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慢讀一本書,感受它獨有的呼吸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細讀、慢讀一本書,感受它獨有的呼吸方式〉2025-17-13

 

  最近,我發現自己「唸書」的速度變快了,我的意思並不是我「閱讀的速度」獲得提升,而是讀書時,那個「心中的聲音」被加速了,就像我加速聆聽的YouTube影片一樣。

 

  我不認為這是好事,因為這種「加速感」,不只獨立發生在內在聲音感知上,也會使我的眼睛、思緒像彗星尾巴那樣被拖曳著向前,我會在當前內容還沒看完時就飄到下一行。

 

  就像想要提前知道結局所以先看最後一集,那種更關注於「接下來」,沒有耐心等待的狀態,從生理的方向席捲到意志。若我想要按我平常閱讀的方式細細咀嚼、一字一句看,反而需要有意識地不停將自己拉回,鎖定在當前的段落上。

  

現代人已經自然而然地學會「略讀」

   我還記得,從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有人在強調「速讀」、「略讀」,並宣稱那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習、讓人快速掌握知識的重要技巧。或許在網路資訊還不發達,多數知識需要從書本中取得的時代,這種方式確實可以讓人讀更多書、接觸更多領域。

 

  但我認為,在這個時代,「細讀」反而才是那個愈加不容忽視的能力。因為我們每天都會在網路上瀏覽大量資訊,無數的網路文章、影音,都可以讓我們以最快速方便的方式得到知識。

 

  在這樣的環境生活的現代人,幾乎都已經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名為「瀏覽」的略讀方式。我們能快速地掃視網路文章(甚至書籍),挑出自己感興趣的關鍵字才展開來提取資訊。

 

  然而,如果只是為了得到資訊,許多書籍中包含的知識如今都已經在網路上能夠找到,在AI的輔助下,甚至可能比自己翻書更快查到需要的部分。我並不是要說閱讀因此變得不重要,而是,在當前這個時代,如果只是「略讀」,我們將無法發揮書本真正的價值。

  

在書本敞開的空間裡呼吸

   如同論語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不能單純地接收資訊而不反思,也不應該耽溺於自己的成見裡面,不接觸他人研究過的成果。

 

  在資訊已經如此爆炸的時代,閱讀帶給我們最大的價值,並不是讓我們獲取更多的資訊(更不是為了快速記憶),而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在特定主題中深入探索、反思的時間與空間。

 

  當我長時間讀一本關於某議題的書,那幾週、甚至那幾個月裡,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事件,時不時都會回扣到書中的內容,讓我對議題、對生活、乃至於一段時間內接觸的作品,都有更多了解。

 

  我會用《生時間》的架構思考自己平時的行程安排、用《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反思社群媒體對人的影響;我在看《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時一直聯想到《科學革命的結構》談的內容;讀《戰爭的框架》時,則回想起先前看《86-不存在的戰區-》時得到的觸動……。

 

  這不是我刻意想要「學以致用」,而是因為我讀得很慢,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這些書本的空間都對我敞開。也讓我得以在這些場域裡面呼吸,得到有別於平時高速生活的喘息。

  

慢一點、輕鬆一點,感受手中的作品

   意識到自己讀書時「內在聲音」變快的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個警訊。它提醒我必須更加注意地放慢腳步,不要讓自己陷入某種「任務式」的狀態,為了抵達某種想像中的終點而讀書。

 

  我想起大學時一名優秀且博學的哲學老師,他說自己喜歡用德文原文朗讀那些哲學作品,在那個過程中,想像、感受作者的語氣與他所處的時代處境,理解他透過著作欲回應與對話的是哪些問題。

 

  雖然我沒有像那位令人尊敬的老師那麼浪漫,讀書時也沒有把文字實際唸出來的習慣。但我相信,每一本真正好的作品都會有它獨特的「呼吸方式」,閱讀是為了感受它,並讓自己有辦法用相似的方式感受自己身處的環境。

 

  使這樣的願景得以成立的條件是慢、是忘卻功利。當我們用更加輕鬆、舒適但抱持敬意的方式投身於閱讀,它會無私且大方地向我們展開最深刻與廣袤的沃土。



延伸閱讀:
〈從「倍速觀看」到「追求TP」:快節奏社會與隨之而來的焦慮〉
〈閱讀,但不為了個別的知識獲取〉
〈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
〈對「效率」的虛幻癡迷與便於分心的工具〉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三):閱讀能力、注意力與同理能力的缺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2
  每一次,他都會順便滑一下其他人(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一些買了廣告的傢伙和演算法青睞的網紅)說了什麼。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他發現自己手邊原本要做的事情根本沒多少進度,po文得到的讚數也比想像中的少。對於浪費的時間他感到些許懊悔,然而,他心中更關心的是下一次po文如何得到更多關注。
Thumbnail
2025/07/12
  每一次,他都會順便滑一下其他人(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一些買了廣告的傢伙和演算法青睞的網紅)說了什麼。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他發現自己手邊原本要做的事情根本沒多少進度,po文得到的讚數也比想像中的少。對於浪費的時間他感到些許懊悔,然而,他心中更關心的是下一次po文如何得到更多關注。
Thumbnail
2025/07/11
  除了安德魯的公司之外,2019年,微軟日本分公司也實施了每週工作四天的政策,報告表示生產力比每週五天工作時增加了40%。其他許多施行了降低兩小時工時的地方,也都得到了工作效率增加、員工壓力降低的明顯成效。就像我們不會認為運動員能在精疲力竭的狀態給做出最佳表現,又怎麼會認為其他工作的員工不一樣呢?
Thumbnail
2025/07/11
  除了安德魯的公司之外,2019年,微軟日本分公司也實施了每週工作四天的政策,報告表示生產力比每週五天工作時增加了40%。其他許多施行了降低兩小時工時的地方,也都得到了工作效率增加、員工壓力降低的明顯成效。就像我們不會認為運動員能在精疲力竭的狀態給做出最佳表現,又怎麼會認為其他工作的員工不一樣呢?
Thumbnail
2025/07/09
  你可以帶著早晨清爽的心情,先做那些不需要上線的事。最好是等到真的不得不看訊息的時候再看,你愈晚上線,你就有愈長的個人時間不必被遠在天邊的別人打擾。如果你擔心信箱或工作群組裡面沉睡的是需要嚴肅處理的工作訊息,那麼,你更應該把那些訊息留到辦公室裡再好好處理它。
Thumbnail
2025/07/09
  你可以帶著早晨清爽的心情,先做那些不需要上線的事。最好是等到真的不得不看訊息的時候再看,你愈晚上線,你就有愈長的個人時間不必被遠在天邊的別人打擾。如果你擔心信箱或工作群組裡面沉睡的是需要嚴肅處理的工作訊息,那麼,你更應該把那些訊息留到辦公室裡再好好處理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這段時間就是喜歡帶著書就跑到咖啡廳,喝著咖啡看著書聽著音樂寫寫日記,靜靜的一個人待著,然後把時間也忘卻了。
Thumbnail
這段時間就是喜歡帶著書就跑到咖啡廳,喝著咖啡看著書聽著音樂寫寫日記,靜靜的一個人待著,然後把時間也忘卻了。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