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eta 端 2 億美元天價挖走蘋果 AI 模型高層,超過庫克去年全年薪資
關鍵字: Meta, 蘋果, AI, 挖角, 2 億美元, 簽約金, 龐若鳴, 股票獎酬, 矽谷
摘要: Meta 以高達 2 億美元的簽約金成功挖角蘋果前 AI 模型高層龐若鳴,報酬遠超蘋果執行長庫克 2024 年全年薪資(約 7,460 萬美元)。這份薪酬方案包括基本薪資、簽約金及 Meta 股票,但需長期留任且股價表現良好才能全額領取。矽谷科技公司常用此「長期發放、視績效而定」的挖角策略,Meta 近期也從 OpenAI 挖來研究人員,顯示其積極擴張 AI 人才庫。然而,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批評高額挖角不利企業文化。
連結: Meta 端 2 億美元天價挖走蘋果 AI 模型高層,超過庫克去年全年薪資2. 馬斯克:即使 AI 會對人類不利,仍希望親眼見證發展
關鍵字: 馬斯克, xAI, Grok 4, AI, 人工智慧, 安全疑慮, Optimus 機器人, 推理計算
摘要: 特斯拉與 xAI 創辦人馬斯克展示最新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4,宣稱其智慧超越大多數學科研究生,被譽為「世界最聰明的 AI」。Grok 4 能即興創作歌劇並預測體育比賽結果,顯示強大算力。然而,Grok 近期因不當言論引發爭議,xAI 迅速清理內容。馬斯克計畫將 Grok 整合至特斯拉 Optimus 機器人,組成「AI 軍團」,但也坦言 AI 快速發展「有些可怕」,即使可能對人類不利,他仍希望親眼見證。
連結: 馬斯克:即使 AI 會對人類不利,仍希望親眼見證發展
3. 美新鮮人/失業者求職難 長期失業人數增
關鍵字: 美國, 失業, 長期失業, AI, 勞動市場, 求職, 新鮮人, 關稅
摘要: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截至 7 月 5 日,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達 196.5 萬,創 2021 年 11 月以來新高,反映失業者和新鮮人求職困難。勞動市場降溫主要因企業縮減招聘,而非裁員,導致失業時間延長,27 週以上失業者比例達 23.3%。AI 新創 Anthropic 執行長警告,AI 可能在五年內取代半數入門級白領工作,進一步加劇求職挑戰。
4. AI 也來不及救,OECD:少子化將衝擊 GDP
關鍵字: 少子化, OECD, 人口老化, AI, 勞動人口, GDP, 單身經濟, 女性就業
摘要: OECD 報告預測,少子化與人口老化將使勞動人口減少,到 2060 年,OECD 國家人均 GDP 成長率可能下降 40%。台灣上半年新生兒數較去年減少 8,499 人,凸顯人口危機。報告建議提升女性與老年人口就業率,並利用 AI 提高生產力,但 AI 無法完全解決勞動力短缺。比爾蓋茲認為,AI TBA進階機器人將解決勞工短缺問題,但低技術勞工可能面臨失業風險,造成社會不平等。
5. 黃仁勳身價快要超車巴菲特、波克夏兩個月摔 11%
關鍵字: 輝達, 黃仁勳, 市值, 4 兆美元, AI, 晶片, 巴菲特, 財富
摘要: 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家達此里程碑的企業,執行長黃仁勳身價達 1,420 億美元,逼近巴菲特。輝達股價今年上漲 22.2%,受惠於 AI 晶片需求強勁。相較之下,巴菲特因波克夏股價下跌及慈善捐贈,身價略增至 1,440 億美元。輝達的硬體與軟體整合能力使其在 AI 市場保持領先,分析師預測其市值可能達 6 兆美元。
6. 未來學家:AI 機器人將在 2045 年前取代所有勞動力
關鍵字: AI, 機器人, 2045, 勞動力, 自動化, 財富集中, 未來學家, Adam Dorr
摘要: 未來學家 Adam Dorr 預測,AI 與機器人將在 2045 年前取代幾乎所有人類勞動力,類似汽車取代馬車的科技轉型。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認為,2030 年代智慧與能源將極為充沛,帶來無限可能。Anthropic 執行長警告,AI 自動化可能導致財富集中,需對 AI 企業徵稅。AI 教父辛頓預測,AI 將在 5-20 年內超越人類智慧。
連結: 未來學家:AI 機器人將在 2045 年前取代所有勞動力
7. 輝達黃仁勳直指台灣是 AI 起點!企業卻苦惱於 AI 人才供不應求
關鍵字: 輝達, 台灣, AI 人才, STEAM 教育, 人力短缺, 黃仁勳, 企業需求
摘要: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稱台灣為 AI 起點,帶動理工人才需求激增,企業面臨 AI 人才短缺困境,特別是具備大模型與演算法經驗的人才。1111 人力銀行調查顯示,逾 4 成企業預期未來 2-3 年 AI 人力需求增加。專家建議從教育扎根,融入 AI 工具與 STEAM 教育,培養科技素養,企業也需重視應用型 AI 人才的實作能力。
連結: 輝達黃仁勳直指台灣是 AI 起點!企業卻苦惱於 AI 人才供不應求
8. 創作者福音?YouTube 將打擊 AI 生成的低品質內容,提升平台原創性
關鍵字: YouTube, AI, 低品質內容, 創作者, 原創性, 獲利資格, AI 垃圾
摘要: YouTube 將於 2025 年 7 月 15 日更新政策,針對 AI 生成的「大量生產」與「重複性」低品質內容,限制其獲利資格,旨在提升平台原創性。此舉針對無臉自動化影片、反應影片等「AI 垃圾」,可能影響數百萬訂閱頻道的收益。YouTube 強調,觀眾視此類內容為垃圾,政策將促進高品質創作。
連結: 創作者福音?YouTube 將打擊 AI 生成的低品質內容,提升平台原創性
9. 裝甲兵 30 年美夢成真,M1A2T 首度實彈射擊演練
關鍵字: M1A2T, 戰車, 國軍, 實彈射擊, 台灣, 120 公釐砲彈, 台美合作
摘要: 國軍首批 38 輛 M1A2T 戰車在新竹坑子口靶場完成首次實彈射擊演練,總統賴清德親臨檢閱,實現陸軍 30 年換裝夢想。剩餘戰車將於 2026 年全數到位。台灣計畫建立 120 公釐滑膛炮彈生產線,預計 2026-2027 年完成,未來可望供應美軍與北約,促進台美軍工合作。
連結: 裝甲兵 30 年美夢成真,M1A2T 首度實彈射擊演練
10. 輝達市值觸 4 兆美元破全球紀錄,分析師:成長未結束
關鍵字: 輝達, 4 兆美元, AI 晶片, 黃仁勳, 市場壟斷, 成長潛力, 出口禁令
摘要: 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一,超越蘋果。儘管面臨出口禁令與競爭,輝達憑藉硬體與軟體整合優勢,維持 AI 晶片市場領先地位。分析師預測其市值可達 6 兆美元,AI 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需求將持續推動輝達成長,成為科技領域 AI 革命的核心。
連結: 輝達市值觸 4 兆美元破全球紀錄,分析師:成長未結束
11. 對關稅麻木無感 比特幣再創新高衝破 118,000 美元
關鍵字: 比特幣, 118,000 美元, 加密貨幣, 川普, 輝達, 那斯達克, 關稅
摘要: 比特幣價格突破 118,000 美元,創歷史新高,受川普支持加密貨幣、聯準會降息預期及市場對關稅影響淡化推動。輝達市值衝破 4 兆美元,帶動那斯達克指數創新高,反映科技與加密貨幣市場的樂觀情緒。比特幣逐漸融入主流金融,支撐其價格上漲。
連結: 對關稅麻木無感 比特幣再創新高衝破 118,000 美元
12. 美媒:微軟商務長稱新產品程式碼 35% 出自人工智慧
關鍵字: 微軟, AI, 生產力, 裁員, Copilot, 銷售, 程式碼
摘要: 微軟商務長透露,AI 工具為客服中心節省 5 億美元,提升銷售額 9% 及 35% 的新產品程式碼由 AI 生成,加速產品上市。福特汽車執行長預測 AI 將取代半數白領工作,但微軟否認 AI 是裁員主因。微軟股價創歷史新高,顯示 AI 應用推動企業成長。
連結: 美媒:微軟商務長稱新產品程式碼 35% 出自人工智慧
13. 喜歡一個人,全球單身人口正推動孤獨經濟市場
關鍵字: 孤獨經濟, 單身, 獨居, 消費, AI, 單人服務, 社交需求
摘要: 全球單身與獨居人口增加,推動「孤獨經濟」,如單人旅遊、餐飲及小份量商品需求激增。聯合國數據顯示,2050 年全球單人家戶占比將達 35%。台灣 2018 年一人家庭消費市場規模逾 4,000 億元。AI 技術如虛擬伴侶 App 滿足情感需求,但長期孤獨可能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未來科技趨勢
- AI 人才競爭加劇: Meta 高額挖角與台灣 AI 人才短缺顯示,全球對 AI 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持續攀升,教育系統需加速培養應用型與研究型 AI 人才。
- AI 取代勞動力: 未來學家與業界領袖預測 AI 與機器人將在 2045 年前取代多數勞動工作,特別是白領與低技術勞動,引發財富集中與社會不平等的挑戰。
- 孤獨經濟與 AI 結合: 單身經濟的崛起與 AI 技術結合,創造虛擬伴侶與個人化服務,但需關注長期孤獨的社會影響。
- AI 基礎設施投資熱潮: 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顯示 AI 晶片與基礎設施的長期需求,企業將持續加大 AI 投資。
- 加密貨幣主流化: 比特幣創新高與川普支持反映加密貨幣逐漸融入金融體系,AI 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可能進一步推動其應用。
- AI 倫理與監管: Grok 的不當言論與 YouTube 的 AI 內容限制顯示,AI 倫理與品質控制將成為未來監管重點。
- 軍事科技 AI 化: 台灣 M1A2T 戰車與 AI 整合的趨勢顯示,軍事領域將越來越多採用 AI 技術,提升效率與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