比「耍廢」還輕鬆。在前一晚就把運動服放在床邊、把要讀的書攤開在書桌上、將健康零食放在最顯眼的位置——這些都是在為明天的成功鋪路,讓行動前的準備工作趨近於零,馬上就可以行動。
專注於「追蹤過程」
你需要獎勵的是「努力」本身,而不是那個不確定的「結果」。在日曆上打一個勾,不是因為你瘦了0.1公斤,而是因為你「完成了今天的運動任務」。這種立即的成就感是你堅持下去的最佳燃料。
與「現有習慣」綁定
這是最有效的一招,心理學上稱為「習慣堆疊」。將你的新系統「掛鉤」到一個早已自動化的舊習慣上。公式是:「做完 [我的舊習慣] 之後,我會立刻 [執行我的新系統]。」
例如:「在我每天睡前刷完牙後,我就會做一分鐘的伸展。」
例如:「在我蓋上筆電結束工作後,我就會立刻讀10頁書。」
當你持續執行這些精心設計的系統時,更深層的魔法將會發生。這不僅僅是行為的改變,更是自我認同的轉變。
身份認同的轉變:從「我想做到」到「我就是」
暢銷書《原子習慣》作者 James Clear 強調:真正的行為改變,是身份認同的轉變。
目標導向的思維是:我想要「寫完一本小說」。這是一個成果。
身份導向的思維是:我要成為一個「作家」。這是一種身份。
當你將自己定位為「作家」,你就會開始問:「一個作家會做什麼?」答案很簡單:他會每天寫作,哪怕只有一百個字。
這個視角的轉變威力無窮:
- 你的目標不再是「存到5萬元」,而是成為一個「懂得理財的人」。
- 你的目標不再是「減掉10公斤」,而是成為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
- 你的目標不再是「每月讀完一本書」,而是成為一個「閱讀者」。
你的系統,其實就是你每天在為你想要的身份「投票」。每一次你完成任務,都是在對自己說:「沒錯,我就是這樣的人。」 當你的行為和身份認同一致時,堅持就不再需要掙扎,因為這就是你。
別再追逐成功,讓成功追上你
與其依賴時高時低的意志力去追逐一個宏大目標,不如建構一個可靠的系統,讓有助於你的行為自動發生。當你專注於完善你的系統,成功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悄然降臨,成為你規律生活的最佳副產品。
你有哪些目標是一直讓你感到壓力的?它們能否被轉化成一個每日可實行的系統?試著寫下來,讓「成功」從今天第一個小行動開始。
----
很榮幸受到方格子團隊邀請,與宇宙人、Carry Kuo 一起提供職涯免費健檢、諮詢。參與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在 7/15 前在方格子上發文,並加上「 #vocus職涯博覽會 」,就有機會抽中和老查、CK、宇宙人做履歷健檢、職涯諮詢的機會!有 3 個名額,歡迎你!
來讀兩位專家的職涯好文:
Carry Kuo:讓你在職涯航道上不翻船|軸轉與內薦的5+5專案管理術
我是 vocus 官方主題專家—老查,歡迎追蹤、加入我的沙龍!
方格子近期主題活動:
想成為官方主題專家?歡迎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