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ONTO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為 2.67 億美元,低於我們 Model 預期的 2.71 億美元,但合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67 億美元;non-GAAP EPS 則為 1.51 美元,低於 Model 預期的 1.56 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5
Thumbnail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FN 公布 FY3Q25 財報,營收為 8.72 億美元,高於我們 Model 預期的 8.63 億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8.60 億美元;non-GAAP EPS 為 2.52 美元,低於 Model 預期的 2.60 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49
Thumbnail
Fish27-avatar-img
21 小時前
Allen 你好,請問會有onto的財佈分析嗎?
Allen-avatar-img
發文者
21 小時前
Fish27 yep, 會有, 我知道今天跌很重,我簡評一下,ONTO 財測表現不佳,主要是受到 TSM 的影響。 我們在 TSM 本季財報分析 (https://vocus.cc/article/68012c54fd89780001e06de1) 時有提一些,由於 TSM 2026 年的 CoWoS 產能已接近平衡再往後可能就有供給過剩的疑慮,故 2026 年目前的 CoWoS 增長能見度較差,故 TSM 對 CoWoS 設備採購開始轉向保守。 在 2025 年資本支出 (CAPEX) 強勁增長之後,WFE 供應鏈也正預期 TSM 的 2026 年 WFE 採購量成長率將下滑,這符合我們的理解,由於當前 TSM 的 N2 產能建置速度低於預期,N2 產能建置放緩直接影響到了 ONTO 先進製程設備採購。 另外,由於 TSM 擴大了美國市場的資本支出,所以 TSM 的資本支出預算正在重新分配,所以目前 TSM 2nm 的進度放緩、韓國記憶體廠延續上一季採購動能放緩,導致了 ONTO 財測低於市場預期,我認為 2025 年 ONTO 大概都是比較承壓的業績了。 ONTO 下一個催化,可能要等到 TSM 美國亞利桑那廠的 2nm 設備產能建置,這邊要等蠻久了,是 2026-2027 的事情。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ANET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為 20.1 億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19.7 億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9.6 億美元;non-GAAP EPS 為 0.65 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0.61 美元,也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0.59 美
Thumbnail
aa Leo-avatar-img
1 天前
hi allen 這邊ANET算是收回財測,但目前預期似乎仍不夠低對嗎? 另外想問長線一點(2027-)ANET受到NVDA AVGO競爭的狀況是不是會更嚴重?
Allen-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aa Leo 受 AVGO 競爭沒錯,是 CPO 領域的競爭,因為隨著 CPO 滲透率提升,AVGO 在設計交換器晶片時,也將光學引擎與其他元件整合,藉此提升整合度,所以交換器 OEM 的設計空間與價值貢獻因此縮減。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TEM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為 2.56 億美元,YoY +75.4%,合於我們 Model 預期的 2.56 億美元,並高於 Bloomberg 預期的 2.48 億美元;調整後 EBITDA 報 -1,600 萬美元,虧損大幅低於 Model 預期的 -3,105 萬美元,也低於 Bloo
Thumbnail
CCI-avatar-img
2 天前
昨天波動的確不小,還好初步看財報覺得還不錯沒有被甩下車,謝謝 Allen 進一步分析分享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重點摘要: 5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一如預期並未給予 6 月降息指引 關稅已帶來影響:有觀察到企業推遲了投資決策、家庭延遲消費決定 5 月利率會議後,市場主流仍是預期漸進式降息 --- 1. 5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一如預期並未給予 6 月降息指引: 聯準會 (Fed) 在
Thumbnail
Barron Cho-avatar-img
2 天前
想問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樣繼續延宕下去,Fed變成全年都不降息?
Allen-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Barron Cho 應該不至於,因為如果全年是這個結果,這可能向市場指引 Fed 看到了通膨預期真的在上升,市場有可能去思考 Fed 2026 年可能升息個 1-2 碼,我不太認為這是 Fed 想指引的市場預期方向。 真的不行 Fed 比較可能的做法預計是降息 1 碼,起碼錨定市場的預期不要往升息那邊跑,這是我個人目前的判斷。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AAPL 公布 FY2Q25 財報,營收為 953.59 億美元,略低於我們 Model 預期 960.1 億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 946.0 億美元;EPS 則為 1.65 美元,略低於 Model 預期的 1.71 美元,但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62 美
Thumbnail
iver333-avatar-img
7 小時前
蘋果宣布在美未來四年投資金額似乎是500B,是否誤植了呢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PLTR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為 8.84 億美元,約合於我們 Model 預期的 8.81 億美元,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7.78 億美元;FCF-SBC (自由現金流減股權薪酬) 為 2.15 億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2.06 億美元,並高於 Bloomberg
Thumbnail
Derek Lin-avatar-img
1 天前
謝謝即時分享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聯發科 (2454-TW)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為 1533 億新台幣,高於 Model 預期的 1528 億新台幣,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482 億新台幣;EPS 則為 18.43 新台幣,高於 Model 預期的 17.81 新台幣,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
Thumbnail
eldonlol-avatar-img
4 天前
我剛才以為自己訂閱錯內容
Allen-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eldonlol 哈哈~ 我們台股只覆蓋 2330 跟 2454,沒有要覆蓋更多XD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ABNB 公布 1Q25 財報,營收為 22.72 億美元,約合於 Model 預期的 22.70 億美元,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22.59 億美元;調整後 EBITDA 則報 4.47 億美元,高於 Model 預期的 3.50 億美元,並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3
Thumbnail
韭菜割-avatar-img
5 天前
太佛了!!! 竟然會有發哥,非常歡迎可以有越來越多的台股(誤XDDD
Allen-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韭菜割 哈,台股已經有不錯的人在寫了,唯一推薦定錨!
付費限定
avatar-avatar
Allen
週五美國公布 4 月非農就業報告,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報 17.7 萬人,大幅高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13.8 萬人,失業率則持平 3 月數據在 4.2%,並且薪資增長持續降溫,整體而言,美國 4 月非農報告仍是表現強勁,並未出現大規模失業的狀況,我們認為這是因為 DOGE 裁員速度不如預
Thumbnail
翁翌銘-avatar-img
6 天前
alllen好,關於非農就業報告有一些疑惑想跟您請教,因本身非經濟專業所以是使用AI來幫助了解非農就業報告的計算。 AI回覆給我的內文提到一個"支付週期"的概念,統計數據時用的是每個月12日的支付週期,這樣是不是通常在每個月中下旬例如是20日之後的數據,其實並沒有被良好的反應在這份報告中? 如果考慮到關稅效應可能是從四月中旬左右發酵,這次的報告是否也不太能用來評估關稅對經濟的傷害? 另外在一些平台有提到這次"birth and death model"較為誇大,請問allen對於這個細項的想法是甚麼? 感謝您!
Allen-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翁翌銘 1.是的,所以才會有下個月修正上個月前值的狀況,就是要修正這種統計誤差。 2.肯定是,關稅效應還沒顯現,即使顯現、傳遞到勞動力市場也不會這麼快裁員,企業通常會先削減其他支出來保守現金,然後在這段期間內趕快再找到其他供應鏈、並且幫助供應鏈進行產品認證 (Certification),我不太認為關稅會讓企業很快裁員,除非關稅讓企業的營收 (也就是銷量) 下降的太快。 3. 我們先來理解 Net Birth-Death Model (NBD) 模型的原理,由於在美國,每分每秒都有新公司成立、新企業破產倒閉,所以 BLS 在計算非農報告的時候就遭遇到一個問題:「新註冊的公司在經過註冊登記、到進入統計樣本篩選、最後出現在 CES 企業調查樣本上」這個過程大概需要花費 12 個月,所以新成立的公司,BLS 很難快速捕捉到企業帶來的就業數。 但由於新公司成立與新企業倒閉帶來的就業影響極大,所以 BLS 在計算就業變化時,就必須同時考慮企業成立與倒閉所帶來的影響​,所以採用了 Net Birth-Death Model 的模型,同時考慮進新公司成立與新企業倒閉後的「淨值」,並且納入每月的非農統計,這就是 Net Birth-Death Model 背後的原理及意義。 回來您的問題:本月 Net Birth-Death Model 是否誇大了?我認為不一定。 因為 Net Birth-Death Model 只是很單純的基於美國新註冊公司減去倒閉公司後的淨值,然後按這個的淨公司數去推估可以帶來多少的新增就業,公式本身是客觀的,並且每月都在做。 從本月 Net Birth-Death Model 指向帶來新增就業 39 萬人來看,我認為,我只能說最近美國新註冊成立的公司非常多,有可能是報稅用途等,每年季節性都有這種現象,去年同期也達到約 38.5 萬人。 整體看,我認為 NBD 公式和數字本身是客觀的,我並沒有為此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有問題,且其實 39 萬人也沒有非常多,NBD 本來透過模型估算波動就會很大,且具有季節性,甚至每年 1-2 月、9 月都還會跌到 0 以下。
avatar-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