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理解需求,也就理解了人
2
在黑暗中,也要看見月光的溫柔 —— 讀《滅燭憐月滿》
3
博多車站拉麵街:湯頭濃如情、麵條彈如詩
4
馬來西亞自駕初體驗:比你想像更好開,也更有人情味
5
從北海道到燕巢,一瓶跨越世代的鮮乳・燕巢鮮乳
1
理解需求,也就理解了人
2
在黑暗中,也要看見月光的溫柔 —— 讀《滅燭憐月滿》
3
博多車站拉麵街:湯頭濃如情、麵條彈如詩
4
馬來西亞自駕初體驗:比你想像更好開,也更有人情味
5
從北海道到燕巢,一瓶跨越世代的鮮乳・燕巢鮮乳
觀景‧生活事
第一次右駕上路?分享9個實用訣竅,讓你在異地也能安心開車
這篇文章整理了我幾次右駕,總里程應該超過2000公里的真實心得,獻給即將第一次右駕上路的你,或是還在猶豫要不要右駕的自己。
2025/06/27
朝聖路上的「外行人」與不可思議的印度
學習,是多聞廣學;修行,則是一門深入。 這趟前往佛陀八大聖地的朝聖之旅,同團的每一位,皆是佛弟子。 而我,是唯一不是修佛之人,所以在車上,大家輪流分享對佛法的見解,彼此誦經、唱誦心咒。我,就像個旁聽生般,不斷提出問題,誠心請益,師兄們也耐心回應,沒有一絲排拒。於是,我在自我介紹時這樣說:
2025/06/24
2
冰島環島:走在天地之間的那條線
冰島,是大自然親筆寫下的史詩。這趟環島旅程,是與天地對話的一場修行。從無欄的道路到火山的足跡,從冷冽的風景到暖心的羊肉湯,每一步都是敬畏與驚嘆的交織。這裡,不是觀光地,是人生的試煉場。
2025/06/22
安妮之家:一扇通往黑暗與光明的門
造訪安妮之家,是一場凝視歷史傷口的旅程。這不只是一次參觀,更是一次人性良知的追問。從密室的沉默,到日記的聲音,每一步都撼動人心,提醒我們:記住,是為了不再重演。
2025/06/21
1
馬來西亞自駕初體驗:比你想像更好開,也更有人情味
台灣人去馬來西亞旅行,自駕大概不是第一選項,畢竟 一聽到「右駕」,多數人腦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雨刷亂打、方向盤不順、車速太快、路況不熟
2025/06/20
1
襄陽:英雄古城裡,走進歷史的深呼吸
走進金庸筆下的襄陽、拜會諸葛亮的隆中、探尋習姓源地的習家池,再在博物館拾起歷史的碎片。這不只是城市觀光,更是一場時空的對話,讓人踏實地走在傳奇裡。
2025/06/19
菩提樹下的七日與七世:在塵土與信仰之間醒來
走訪佛陀證道之地,見證菩提樹的千年傳承,也直視印度聖地背後的真實與苦難。在七週聖地的靜默中,我重新省思修行與布施的意義。
2025/06/03
2
越南旅遊見聞:當同溫層被打破
一次越南峴港之旅,讓我看見了不同以往的台灣旅客群像。從紅毛丹早餐的搶食,到纜車插隊與「身份切換」夫妻,這些看似瑣碎的場景,卻讓我深思:真正的旅行,是帶回照片,還是帶回更寬廣的心?當同溫層被打破,我們才能重新理解世界與自己。
2025/05/22
七彩湖:在雲端之上,感動落淚
十多年未登大山露營,因緣際會踏上六順山與七彩湖的旅程。湖光山色變幻如畫,感動到熱淚盈眶。專業嚮導團隊帶來的不僅是安全,更有豐富的人文故事。這趟山行,不只是登頂,更是一次身心靈的深度洗禮,一場與自然、與土地深處對話的旅程。
2025/05/12
2
行走廈門──穿越老街小巷
廈門,不僅有美食與海風,更藏著城市靈魂。本文從老街巷弄到集美學村,從文青隧道到登山步道,用雙腳丈量廈門的歷史與新生。走過三天破萬步的行旅,感受這座城市藏在巷子、書頁與波濤間的細膩故事。
2025/05/11
2
查看更多
第一次右駕上路?分享9個實用訣竅,讓你在異地也能安心開車
這篇文章整理了我幾次右駕,總里程應該超過2000公里的真實心得,獻給即將第一次右駕上路的你,或是還在猶豫要不要右駕的自己。
2025/06/27
朝聖路上的「外行人」與不可思議的印度
學習,是多聞廣學;修行,則是一門深入。 這趟前往佛陀八大聖地的朝聖之旅,同團的每一位,皆是佛弟子。 而我,是唯一不是修佛之人,所以在車上,大家輪流分享對佛法的見解,彼此誦經、唱誦心咒。我,就像個旁聽生般,不斷提出問題,誠心請益,師兄們也耐心回應,沒有一絲排拒。於是,我在自我介紹時這樣說:
2025/06/24
2
冰島環島:走在天地之間的那條線
冰島,是大自然親筆寫下的史詩。這趟環島旅程,是與天地對話的一場修行。從無欄的道路到火山的足跡,從冷冽的風景到暖心的羊肉湯,每一步都是敬畏與驚嘆的交織。這裡,不是觀光地,是人生的試煉場。
2025/06/22
安妮之家:一扇通往黑暗與光明的門
造訪安妮之家,是一場凝視歷史傷口的旅程。這不只是一次參觀,更是一次人性良知的追問。從密室的沉默,到日記的聲音,每一步都撼動人心,提醒我們:記住,是為了不再重演。
2025/06/21
1
馬來西亞自駕初體驗:比你想像更好開,也更有人情味
台灣人去馬來西亞旅行,自駕大概不是第一選項,畢竟 一聽到「右駕」,多數人腦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雨刷亂打、方向盤不順、車速太快、路況不熟
2025/06/20
1
襄陽:英雄古城裡,走進歷史的深呼吸
走進金庸筆下的襄陽、拜會諸葛亮的隆中、探尋習姓源地的習家池,再在博物館拾起歷史的碎片。這不只是城市觀光,更是一場時空的對話,讓人踏實地走在傳奇裡。
2025/06/19
菩提樹下的七日與七世:在塵土與信仰之間醒來
走訪佛陀證道之地,見證菩提樹的千年傳承,也直視印度聖地背後的真實與苦難。在七週聖地的靜默中,我重新省思修行與布施的意義。
2025/06/03
2
越南旅遊見聞:當同溫層被打破
一次越南峴港之旅,讓我看見了不同以往的台灣旅客群像。從紅毛丹早餐的搶食,到纜車插隊與「身份切換」夫妻,這些看似瑣碎的場景,卻讓我深思:真正的旅行,是帶回照片,還是帶回更寬廣的心?當同溫層被打破,我們才能重新理解世界與自己。
2025/05/22
七彩湖:在雲端之上,感動落淚
十多年未登大山露營,因緣際會踏上六順山與七彩湖的旅程。湖光山色變幻如畫,感動到熱淚盈眶。專業嚮導團隊帶來的不僅是安全,更有豐富的人文故事。這趟山行,不只是登頂,更是一次身心靈的深度洗禮,一場與自然、與土地深處對話的旅程。
2025/05/12
2
行走廈門──穿越老街小巷
廈門,不僅有美食與海風,更藏著城市靈魂。本文從老街巷弄到集美學村,從文青隧道到登山步道,用雙腳丈量廈門的歷史與新生。走過三天破萬步的行旅,感受這座城市藏在巷子、書頁與波濤間的細膩故事。
2025/05/11
2
查看更多
筆記‧人間事
別讓群組成了沒有溫度的傳單箱:關於數位交流的一些想法
清晨醒來,群組又響了,點開一看,是長輩轉來的「哈佛教授最新發現:吃XX能抗癌」文章,沒有一句自己的想法,也沒有一句打招呼,就像一封被隨手塞進門縫的傳單。 其實,這些看似「無差別投遞」的分享背後,往往有一份善意,可能有許多人是從紙本時代走過來的,剪報、複印、轉寄郵件,他們習慣把覺得好的東西「先給你看
2025/07/16
從傳承到創造:我在心理劇路上的幸福旅程
這是一段關於我學習心理劇助人技巧的深刻旅程。從初階到進階,不僅收穫了實務技能,更在賴念華老師的身教中,體會什麼是扎根現場的專業與真正自由的教育精神。心理劇,不只是技術,而是一種文化的創造與生命的回應。
2025/07/14
2
在黑暗中,也要看見月光的溫柔 —— 讀《滅燭憐月滿》
有些書,從第一頁開始就不是單純的閱讀,而是一場無聲的陪伴。 《滅燭憐月滿》對我而言正是如此。 這本書是央央醫師送給我的一份禮物,剛好在飛往香港前夕收到,也就成了這趟旅程的陪伴,出發當日颱風蒞臨台灣,是少見的從台灣海峽北上登陸的路徑,所以飛機是在大雨中起飛...
2025/07/13
2
突破自己、成就自己~一位體驗教育資深工作者的反思
體驗教育教我突破自己,也教我如何面對生活的不確定。從遊戲設計到企業訓練,從跳水挑戰到情緒支持,每一次體驗都是自我成長的契機。這篇文章是我多年工作的回顧與省思,獻給每位願意在人生中不斷體驗、學習、蛻變的人。
2025/07/09
2
人類之所以進步,是因能對過往反思
七則關於「道與術」、「教育與自由」、「道德與壓迫」的思辨語句,是同慶對現代社會與人際關係的觀察。短短幾行,刺破虛偽,點出盲點,也帶來反思與清醒,向小說家倪匡先生致意。
2025/07/07
1
道是什麼?術又該怎麼辦?
這篇文章從儒家文化中的「道」談起,對比現代對「術」的輕視,提出道術不可偏廢的觀點。透過歷史、科技、運動、職場的例子,呼籲人們不要道德綁架,也不能技術無根,要把「術」練到位,才是真實世界的高手之道。
2025/07/06
2
《月光下的限時批》
在生命最艱難的時候,我曾陪伴父親走過癌症治療的長路,那是一段漫長又反覆的過程,無論是檢查、化療、手術、電療、復健,還是每一次面對病情起伏,都需要無比的勇氣。 也因此,當我讀到央央醫師的《月光下的限時批》....
2025/07/03
1
理解需求,也就理解了人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出發,作者反思人因需求而行動,也因受挫而防衛的心理機制。透過轉念與同理,他學習用更成熟穩定的方式理解人我之間的互動,並分享自我實現者的五項特質,作為修煉的方向。
2025/07/03
2
信與愛之地:一段從土地到人心的思索
從土地的起源談起,層層梳理台灣歷史脈絡與人群衝突的根源,作者反思何以凝聚彼此、超越對立,最終歸結於「信」與「愛」的實踐。這不只是理想,而是一場腳踏實地的生命選擇。
2025/06/30
1
愛,從來不是乞討來的
我們都曾在感情裡,像乞丐一樣渴望那一碗溫熱,但愛,從來不是乞討來的....
2025/06/28
2
查看更多
別讓群組成了沒有溫度的傳單箱:關於數位交流的一些想法
清晨醒來,群組又響了,點開一看,是長輩轉來的「哈佛教授最新發現:吃XX能抗癌」文章,沒有一句自己的想法,也沒有一句打招呼,就像一封被隨手塞進門縫的傳單。 其實,這些看似「無差別投遞」的分享背後,往往有一份善意,可能有許多人是從紙本時代走過來的,剪報、複印、轉寄郵件,他們習慣把覺得好的東西「先給你看
2025/07/16
從傳承到創造:我在心理劇路上的幸福旅程
這是一段關於我學習心理劇助人技巧的深刻旅程。從初階到進階,不僅收穫了實務技能,更在賴念華老師的身教中,體會什麼是扎根現場的專業與真正自由的教育精神。心理劇,不只是技術,而是一種文化的創造與生命的回應。
2025/07/14
2
在黑暗中,也要看見月光的溫柔 —— 讀《滅燭憐月滿》
有些書,從第一頁開始就不是單純的閱讀,而是一場無聲的陪伴。 《滅燭憐月滿》對我而言正是如此。 這本書是央央醫師送給我的一份禮物,剛好在飛往香港前夕收到,也就成了這趟旅程的陪伴,出發當日颱風蒞臨台灣,是少見的從台灣海峽北上登陸的路徑,所以飛機是在大雨中起飛...
2025/07/13
2
突破自己、成就自己~一位體驗教育資深工作者的反思
體驗教育教我突破自己,也教我如何面對生活的不確定。從遊戲設計到企業訓練,從跳水挑戰到情緒支持,每一次體驗都是自我成長的契機。這篇文章是我多年工作的回顧與省思,獻給每位願意在人生中不斷體驗、學習、蛻變的人。
2025/07/09
2
人類之所以進步,是因能對過往反思
七則關於「道與術」、「教育與自由」、「道德與壓迫」的思辨語句,是同慶對現代社會與人際關係的觀察。短短幾行,刺破虛偽,點出盲點,也帶來反思與清醒,向小說家倪匡先生致意。
2025/07/07
1
道是什麼?術又該怎麼辦?
這篇文章從儒家文化中的「道」談起,對比現代對「術」的輕視,提出道術不可偏廢的觀點。透過歷史、科技、運動、職場的例子,呼籲人們不要道德綁架,也不能技術無根,要把「術」練到位,才是真實世界的高手之道。
2025/07/06
2
《月光下的限時批》
在生命最艱難的時候,我曾陪伴父親走過癌症治療的長路,那是一段漫長又反覆的過程,無論是檢查、化療、手術、電療、復健,還是每一次面對病情起伏,都需要無比的勇氣。 也因此,當我讀到央央醫師的《月光下的限時批》....
2025/07/03
1
理解需求,也就理解了人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出發,作者反思人因需求而行動,也因受挫而防衛的心理機制。透過轉念與同理,他學習用更成熟穩定的方式理解人我之間的互動,並分享自我實現者的五項特質,作為修煉的方向。
2025/07/03
2
信與愛之地:一段從土地到人心的思索
從土地的起源談起,層層梳理台灣歷史脈絡與人群衝突的根源,作者反思何以凝聚彼此、超越對立,最終歸結於「信」與「愛」的實踐。這不只是理想,而是一場腳踏實地的生命選擇。
2025/06/30
1
愛,從來不是乞討來的
我們都曾在感情裡,像乞丐一樣渴望那一碗溫熱,但愛,從來不是乞討來的....
2025/06/28
2
查看更多
思路‧經營事
人才發展:如何有智慧地處理員工的離職
員工離職是企業常態,但怎麼處理才顯現主管格局?本文結合社群實例與管理經驗,提出五步驟面談法,幫助主管從「理解、掌握、諮詢、誠實、祝福」五面向,將離職轉化為雙贏契機,展現領導智慧與組織風範。
2025/07/15
1
怎麼和過於自我中心的人相處?
遇到總是談自己、不聽他人意見的同事怎麼辦?本文提供五大策略,幫助你在理解對方動機的同時,學會設立界線、適時表達、冷靜應對與尋求協助。職場中不是每個人都懂共好,與自我中心者共處是溝通力與成長力的雙重考驗。
2025/07/13
情緒管理:如何調節情緒衝動?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訊號。本篇文章透過「上心、上臉、出口、動手」四階段的分類,帶領讀者學習如何分辨情緒層次,並提供實用技巧幫助自我調節與回應他人。從老胡的衝動事件出發,引導職場人走向更成熟的情緒管理之路。
2025/07/12
1
誠信:企業經營的基石
當一名銷售冠軍偷了錢包,該留還是該辭?這篇文章探討企業經營中「誠信與能力」的抉擇,結合真實案例與管理理論,強調誠信不只是品德,更是企業文化、永續經營與人才吸引的關鍵。唯有守住底線,企業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2025/07/11
衝突管理:面對公開指責的應對策略
在一個多部門參與的會議上,小王突然受到業務部門的陳經理公開指責,批評他未通知業務部門參加他負責的專案會議,這讓業務部門感到缺乏尊重,因為有上級在場,所以聽到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感到極度委屈,他清楚地記得已經發送了通知給業務部門,面對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大聲反駁
2025/07/10
1
突破自己、成就自己~一位體驗教育資深工作者的反思
體驗教育教我突破自己,也教我如何面對生活的不確定。從遊戲設計到企業訓練,從跳水挑戰到情緒支持,每一次體驗都是自我成長的契機。這篇文章是我多年工作的回顧與省思,獻給每位願意在人生中不斷體驗、學習、蛻變的人。
2025/07/09
2
遇到豬隊友,怕還是不怕?
這篇文章從學生抱怨「豬隊友」談起,深入探討職場用語、團隊合作與真正優秀的涵義。作者引導學生反思自己言行背後的心態,並引用《孟子》《論語》等經典,強調專業與同理心的重要,提醒我們:「真正的高手,是能成就夥伴的人」,拒當批評者,做價值創造者。
2025/04/19
言多數窮不如守中
這篇文章是一位老師回信給學生的鼓勵與反思。老師肯定學生在課堂上的態度與領導能力,並回憶他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指出其謙讓風範雖可敬,但也留下些許遺憾。 以下內容是我給的回饋與建議: 某某同學你好,很高興你能夠寫信給我,希
2025/04/19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這篇文章以「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為題,深入剖析職場中如何主動化解冰冷關係。從一則升遷風聲下的人際衝突案例出發,結合實務對策、心理學觀點與國際歷史典故,提出「你有錯、很重要、有價值」三大原則,強調主動致歉、誠懇對話才是職場長遠合作的關鍵智慧。
2025/04/19
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這篇文章透過學生的真實提問,探討「向上彙報」的溝通盲點與反思。透過實例剖析主管斥責的背後原因,並提出彙報時需注意的「時機地點」與「帶對策提問」兩大原則,提醒職場人別陷入情緒,而要學習從批評中成長,實踐孟子的「反求諸己」。
2025/04/19
查看更多
人才發展:如何有智慧地處理員工的離職
員工離職是企業常態,但怎麼處理才顯現主管格局?本文結合社群實例與管理經驗,提出五步驟面談法,幫助主管從「理解、掌握、諮詢、誠實、祝福」五面向,將離職轉化為雙贏契機,展現領導智慧與組織風範。
2025/07/15
1
怎麼和過於自我中心的人相處?
遇到總是談自己、不聽他人意見的同事怎麼辦?本文提供五大策略,幫助你在理解對方動機的同時,學會設立界線、適時表達、冷靜應對與尋求協助。職場中不是每個人都懂共好,與自我中心者共處是溝通力與成長力的雙重考驗。
2025/07/13
情緒管理:如何調節情緒衝動?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訊號。本篇文章透過「上心、上臉、出口、動手」四階段的分類,帶領讀者學習如何分辨情緒層次,並提供實用技巧幫助自我調節與回應他人。從老胡的衝動事件出發,引導職場人走向更成熟的情緒管理之路。
2025/07/12
1
誠信:企業經營的基石
當一名銷售冠軍偷了錢包,該留還是該辭?這篇文章探討企業經營中「誠信與能力」的抉擇,結合真實案例與管理理論,強調誠信不只是品德,更是企業文化、永續經營與人才吸引的關鍵。唯有守住底線,企業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2025/07/11
衝突管理:面對公開指責的應對策略
在一個多部門參與的會議上,小王突然受到業務部門的陳經理公開指責,批評他未通知業務部門參加他負責的專案會議,這讓業務部門感到缺乏尊重,因為有上級在場,所以聽到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感到極度委屈,他清楚地記得已經發送了通知給業務部門,面對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大聲反駁
2025/07/10
1
突破自己、成就自己~一位體驗教育資深工作者的反思
體驗教育教我突破自己,也教我如何面對生活的不確定。從遊戲設計到企業訓練,從跳水挑戰到情緒支持,每一次體驗都是自我成長的契機。這篇文章是我多年工作的回顧與省思,獻給每位願意在人生中不斷體驗、學習、蛻變的人。
2025/07/09
2
遇到豬隊友,怕還是不怕?
這篇文章從學生抱怨「豬隊友」談起,深入探討職場用語、團隊合作與真正優秀的涵義。作者引導學生反思自己言行背後的心態,並引用《孟子》《論語》等經典,強調專業與同理心的重要,提醒我們:「真正的高手,是能成就夥伴的人」,拒當批評者,做價值創造者。
2025/04/19
言多數窮不如守中
這篇文章是一位老師回信給學生的鼓勵與反思。老師肯定學生在課堂上的態度與領導能力,並回憶他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指出其謙讓風範雖可敬,但也留下些許遺憾。 以下內容是我給的回饋與建議: 某某同學你好,很高興你能夠寫信給我,希
2025/04/19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這篇文章以「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為題,深入剖析職場中如何主動化解冰冷關係。從一則升遷風聲下的人際衝突案例出發,結合實務對策、心理學觀點與國際歷史典故,提出「你有錯、很重要、有價值」三大原則,強調主動致歉、誠懇對話才是職場長遠合作的關鍵智慧。
2025/04/19
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這篇文章透過學生的真實提問,探討「向上彙報」的溝通盲點與反思。透過實例剖析主管斥責的背後原因,並提出彙報時需注意的「時機地點」與「帶對策提問」兩大原則,提醒職場人別陷入情緒,而要學習從批評中成長,實踐孟子的「反求諸己」。
2025/04/19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