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講解心意六合拳二十四把3-鷂形
作者:老衲
若是按老一輩的教法,教完搖閃,當教韌勁與龍調膀,不過老衲這系列是要按丹田球的理論結構來寫,因此講完搖閃,該講講鷂形。
先說些名詞上的定義,心意六合拳的鷂形,有幾個變化,有「入林」、有「穿林」、有「翻身」,一般來說提到鷂形,講的就是鷂子入林這個主形,而鷂子翻身就是在入林的基礎上加上左右調步,而鷂子穿林就是在入林的基礎上,加上燕形。
還是回頭說鷂形主形(鷂子入林),這鷂形的內涵,講的是「丹田球先向上向後滾,再向下向前滾」,所以它與前頭說的搖閃把,恰好形成一對立向滾動的相反動作。
不過,提到內裏的丹田球,搖閃與鷂形的確是在丹田球的轉動方向上完全相反,可是從外形上看,鷂子入林要求將手臂完全伸直,將兩翅完全展開,這與歸屬於雞形的搖閃把的那種曲臂模式,有很大的差別。
俺師對此兩把的解釋是:一個大鳥(鷂形)、一個小鳥(雞形即搖閃把),或者稱這兩者一個是長翅、一個是短翅——要知道,人的手臂如果沒有特別訓練這種完全伸直的狀態,那麼,在手臂完全伸直時,人是很難運得上勁的。
也就是說:一般的拳路,都講究曲臂蓄力,總是要將手臂彎曲後才能蓄力繼而發力,可是鷂形這一把的本意,就是要教會你「在直臂狀態下能夠運勁發力」,這個直臂運勁很有意思,可攻可守,攻擊的用法先不多說,光是防守,也是一種很特別的防禦方式。
一般的拳法,防守時將兩隻手臂彎曲起來護在下巴處,這是「關小門」的打法,也就是將兩臂如兩扇小門一樣,關在臉前,不過心意拳有一種獨特的防禦架勢,就是「關大門」的方法,也就是將兩臂打直(應該說近乎打直而非真的全直)來防禦,此時因為兩臂是打直的狀態,所以被稱作「關大門」。
古傳武術,通常有關大門與關小門的兩種方式,這就好比刀法中的「藏刀勢」與「獻刀勢」,這是兩種距離感的打法,要能自由運用為上。
關小門,固然看上去似乎防得滴水不漏,可有個缺點就是反應的距離太短,得靠步法來補,如果關大門,的確空檔比較多,但同時自己的距離也拉開,反應也可以不那麼急迫,同時,這也是誘人上鉤的一種方式,有一種「我放開空檔讓你鑽進來」的空城計感覺,俺師當年傳這一手時,特別交代,這就叫做「賣個破綻」給對手。
類似這種變化,寧奴拳法中也有,慕容前輩當年說寧奴的打法奇正相生,正路是守好中線,奇路是放開中線「開門揖盜」,意思就是我刻意讓開中線,使中線成為我的一個空檔讓你打進來,我正好「甕中捉鱉」。
扯遠了,寧奴與慕容前輩的故事請見一本奇書《慕容前輩的水路拳法》,便不多提。
回到鷂形,講講鷂形的具體動作,鷂子入林的動作原型是:雙手上下張拉成一條直線,這是一條一隻手指天、另一隻手指地的直線,指地的那隻手放在前腿膝蓋外側,指天的那隻手貼著自己的同側耳朵。
然後:指著地的那隻手,保持手伸直的狀態,向前向上繞動,而貼耳指天的那隻手,向後向下,也做與前手相應的向後繞圈運動。
直觀來看,有點像是個人體水車,將底下的水不斷舀上來,而丹田球當然是水車的核心轉動部位,兩手舀水輪轉,加強了丹田球,而丹田球的轉動,也反向加強了兩手舀水的力量。
鷂子入林這個動作,在繞這樣的前後圈型運動時,始終要保持手臂打直,這就是在練習直臂時,丹田球的力量能夠直接貫通整條手臂的這項「功能」——丹田功的功,說的是一種功能。
這種直臂轉動運勁一但練上身,除了可以使用關大門的打法、並靈活運用關大門、關小門兩種架勢之外,在實戰中還有另一項好處,那就是整條手臂都能成為武器,可以如鞭如棍,也可以輕鬆轉換攻擊點如拳臂肘肩等部位,做不同距離應用的打法。
所以老一輩回族心意門拳師總說:鷂子帶肘帶肩,即是此理。
當然,也有其他心意門的拳師,將鷂形改為兩隻手都彎曲的練法,這種練法本身也沒錯,在老衲這一支叫做「遊蝶穿花」,這算是上樹功的範疇,就不在此展開細說。
最後再多說一嘴鷂形關大門的竅要,這種手臂伸直的防禦,看似漏洞百出,可是實際上,他是在對手的眼前空間中切出一條「分水嶺」,將對手眼前的空間切成兩個象限,有一面是可以讓對手攻擊的,另外一面,是對手想攻擊也無法攻擊的。
也就是說,關小門,是明明白白地防禦頭臉下巴或者心窩等等位置,而關大門,看上去雖不防禦具體位置,但實際上它是將對戰空間切成兩半,一半讓你打,一半讓你看得到卻打不到,此兩者可以相互轉換,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
鷂子入林的水車直臂練好,就要再練鷂子翻身的左右調步,這部分比較進階,也與後頭說的上樹與群戰打法有關,便不展開細談,不過只說一點,這水車直臂的力量,你要可以翻著身子做,比如右腳在前踏左斜前方的位置,要能一下翻過來變成左腳在前踏右斜前方的位置,這鷂子翻身才算初初入門。
再更深一層是什麼?應該就是翻身與入林同練,在樹林中用翻身勁與之字形奔跑躲閃樹樁吧?心意六合拳,極重身法運動,奔跑中打、移動中打,繞圈翻身時打,都是重點。
打架是滿場跑的運動,不可能會有那種:站著不動就把壞人震飛的幻想場景。
心意六合沒什麼半步崩拳打天下的講法,心意六合真開打,那都是遊蝶穿花(鷂形的高階應用)的蝴蝶步迷惑對手,進而循機進攻的活潑身法,疾奔急停,翻身躲閃,這都屬於鷂形訓練可以得到的實戰元素之一,也都是很本能的打架所需元素之一,但這種大幅度的身法開展起來,身上的「合勁」合不住是常態,如果你用比較大幅度的身法躲閃,但身上合勁散掉了,那麼你的身法也只是單純的躲閃,而不能在閃躲中隨時發力打壞對手。
要能用大幅度身法位移又能同時合著勁、含著勁打人,鷂形是關竅,有心人當深入索求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