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李羊👋
今天想跟你分享一些我在創業路上做過的「超蠢決定」。
多數人喜歡講成功故事,
但我覺得,真正讓人成長的,
常常是那些失敗經驗。
因為只有親身踩過坑,
才真的會記得教訓。
這裡整理幾個我曾經親身經歷的大坑,
希望你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錯誤一:過度樂觀,沒做市場調查
創業初期剛嚐到一些甜頭,
我一頭熱地想打造一個「洗鞋總部」。
剛好隔壁有一間三層樓的透天要出租,
我二話不說就租下來,
還砸了一大筆錢裝潢。
當時我們滿腦子都是:
「只要總部一開,企業訂單就會來了!」
甚至想像著工廠化作業、高效率流程……
但現實完全不是那回事。
我們根本沒確認市場上有沒有這種需求,
只是自己腦補了一個夢。
結果不到幾個月就慘賠收場。
後來我學會了,
先確認需求,再做投入,幻想不會幫你賺錢。
❌錯誤二:盲目擴張,忽略現金流
品牌剛有點起色,
我就急著擴大規模,一口氣開了兩家直營門市,
庫存也一下增加了好幾倍,
導致資金周轉瞬間變得很緊繃。
尤其是遇到後來的疫情,
現金流馬上出現問題,
結果兩間店面都沒撐過去。
後來我學會了,對小品牌來說,
現金流永遠是生命線,
每一筆支出都要謹慎再謹慎。
❌錯誤三:合作沒設界線,反而傷了感情
我也有過幾次和朋友合作的經驗,
因為大家太熟,
很多重要的事情沒有事前清楚講明,
最後彼此責任不明確,
搞到關係很緊張,
甚至影響了原本的友誼。
從那之後,我學會了無論跟誰合作,
都要先把各自的角色和責任用書面約定清楚,
避免後續溝通上的誤會。
這些決定當下讓我損失不少錢、
也失去一些寶貴的友情,
但如果你問我「要是能重來一次,你會改變選擇嗎?」
我的答案是:不會。
因為正是這些失敗,
才讓我學會了財務管理、風險控管、
設立界限、做決策的節奏感……
這些東西,誰教都學不來,真的只能自己痛過才懂。
Naval Ravikant(納瓦爾)曾在一段訪談中說過:「智慧這種東西,是無法傳遞的。要是能傳遞,我們讀五本哲學書就能開悟了。但事實不是這樣,你得自己去體會、去領悟,然後你會根據這些經驗,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哲學。」
失敗的時候,你都如何面對?
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故事,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吧!✨💪
我是 vocus 官方主題專家—李羊🐑歡迎追蹤、一起研究創業!
只要在 7/15 前在方格子上發文,並加上「 #vocus職涯博覽會 」
做履歷健檢、職涯諮詢的機會!
💛vocus 近期主題活動
💚想成為官方主題專家?歡迎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