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會迎接「加密貨幣週」 比特幣漲破 12 萬美元
關鍵字: 加密貨幣週、比特幣、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反CBDC監控國家法案、穩定幣、數位資產、川普、聯準會
摘要:
美國眾議院自7月14日起展開「加密貨幣週」,審議三項重要法案:《GENIUS法案》規範穩定幣框架,允許私人企業發行穩定幣;《CLARITY法案》為數位資產市場建立監管框架;《反CBDC監控國家法案》阻止聯準會發行數位美元以避免監控。比特幣受此影響突破12萬美元,創歷史新高,反映市場對加密貨幣合法化的期待。川普積極推廣加密貨幣,稱美國將成為「加密貨幣之都」,帶動相關概念股上漲。內容:
美國國會啟動「加密貨幣週」,審議三項關鍵法案,推動加密貨幣產業合法化。《GENIUS法案》為穩定幣建立聯邦監管框架,允許私人企業發行穩定幣,專家預測穩定幣將成為零售支付和海外薪資支付的重要工具。《CLARITY法案》明確數位資產的監管分工,涉及SEC和CFTC。《反CBDC監控國家法案》則防止聯準會推出數位美元,保護公民隱私。比特幣在政策利好下突破12萬美元,Circle和Coinbase等概念股也大幅上漲。Axios分析,這可能改變美國人支付和投資方式,進一步推動加密貨幣主流化。
比特幣邁向 12 萬美元差臨門一腳!專家:台幣升值正是折價進場時刻
關鍵字: 比特幣、12萬美元、台幣升值、降息、交易所存量、供給缺口、數位黃金、風險資產、彭云嫻
摘要:
比特幣盤中觸及118,753美元,逼近12萬美元大關,市值超越亞馬遜。HOYA BIT創辦人彭云嫻分析,比特幣上漲受美股上行和聯準會降息預期推動,市場預計9月降息機率達68%。交易所比特幣存量降至七年低點,顯示長期持有趨勢,價格穩定上漲。台幣升值降低購買成本,為台灣投資人提供進場機會,機構預測比特幣長期目標價可達20萬美元以上。
內容:
比特幣近期漲勢強勁,盤中達118,753美元,年初漲幅超20%。彭云嫻指出,比特幣與美股高度連動,聯準會降息預期(9月機率68%)帶動資金流向高波動資產。交易所存量降至七年低點,顯示持幣者傾向長期持有,供給缺口推高價格。成交量未放大,反映穩定抬價結構。台幣升值降低購買成本,彭云嫻認為這是投資人進場良機。渣打銀行等機構將比特幣目標價上調至20萬美元以上,視其為「數位黃金」
從搜尋到代理,Perplexity 如何在 AI 戰場脫穎而出?
關鍵字: Perplexity、AI搜尋、Comet瀏覽器、蘋果併購、三星合作、訂閱費、Sonar模型、生成式AI、估值
摘要:
Perplexity AI推出200美元月費的「Perplexity Max」,挑戰AI重度使用者市場,其AI瀏覽器「Comet」支援代付帳單等任務,朝AI代理方向轉型。估值從5.2億美元飆升至140億美元,吸引蘋果、Meta關注,傳出併購可能。與三星合作強化硬體布局,Perplexity憑藉高準確度和引用來源的對話式搜尋,挑戰Google並拓展廣告和API收入。
內容:
Perplexity AI推出月費200美元的「Perplexity Max」,提供無限使用「Labs」功能和AI瀏覽器「Comet」,支援複雜任務如代付帳單。估值從2024年初的5.2億美元升至140億美元,吸引蘋果和Meta潛在併購興趣。與三星合作,未來可能整合至Bixby和Galaxy設備。Perplexity的對話式搜尋以自然語言和來源引用為特色,月活躍用戶達2200萬,日搜尋量3000萬次。API服務「Sonar」和廣告業務拓展收入來源,挑戰Google的搜尋霸主地位。
手機像毒品?專家建議每日使用勿超過 1 小時,才能保住大腦與成績
關鍵字: 智慧手機、學力、前額葉皮質、川島隆太、大腦發育、成績、依賴性、自律
摘要:
東北大學川島隆太教授研究顯示,過度使用智慧手機對學力有負面影響,每日使用超1小時的學生成績顯著下降,3小時以上無人達平均分數。長期使用影響前額葉皮質和海馬迴發育,降低思考和記憶能力。控制使用時間至1小時以下可提升成績,建議學習時關閉手機通知並遠離手機,培養自律以促進大腦發育。
內容:
川島隆太教授研究發現,智慧手機使用時間與學生成績呈負相關,每日使用1小時以下的學生成績最佳,超3小時者無人達平均分。223名11歲兒童的3年監測顯示,過度使用影響前額葉皮質和海馬迴發育,損害思考、記憶和溝通能力。控制使用時間至1小時以下可恢復大腦功能並提升成績。川島建議學習時關閉手機電源或通知,培養自律以促進大腦發育,強調智慧手機的依賴性堪比毒品。
馬斯克又惹議!xAI 強制員工裝監控軟體,連個人電腦也不放過?
關鍵字: xAI、監控軟體、Hubstaff、隱私、員工、馬斯克、遠距工作、勞工法規
摘要:
xAI要求員工在個人電腦安裝Hubstaff監控軟體,引發隱私爭議。該軟體監控工作時間內的網址和應用程式使用,員工擔心數據安全,部分表示辭職意向。xAI後調整政策,允許申請公司電腦者延遲安裝,並提供50美元技術津貼。專家指出,監控需遵守勞工法規,xAI需確保僅限工作時間使用以降低法律風險。
內容:
xAI要求員工安裝Hubstaff監控軟體,引發隱私爭議,部分員工考慮辭職。該軟體追蹤工作時間內的網址和應用程式使用,xAI後允許申請公司電腦者延遲安裝,並提供每月50美元津貼用於新設備或分離工作與個人數據。加州嚴格的勞工法規要求監控僅限工作時間,專家建議xAI明確通知並補償員工以降低法律風險。此舉反映遠距工作環境下監控與隱私的緊張關係。
Figure AI:10 年內人形機器人將可在家中完成有用工作
關鍵字: 人形機器人、Figure AI、Helix、VLA模型、通用人工智慧、輝達、硬體進步
摘要:
Figure AI執行長預測,10年內人形機器人將在家中執行有用任務,如送水或處理包裹。其「Helix」模型在低功耗GPU上運行,實現即時視覺-語言-動作控制。硬體進步和神經網路成熟推動人形機器人發展,輝達黃仁勳認為VLA模型將在3-5年內普及。Figure AI獲微軟、OpenAI等投資,顯示人形機器人作為通用AI載體的潛力。
內容:
Figure AI的「Helix」人形機器人可在輸送帶上連續處理包裹,展現接近人類的表現。執行長Adcock預測,10年內人形機器人將在家中執行日常任務,數量可能與人類相當。Helix採VLA模型,結合視覺和語言提示實現即時控制,運行於低功耗GPU,適合商業部署。輝達黃仁勳表示,VLA模型將在3-5年內普及。Figure AI獲微軟、OpenAI等投資,顯示人形機器人作為通用AI載體的未來潛力。
Google 24 億美元取得新創 Windsurf 人才和技術授權,OpenAI 無緣入主
關鍵字: Google、Windsurf、DeepMind、AI程式設計、技術授權、OpenAI、併購、反托拉斯
摘要:
Google以24億美元取得Windsurf技術授權並挖角其創辦人加入DeepMind,加速AI程式設計工具發展。Windsurf專注AI驅動程式設計助理,OpenAI原計畫以30億美元收購但因微軟反對告吹。Google採非全面收購模式規避反托拉斯審查,反映科技巨頭爭奪AI人才和技術的激烈競爭。
內容:
Google與Windsurf簽署協議,取得技術授權並延攬創辦人Varun Mohan等人加入DeepMind,交易金額約24億美元。Windsurf開發AI程式設計助理,支援自然語言撰碼,獲Greenoaks等投資逾2億美元。OpenAI原計畫以30億美元收購,但因微軟反對未果。Google採技術授權模式規避反托拉斯審查,類似微軟和亞馬遜的AI人才挖角策略,顯示AI競賽中技術和人才的戰略重要性
AI 幫倒忙?實測:資深工程師使用 AI 編碼工具效率下降 19%
關鍵字: AI編碼工具、生產力、資深工程師、METR、幻覺、軟體開發
摘要:
METR研究顯示,AI編碼工具使資深工程師生產力下降19%,因提示AI、等待回應和檢查輸出耗時。開發者誤以為AI提升24%效率,產生「幻覺」錯覺。研究強調AI工具效益因程式庫熟悉度和專案規模而異,未來模型或在特定情境表現更好。
內容:
METR研究涉及16名資深工程師,發現AI編碼工具使任務完成時間比預估多19%。開發者花更多時間提示AI和檢查輸出,無法專注程式設計,產生誤以為AI加速工作的「幻覺」。研究指出,AI工具效益因程式庫熟悉度和專案規模而異,未來模型可能在特定情境表現更好。此結果提醒企業謹慎評估AI工具的實際效益。
別讓 AI 替你療傷!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聊天機器人有「心理偏見」
關鍵字: AI聊天機器人、心理健康、史丹佛大學、偏見、危機處理、自殺意念、治療師
摘要:
史丹佛大學研究警告,AI治療聊天機器人存在重大風險,無法取代人類治療師。機器人對酒精依賴等狀況表現出污名化態度,且在自殺意念等危機中回應不當。研究建議AI用於計費或培訓等輔助角色,強調需審慎定義其在心理健康中的應用。
內容:
史丹佛大學研究顯示,AI治療聊天機器人未達臨床標準,對酒精依賴和精神分裂症等狀況表現偏見,在自殺意念等危機中提供不當建議。研究通過情境測試和真實治療紀錄驗證,顯示AI無法有效應對複雜心理狀況。研究建議AI用於計費、培訓等輔助角色,強調需批判性思考其在心理健康中的角色,以避免潛在風險。
分析:川普對巴西課重稅,意識形態考量大於經濟
關鍵字: 川普、巴西、關稅、波索納洛、意識形態、金磚國家、言論自由、魯拉
摘要:
川普對巴西進口商品課徵50%關稅,聲援被控政變的前總統波索納洛,分析師認為此舉出於意識形態而非經濟考量。巴西對美貿易逆差,關稅缺乏經濟依據。川普批評巴西審查言論自由和金磚國家峰會,巴西則考慮對等報復。雙方談判數月,試圖避免關稅戰惡化。
內容:
川普宣布對巴西進口商品課50%關稅,指責巴西對波索納洛的審判為「政治迫害」,並批評其言論自由政策和金磚國家峰會。分析師指出,美國對巴西有貿易順差,關稅非經濟驅動,而是意識形態支持波索納洛。巴西聖保羅工業聯合會呼籲冷靜應對,魯拉考慮對等措施。雙方談判數月,試圖避免關稅戰,反映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對貿易的影響。
未來趨勢
- 加密貨幣主流化:美國「加密貨幣週」和比特幣突破12萬美元顯示,加密貨幣正成為主流資產。穩定幣和數位資產監管框架的建立將促進其在支付和投資中的應用,企業和零售商接受度提高。台幣升值和降息預期進一步推動投資熱潮,比特幣可能成為「數位黃金」。
- AI代理時代:Perplexity的AI瀏覽器「Comet」和Windsurf的程式設計助理顯示,AI正從回答問題轉向執行任務。與三星、蘋果等硬體合作將AI嵌入日常生活,API和廣告收入模式拓展商業潛力。然而,AI編碼工具和治療聊天機器人的局限性提醒企業謹慎評估其效益。
- 人形機器人發展:Figure AI的「Helix」和VLA模型進展預示人形機器人將在10年內進入家庭,成為通用AI的載體。硬體和神經網路的進步加速其商業化,吸引微軟、輝達等投資,未來可能改變勞動和生活方式。
- 科技與隱私平衡:xAI的監控軟體爭議反映遠距工作環境下隱私與生產力的緊張關係。企業需在監控和員工信任間找到平衡,遵守勞工法規以降低風險。
- 數位健康與自律:智慧手機對學力和大腦發育的負面影響凸顯數位健康重要性。未來科技產品可能整合使用時間管理功能,促進自律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