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連結
Facebook 黃軒醫師粉絲專頁
Facebook 黃軒醫師粉絲專頁
Top 5
1
為何年輕人,大腸癌變多了?
2
女生最困擾的三條"線" - -乳腺、甲狀腺和汗腺
3
隔夜的水,可以喝嗎?會致癌嗎?
4
夏天:少做這習慣,你會老更快
5
病重病危下,保健食品還要吃嗎?
1
為何年輕人,大腸癌變多了?
2
女生最困擾的三條"線" - -乳腺、甲狀腺和汗腺
3
隔夜的水,可以喝嗎?會致癌嗎?
4
夏天:少做這習慣,你會老更快
5
病重病危下,保健食品還要吃嗎?
黃軒醫師健康生活記錄
銀髮族的隱形殺手
-營養不良,你家的長輩中了沒?! 您是否曾留意家中長輩漸漸消瘦、精神不濟,甚至感冒不斷? 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隱形的健康危機——「老年營養不良」 它就像悄悄潛伏的惡魔,蠶食著長輩的健康,讓他們離危險更近一步。別以為只有吃不飽才是營養不良,許多長輩其實是「吃錯」或「吃不夠」,
2025/07/05
1
鞋襪在暴雨中濕透了:健康也傷透了
鞋襪在暴雨中濕透,可不只會讓您感到不舒服,更可能引發一系列惱人的疾病! 想像一下,您的腳被困在潮濕、密不透風的鞋子裡,這簡直是細菌和真菌的「天堂」
2025/07/04
1
這種砧板,你還敢用?
想像一下,你精心準備了一頓大餐,食材新鮮、烹調用心,但卻可能在最後一個環節,讓細菌和黴菌悄悄地混進家人的肚子裡! 沒錯,這個「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你每天都在使用的砧板! 它或許看起來無害,甚至你覺得已經清洗得很乾淨了,但真相可能超乎你的想像,足以讓你嚇到立刻手刀衝去換一塊新的!
2025/07/03
2
夏天:少做這習慣,你會老更快
紫外線,這個夏日隱形殺手,正悄悄加速你的衰老進程!你以為只是曬黑了點?錯了!它不僅會讓你的皮膚變得粗糙、皺紋增多、彈性下降,甚至可能對你的DNA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進而引發皮膚癌!😱 A. 紫外線:加速皮膚老化的頭號公敵! 別以為躲在陰影下就安全了 紫外線的威力超乎你的想像。陽光直射固然可怕,
2025/07/01
4
惡夢連連,傷害連連
你常常有噩夢連連?小心,這可能不只是「嚇壞了」那麼簡單,它可能是您的身體,尤其是大腦,發出的緊急求救訊號! 您或許會想,夢不就是大腦隨機播放的「午夜場電影」嗎? 但最新科學研究指出,頻繁的噩夢,竟與加速老化、早逝風險,甚至老年失智症息息相關!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整理一下夢境的神秘面紗,看看您的夢,
2025/06/30
5
病重病危下,保健食品還要吃嗎?
你是不是曾經在生死交關的邊緣掙扎,或是親友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搏鬥時,心中冒出一個疑問:「這時候,那些瓶瓶罐罐的保健食品還能派上用場嗎?」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或許有些不解,但在急重症的特殊情境下,它卻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關鍵! 今天,我就來一場「保健食品在急重症的大哉問」,打破迷思,揭開真相!
2025/06/29
5
夏季,腳太臭了
【你的臭襪子🧦】 炎炎夏日,當您脫下鞋子,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味撲鼻而來,是否曾讓您尷尬不已? 腳臭,這個看似微不足道卻影響深遠的問題,其實困擾著許多人。今天,將深入剖析腳臭的成因,探索「防臭襪」這個「天選神襪」的奧秘,讓您的雙腳在悶熱季節也能保持清爽,告別尷尬!
2025/06/28
2
夏季來了,私密濕癢也來了
盛夏來襲,氣溫飆升,濕度破表,您的私密花園是不是也拉起了紅色警報?「底褲濕黏」、「搔癢難耐」、「異味飄散」……這些惱人的症狀,是不是讓您坐立難安,恨不得原地爆炸?這是我皮膚科女醫生說:到了夏天,很多女生的下體味道變重了,又不好意思對醫生說的 A. 私密處濕癢的幕後黑手:潮濕悶熱的溫床 想像一下,您
2025/06/27
2
你現吃進去的,不只是食物!
【塑膠微粒危機】 你以為吃進去的只有美味?最新(2025年。6月)的科學研究揭露,你每次大快朵頤的同時,你可能也吞下了驚人的塑膠微粒,多達數十萬個! 這已經不是科幻電影情節,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正在發生的駭人真相!
2025/06/26
3
隔夜的水,可以喝嗎?會致癌嗎?
【長期隔夜飲食,哪些可/不可飲食?】 許多人擔心「隔夜」的食物和飲用水不安全,常被網路上關於致癌的謠言所困擾。讓我來釐清一些常見的誤解,並找出真正不該隔夜食用的東西。 A.「隔夜水」會致癌? 關於「隔夜水」中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會致癌的說法很常見,但這基本上是沒有根據的。
2025/06/25
2
查看更多
銀髮族的隱形殺手
-營養不良,你家的長輩中了沒?! 您是否曾留意家中長輩漸漸消瘦、精神不濟,甚至感冒不斷? 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隱形的健康危機——「老年營養不良」 它就像悄悄潛伏的惡魔,蠶食著長輩的健康,讓他們離危險更近一步。別以為只有吃不飽才是營養不良,許多長輩其實是「吃錯」或「吃不夠」,
2025/07/05
1
鞋襪在暴雨中濕透了:健康也傷透了
鞋襪在暴雨中濕透,可不只會讓您感到不舒服,更可能引發一系列惱人的疾病! 想像一下,您的腳被困在潮濕、密不透風的鞋子裡,這簡直是細菌和真菌的「天堂」
2025/07/04
1
這種砧板,你還敢用?
想像一下,你精心準備了一頓大餐,食材新鮮、烹調用心,但卻可能在最後一個環節,讓細菌和黴菌悄悄地混進家人的肚子裡! 沒錯,這個「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你每天都在使用的砧板! 它或許看起來無害,甚至你覺得已經清洗得很乾淨了,但真相可能超乎你的想像,足以讓你嚇到立刻手刀衝去換一塊新的!
2025/07/03
2
夏天:少做這習慣,你會老更快
紫外線,這個夏日隱形殺手,正悄悄加速你的衰老進程!你以為只是曬黑了點?錯了!它不僅會讓你的皮膚變得粗糙、皺紋增多、彈性下降,甚至可能對你的DNA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進而引發皮膚癌!😱 A. 紫外線:加速皮膚老化的頭號公敵! 別以為躲在陰影下就安全了 紫外線的威力超乎你的想像。陽光直射固然可怕,
2025/07/01
4
惡夢連連,傷害連連
你常常有噩夢連連?小心,這可能不只是「嚇壞了」那麼簡單,它可能是您的身體,尤其是大腦,發出的緊急求救訊號! 您或許會想,夢不就是大腦隨機播放的「午夜場電影」嗎? 但最新科學研究指出,頻繁的噩夢,竟與加速老化、早逝風險,甚至老年失智症息息相關!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整理一下夢境的神秘面紗,看看您的夢,
2025/06/30
5
病重病危下,保健食品還要吃嗎?
你是不是曾經在生死交關的邊緣掙扎,或是親友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搏鬥時,心中冒出一個疑問:「這時候,那些瓶瓶罐罐的保健食品還能派上用場嗎?」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或許有些不解,但在急重症的特殊情境下,它卻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關鍵! 今天,我就來一場「保健食品在急重症的大哉問」,打破迷思,揭開真相!
2025/06/29
5
夏季,腳太臭了
【你的臭襪子🧦】 炎炎夏日,當您脫下鞋子,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味撲鼻而來,是否曾讓您尷尬不已? 腳臭,這個看似微不足道卻影響深遠的問題,其實困擾著許多人。今天,將深入剖析腳臭的成因,探索「防臭襪」這個「天選神襪」的奧秘,讓您的雙腳在悶熱季節也能保持清爽,告別尷尬!
2025/06/28
2
夏季來了,私密濕癢也來了
盛夏來襲,氣溫飆升,濕度破表,您的私密花園是不是也拉起了紅色警報?「底褲濕黏」、「搔癢難耐」、「異味飄散」……這些惱人的症狀,是不是讓您坐立難安,恨不得原地爆炸?這是我皮膚科女醫生說:到了夏天,很多女生的下體味道變重了,又不好意思對醫生說的 A. 私密處濕癢的幕後黑手:潮濕悶熱的溫床 想像一下,您
2025/06/27
2
你現吃進去的,不只是食物!
【塑膠微粒危機】 你以為吃進去的只有美味?最新(2025年。6月)的科學研究揭露,你每次大快朵頤的同時,你可能也吞下了驚人的塑膠微粒,多達數十萬個! 這已經不是科幻電影情節,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正在發生的駭人真相!
2025/06/26
3
隔夜的水,可以喝嗎?會致癌嗎?
【長期隔夜飲食,哪些可/不可飲食?】 許多人擔心「隔夜」的食物和飲用水不安全,常被網路上關於致癌的謠言所困擾。讓我來釐清一些常見的誤解,並找出真正不該隔夜食用的東西。 A.「隔夜水」會致癌? 關於「隔夜水」中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會致癌的說法很常見,但這基本上是沒有根據的。
2025/06/25
2
查看更多
黃軒醫師的生命真情
孩子的歡笑,父母的歡𣈱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故事,有關一個腦受損的小孩和她溫暖的笑容,以及父母如何以愛心、耐心和勇氣面對這個挑戰。文章表達了對這些父母的感動和敬佩,並呼籲我們一起感謝所有勇敢的父母。
2024/02/05
6
萬里悲秋常作客
一個人老了、病了 你會怎麼樣呢? 杜甫晚年,他老了,他病了,他寫下: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悲對秋景,他感慨年輕時愛萬里漂泊,常年在外爲客,原本登高遠望,應該是看到開廓江天之景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自由在盤旋 ! 只是忽然秋風急起,天高猿嘯,似乎正在哀主人尚未回來、 清沙白鳥飛回
2022/06/29
12
宛 轉
2022/01/09
8
我的寫作平台、我的12個專欄
喜歡閱讀,那是從小培養的習慣! 我從小不能理解,大人或老師們,叫我唸書,而他們很少自己唸書。 我的學校,鼓勵學生👨🏻🎓們寫週記的,但老師自己從不寫下自己的週記! 長大後,我愈來愈明白,尤其是當醫者,我必需大量閱讀醫學知識,我才能知道我的新藥物,如何使用在病人身上才安全。 尤其是在重症病房中
2021/03/14
11
年輕人的急救
又是一個健康無比的年輕人,第一次住入加護病房... 他快死了 可想而知年輕的他是如此恐懼,他焦慮看我,用很喘到上氣接不到下氣的語氣對我說:「太多人了,可不可以讓我一個人,好好安靜,比較舒服?」 我看看他身邊的至少有6名護理師正在執行我的指令,因為她們和我都知,若我們不積極快速搶救這個年輕人,他正因
2021/02/19
10
那年聖誕節,我也曾心碎...
我也曾在聖誕節,心碎於醫院中... 我也曾在平安夜,淚水不平安一整夜中 ... 記得有一年耶誕夜的臺灣,氣溫只有10度C,我一大早在加護病房外頭遇到一個家屬,貼著冰冷窗戶不停啜泣,孤單身影依靠著落地窗,外頭的寒意或許也難比她內心傷痛更冰、更冷!淚水潰堤的她,孤寒如一片落葉在冰雨中⋯⋯我忍不住佇立幾
2020/12/24
10
1
一位好醫師的願望 ( The hope of a Good Doctor )
我們一生心中,究竟有多少願望呢?我們從小就被希望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員工,好主管.. 醫生,這個職務也是一樣,尢其是重症醫學專科醫師的我,我每天走入加護病房,我在心中會如此不禁響起那首歌:「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多少祈禱在心中...」 是啊!每一個躺在床上的,都是我的病人,在他們未進入病重,
2020/11/27
6
2
你還在刪 "長輩文" ?
你也許忘了,當你小孩子的時候,你只要寫一個字,畫一個圖,你的父母會在身旁,問你:這是什麼呀?你畫什麼呢?這是什麼意思呢? 你長大了,父母老了 我們長大了,其實家𥚃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衰老了!我們一天天的成長,也是家中老人,一天天更靠近著死亡邊緣!我們大家都製造出家庭和諧,在和諧中,家庭老者高興
2020/10/15
11
黃軒醫師 : 最後的咖啡香
「黃醫師,【秋天是思念的季節】,也是帶著幸福流浪的季節」 ,我笑說:「妳也學我詩人浪漫性格?」 妳只能苦笑:「黃醫師,我用一生幸福在秋季裡流浪應是美麗季節吧!唉!無奈••••」 妳拿起杯咖啡慢慢聞香,我看妳竟沒馬上喝咖啡,就輕輕把咖啡又放在桌面上。妳眼看窗戶遠方,我問 : 「咖啡很香?」 妳轉身看
2020/09/28
5
重症醫師說 :我輸了,沒讓病人好死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2020/09/11
6
查看更多
孩子的歡笑,父母的歡𣈱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故事,有關一個腦受損的小孩和她溫暖的笑容,以及父母如何以愛心、耐心和勇氣面對這個挑戰。文章表達了對這些父母的感動和敬佩,並呼籲我們一起感謝所有勇敢的父母。
2024/02/05
6
萬里悲秋常作客
一個人老了、病了 你會怎麼樣呢? 杜甫晚年,他老了,他病了,他寫下: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悲對秋景,他感慨年輕時愛萬里漂泊,常年在外爲客,原本登高遠望,應該是看到開廓江天之景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自由在盤旋 ! 只是忽然秋風急起,天高猿嘯,似乎正在哀主人尚未回來、 清沙白鳥飛回
2022/06/29
12
宛 轉
2022/01/09
8
我的寫作平台、我的12個專欄
喜歡閱讀,那是從小培養的習慣! 我從小不能理解,大人或老師們,叫我唸書,而他們很少自己唸書。 我的學校,鼓勵學生👨🏻🎓們寫週記的,但老師自己從不寫下自己的週記! 長大後,我愈來愈明白,尤其是當醫者,我必需大量閱讀醫學知識,我才能知道我的新藥物,如何使用在病人身上才安全。 尤其是在重症病房中
2021/03/14
11
年輕人的急救
又是一個健康無比的年輕人,第一次住入加護病房... 他快死了 可想而知年輕的他是如此恐懼,他焦慮看我,用很喘到上氣接不到下氣的語氣對我說:「太多人了,可不可以讓我一個人,好好安靜,比較舒服?」 我看看他身邊的至少有6名護理師正在執行我的指令,因為她們和我都知,若我們不積極快速搶救這個年輕人,他正因
2021/02/19
10
那年聖誕節,我也曾心碎...
我也曾在聖誕節,心碎於醫院中... 我也曾在平安夜,淚水不平安一整夜中 ... 記得有一年耶誕夜的臺灣,氣溫只有10度C,我一大早在加護病房外頭遇到一個家屬,貼著冰冷窗戶不停啜泣,孤單身影依靠著落地窗,外頭的寒意或許也難比她內心傷痛更冰、更冷!淚水潰堤的她,孤寒如一片落葉在冰雨中⋯⋯我忍不住佇立幾
2020/12/24
10
1
一位好醫師的願望 ( The hope of a Good Doctor )
我們一生心中,究竟有多少願望呢?我們從小就被希望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好員工,好主管.. 醫生,這個職務也是一樣,尢其是重症醫學專科醫師的我,我每天走入加護病房,我在心中會如此不禁響起那首歌:「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多少祈禱在心中...」 是啊!每一個躺在床上的,都是我的病人,在他們未進入病重,
2020/11/27
6
2
你還在刪 "長輩文" ?
你也許忘了,當你小孩子的時候,你只要寫一個字,畫一個圖,你的父母會在身旁,問你:這是什麼呀?你畫什麼呢?這是什麼意思呢? 你長大了,父母老了 我們長大了,其實家𥚃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衰老了!我們一天天的成長,也是家中老人,一天天更靠近著死亡邊緣!我們大家都製造出家庭和諧,在和諧中,家庭老者高興
2020/10/15
11
黃軒醫師 : 最後的咖啡香
「黃醫師,【秋天是思念的季節】,也是帶著幸福流浪的季節」 ,我笑說:「妳也學我詩人浪漫性格?」 妳只能苦笑:「黃醫師,我用一生幸福在秋季裡流浪應是美麗季節吧!唉!無奈••••」 妳拿起杯咖啡慢慢聞香,我看妳竟沒馬上喝咖啡,就輕輕把咖啡又放在桌面上。妳眼看窗戶遠方,我問 : 「咖啡很香?」 妳轉身看
2020/09/28
5
重症醫師說 :我輸了,沒讓病人好死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2020/09/11
6
查看更多
黃軒古詩三百首
記得新年初度
記得新年初度,深院重簾高處。小立斂雙眸,紅燭淚多凝住。情寄,情寄,寄出脈脈,無語無人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回憶中那一抹傷感情緒,彷彿被歲月鍍上了滄桑的色彩。 那些曾經的故事,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溫柔,如今只能在寂靜的夜晚里默默流淌。 縱使言語難以表達,但那份執著和思念,卻永遠留在了心間。 或許在
2024/02/13
5
清風借我一壺酒
清風借我一壺酒,借我醉臥花間。月滿樓上,我舉杯詢問雲間的明月,能否許下相思到白頭的承諾?流水多情,載著落花的淒美。
2024/02/11
5
2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們的故事中,總有那麼幾句詩或歌,能夠點燃我們的情感,提醒我們生活的真諦。對我來說,宋代詞人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中的"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就是這樣的一句詩。 這句詩描繪了一種無奈與哀愁,透露出人生的苦澀與辛酸。 "擬把疏狂圖一醉",多少次我們
2023/09/04
2
我問青山何日老
#古有詩詞我有情 我問青山何日老,青山問我幾時閒。 我見眾山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 青山已隨晚風去,我與滄海化桑田。 朝陽落暮霞光盛,雲海淺薄秋雨殘。 在情竇初開的年少,我們喜歡一個人到奮不顧身,想盡辦法就為了見一面,哪怕現在已經不在聯繫消失在人海,我依然記得他,因為她是我的青春啊… 其實這些都
2023/07/26
4
且行且看且從容
#古有詩書我有志 1 「且停且忘且隨風 且行且看且從容」 古詩提醒: 人生這條路,你可以試著: 1.慢慢來,不問結果反而一身輕鬆,路的盡頭是什麼,也許並不重要。😳🙄 2.從容於表,淡然於心,遇見就是幸運,錯過也是。🤔 願溫柔賜予自己半兩,那麼我們就會從容一生了💕😘 #且停且
2023/07/25
5
矮人看戲何曾見
人生就像一場戲劇,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潛力。但有時候,我們會被他人的評論所束縛,忽視了自身的光芒和價值。#不受評論左右✨💫 🎭 矮人看戲何曾見,這句話提醒著我們,每個人的視野和觀點都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了解他人的內在價值。不應評斷他人的長短,而是應該尊重每個人的存在和努力
2023/05/29
8
長風破浪會有時
#堅持到底,直到達成夢想的彼岸。就像長風破浪的航行,雖然途中充滿風雨,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挺身而出,勇敢面對,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堅毅不屈💪🌊 🌅 每一個努力的腳步,都是為了將來的美好。即使路途坎坷,也要堅信一切都會值得,因為我們正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奮鬥不息🚶♂️🌅 🌊 即使眼前是
2023/05/26
6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這樣的景象,讓人聯想到我們人生中的種種挑戰。有時候,生活的困難就像是橫在前方的巨山,高大而險峻,似乎無法逾越。然而,我們每一次的嘗試和努力,都是對自身的一種拔山般的挑戰。#人生挑戰🏔️🌪️ 🌧️雨如決河傾,這形容了那些洶湧澎湃的情感。有時候,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如
2023/05/19
4
風起楊花
#風起楊花🍃🌸 春日裡,楊花飄散,猶如詩人筆下的煙雨江南,彷彿隨風悠悠,蘊含著詩意與憂愁。一場春雨過後,長堤上的行人總會對那如霧般的楊花景象感到無法抵擋的吸引。 #春天的詩意🌦🌾 🌬️每當長堤上的行人抬頭仰望,那飄散的楊花帶著春天的氣息,翩翩起舞,如夢如幻。人們想要觸摸那飛舞的楊花,卻又如
2023/05/17
3
一場消黯 🌧️🌆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有時候一場消黯也許是一個喘息的機會。就像在繁華的城市中,尋找那一片寧靜的角落,讓人暫時放下煩憂,靜心去品味生活的美好。#尋找寧靜 🌿🌃 🌉城市的繁華背後,有著我們為夢想努力奮鬥的身影。然而,在這無止境的追求中,我們有時會忘記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而一場消黯,恰恰提醒了我們,生活
2023/05/13
7
查看更多
記得新年初度
記得新年初度,深院重簾高處。小立斂雙眸,紅燭淚多凝住。情寄,情寄,寄出脈脈,無語無人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回憶中那一抹傷感情緒,彷彿被歲月鍍上了滄桑的色彩。 那些曾經的故事,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溫柔,如今只能在寂靜的夜晚里默默流淌。 縱使言語難以表達,但那份執著和思念,卻永遠留在了心間。 或許在
2024/02/13
5
清風借我一壺酒
清風借我一壺酒,借我醉臥花間。月滿樓上,我舉杯詢問雲間的明月,能否許下相思到白頭的承諾?流水多情,載著落花的淒美。
2024/02/11
5
2
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們的故事中,總有那麼幾句詩或歌,能夠點燃我們的情感,提醒我們生活的真諦。對我來說,宋代詞人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中的"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就是這樣的一句詩。 這句詩描繪了一種無奈與哀愁,透露出人生的苦澀與辛酸。 "擬把疏狂圖一醉",多少次我們
2023/09/04
2
我問青山何日老
#古有詩詞我有情 我問青山何日老,青山問我幾時閒。 我見眾山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 青山已隨晚風去,我與滄海化桑田。 朝陽落暮霞光盛,雲海淺薄秋雨殘。 在情竇初開的年少,我們喜歡一個人到奮不顧身,想盡辦法就為了見一面,哪怕現在已經不在聯繫消失在人海,我依然記得他,因為她是我的青春啊… 其實這些都
2023/07/26
4
且行且看且從容
#古有詩書我有志 1 「且停且忘且隨風 且行且看且從容」 古詩提醒: 人生這條路,你可以試著: 1.慢慢來,不問結果反而一身輕鬆,路的盡頭是什麼,也許並不重要。😳🙄 2.從容於表,淡然於心,遇見就是幸運,錯過也是。🤔 願溫柔賜予自己半兩,那麼我們就會從容一生了💕😘 #且停且
2023/07/25
5
矮人看戲何曾見
人生就像一場戲劇,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潛力。但有時候,我們會被他人的評論所束縛,忽視了自身的光芒和價值。#不受評論左右✨💫 🎭 矮人看戲何曾見,這句話提醒著我們,每個人的視野和觀點都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了解他人的內在價值。不應評斷他人的長短,而是應該尊重每個人的存在和努力
2023/05/29
8
長風破浪會有時
#堅持到底,直到達成夢想的彼岸。就像長風破浪的航行,雖然途中充滿風雨,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挺身而出,勇敢面對,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堅毅不屈💪🌊 🌅 每一個努力的腳步,都是為了將來的美好。即使路途坎坷,也要堅信一切都會值得,因為我們正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奮鬥不息🚶♂️🌅 🌊 即使眼前是
2023/05/26
6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這樣的景象,讓人聯想到我們人生中的種種挑戰。有時候,生活的困難就像是橫在前方的巨山,高大而險峻,似乎無法逾越。然而,我們每一次的嘗試和努力,都是對自身的一種拔山般的挑戰。#人生挑戰🏔️🌪️ 🌧️雨如決河傾,這形容了那些洶湧澎湃的情感。有時候,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如
2023/05/19
4
風起楊花
#風起楊花🍃🌸 春日裡,楊花飄散,猶如詩人筆下的煙雨江南,彷彿隨風悠悠,蘊含著詩意與憂愁。一場春雨過後,長堤上的行人總會對那如霧般的楊花景象感到無法抵擋的吸引。 #春天的詩意🌦🌾 🌬️每當長堤上的行人抬頭仰望,那飄散的楊花帶著春天的氣息,翩翩起舞,如夢如幻。人們想要觸摸那飛舞的楊花,卻又如
2023/05/17
3
一場消黯 🌧️🌆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有時候一場消黯也許是一個喘息的機會。就像在繁華的城市中,尋找那一片寧靜的角落,讓人暫時放下煩憂,靜心去品味生活的美好。#尋找寧靜 🌿🌃 🌉城市的繁華背後,有著我們為夢想努力奮鬥的身影。然而,在這無止境的追求中,我們有時會忘記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而一場消黯,恰恰提醒了我們,生活
2023/05/13
7
查看更多
黃軒醫師和COVID 19病毒🦠
大腸癌,已年輕化
-40歲前有這一行為、即可破解 你是不是以為大腸癌是老年人的專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近年來,大腸癌年輕化的趨勢就像一輛加速的跑車,不斷衝擊著我們的健康防線。高熱量飲食、加工紅肉、久坐不動的生活,還有早期抗生素的頻繁使用,都讓這個「隱形殺手」越來越早找上門,尤其 40到49歲 這個年齡段的發病率
2025/07/02
2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2023/01/08
13
驟然解封的危險性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2023/01/07
13
又唱歌📷染疫了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2022/02/20
13
日本研究:戴兩個口罩防疫效果,跟一個口罩差不多
(有片) A. 美國 CDC 美國疾病管制局曾提出一份建議,指出經在實驗室測試多種口罩之後,發現若在 [ 不織布口罩(外科口罩)再多加一層布口罩 ] ,可降低病毒飛沫傳播給他人,會有顯著的效果。 B. 日本研究 日本超近期也針對人們戴不同種類與組合的口罩時,病毒微粒的流動進行模擬。結果卻發現 :
2022/02/04
6
過年期間,社區傳播大爆發,如何避免自己在家中被傳播?
A. 當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未確診病例, 其實在“他2-3天未發病之前,他在家中,至少有5次的家庭成員接觸史了”。 美國📷的一個研究,指出,家庭內的成員愈多,家庭傳播愈高。 只要「 >3個家庭成員以上,其家庭傳播馬上會超過50%」 2個家庭成員,造成家庭傳播機會是 20% 1.戴口罩,勤洗手
2022/02/03
10
過年期間,上路前請自問四次
過年期間,大家都回家去團圓了👪,享受家庭的溫暖,跟好久不見的朋友及家人,團聚在一起。 那天記者問:「過年春節回家,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 今天,整理一下: A. 車程超過兩小時嗎? 如果你的車程超過兩小時,我們膀胱可能會裝了不少尿液了,這會使你想要「找廁所🚽」⋯⋯ B. 車程超過四小時嗎?
2022/01/31
8
《快去打疫苗》:這是過年🧨最大的紅包🧧
農歷過年前,快去打疫苗,這是真的! 疫情狂轟,整個地球🌍,一波又一波新的部隊入侵,不要以為,燃燒的是高風險地區,我們大家都可以隔岸觀火,而是小心,那把火,可乘著飛航工具,直接下降機場,也會馬上從境外,直接變成境內感染。 A.二劑打滿者 B.三劑打滿者 C.打不到兩劑/三劑者 D.打不到一劑者
2022/01/08
13
你選「倚天」或「屠龍」 ?
A. 在 2022 年結束疫情,看來仍是不太可能。 於是,最近有「倚天」或「屠龍」的組合開始陸續推出了: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1.如果之前二劑都是AZ+AZ: 「AZ+AZ+全劑BNT 」,是屠龍刀 「AZ+AZ+半劑莫德納」,是倚天劍
2021/12/27
8
辦公室內的安全
《 辦公室內的安全 》 (有片) A.日本🇯🇵理化研究計算科學中心 (RIKEN’s Centr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 R-CCS)的研究 在辦公室內,其隔離版高度,最適合為140cm!
2021/12/25
7
查看更多
大腸癌,已年輕化
-40歲前有這一行為、即可破解 你是不是以為大腸癌是老年人的專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近年來,大腸癌年輕化的趨勢就像一輛加速的跑車,不斷衝擊著我們的健康防線。高熱量飲食、加工紅肉、久坐不動的生活,還有早期抗生素的頻繁使用,都讓這個「隱形殺手」越來越早找上門,尤其 40到49歲 這個年齡段的發病率
2025/07/02
2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航班95.7%廢水,有新冠病毒痕跡》 抽查癈水,看看有沒有病原體,以便知道研究的社區,研究的群體中,有沒有會發生什麼樣的流行疾病趨勢,這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變,是非常重要的檢驗方式! 一樣的,在pandemic 下,我們去檢驗航班的廢水中的covid 病毒濃度量,就是要看看有沒有病原體帶入境來。這樣
2023/01/08
13
驟然解封的危險性
媒體詢問:為何「驟然解封」,會導致疫情擴散失控?A. 英國🇬🇧研究這個關於如何,解封才是最佳的模式,早在2020年10月,英國🇬🇧的Oxford大學研究團隊,就已經做了探討:" 什麼才是最佳解封降階方式? "他們提出兩種解封降階的方式比較 :1.馬上開關的策略(On and Off Stra
2023/01/07
13
又唱歌📷染疫了
記者問:KTV 唱歌📷,容易染疫嗎?」 這答案:當然是的! A. 我常常提醒 在pandemic 下,唱歌📷,都要戴口罩📷才安全 尤其是一群朋友,你認識也好,不認識也好, 只要一起唱歌跳舞,更需要戴口罩📷! 因為現在的病毒📷,已經大都會以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呈現 在大家一起歡唱時
2022/02/20
13
日本研究:戴兩個口罩防疫效果,跟一個口罩差不多
(有片) A. 美國 CDC 美國疾病管制局曾提出一份建議,指出經在實驗室測試多種口罩之後,發現若在 [ 不織布口罩(外科口罩)再多加一層布口罩 ] ,可降低病毒飛沫傳播給他人,會有顯著的效果。 B. 日本研究 日本超近期也針對人們戴不同種類與組合的口罩時,病毒微粒的流動進行模擬。結果卻發現 :
2022/02/04
6
過年期間,社區傳播大爆發,如何避免自己在家中被傳播?
A. 當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未確診病例, 其實在“他2-3天未發病之前,他在家中,至少有5次的家庭成員接觸史了”。 美國📷的一個研究,指出,家庭內的成員愈多,家庭傳播愈高。 只要「 >3個家庭成員以上,其家庭傳播馬上會超過50%」 2個家庭成員,造成家庭傳播機會是 20% 1.戴口罩,勤洗手
2022/02/03
10
過年期間,上路前請自問四次
過年期間,大家都回家去團圓了👪,享受家庭的溫暖,跟好久不見的朋友及家人,團聚在一起。 那天記者問:「過年春節回家,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 今天,整理一下: A. 車程超過兩小時嗎? 如果你的車程超過兩小時,我們膀胱可能會裝了不少尿液了,這會使你想要「找廁所🚽」⋯⋯ B. 車程超過四小時嗎?
2022/01/31
8
《快去打疫苗》:這是過年🧨最大的紅包🧧
農歷過年前,快去打疫苗,這是真的! 疫情狂轟,整個地球🌍,一波又一波新的部隊入侵,不要以為,燃燒的是高風險地區,我們大家都可以隔岸觀火,而是小心,那把火,可乘著飛航工具,直接下降機場,也會馬上從境外,直接變成境內感染。 A.二劑打滿者 B.三劑打滿者 C.打不到兩劑/三劑者 D.打不到一劑者
2022/01/08
13
你選「倚天」或「屠龍」 ?
A. 在 2022 年結束疫情,看來仍是不太可能。 於是,最近有「倚天」或「屠龍」的組合開始陸續推出了: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1.如果之前二劑都是AZ+AZ: 「AZ+AZ+全劑BNT 」,是屠龍刀 「AZ+AZ+半劑莫德納」,是倚天劍
2021/12/27
8
辦公室內的安全
《 辦公室內的安全 》 (有片) A.日本🇯🇵理化研究計算科學中心 (RIKEN’s Centr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 R-CCS)的研究 在辦公室內,其隔離版高度,最適合為140cm!
2021/12/25
7
查看更多
黃軒的生活心情
傳遞8月的快樂
我捕捉八月晨曦的輕語 快樂如蝶,穿梭於夢與現實
2024/08/04
6
美好的時光
如此美好時光 我穿梭於光影交錯間☁️.
2024/08/04
9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
///2024/7/26(五)~7/29(一)亞洲生技大展/// 力邀全球知名生醫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彙聚一堂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以台灣醫療專家 受邀出席 蒞臨大會 接待馬國重要官員及領域的優秀人才 ,進行專業對話與交流 是名副其實的醫療外交官
2024/07/29
4
𡚒鬥,在你的筆下是?
任何一個美好的願望,想要變成現實,都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你有𡚒鬥嗎? 還是嘴巴說說而已 「叫別人𡚒鬥 自己,卻毫無行動」
2024/07/28
4
等雨
等雨 等妳 等等放入詩𥚃…🥰😍😘 這𥚃最近 一直下大雨 但少了妳…
2024/06/18
8
穩定情
一個人情緒穩定的背後,是實力,也是格局。沈默中蘊含著深思,冷靜中展現出內涵。生活中的瑣碎不堆積成山,紛爭裡的煩惱不困擾內心。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顆平靜而堅定的心。
2024/06/17
9
餘震,會越來越大嗎?
我最近已經重復了一遍又一遍🔁有人問我:「還會有7.3級以上的餘震嗎?」 每次地震後將要有馬前炮(地震後還會有餘震,能否排除更大的餘震?)也有事後諸葛亮(地震雲是前幾天出現的?)我開始對閱讀有關餘震的科學研究文章感興趣。我收集了資料並整理了一下
2024/04/05
6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歲月如白駒過隙,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我們是否曾被疲憊壓垮? 但是請記住,那些磨難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 回首過往,青山依舊守望,等待我們歸來。 無論你經歷了多少風雨,內心深處總有一處溫暖的避風港。 讓白髮見證歲月,讓醉意蕩漾年華。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守住自己最初的夢想和喜歡。 因為,當
2024/02/25
3
關於生活的事情
🌸💰💼 一輩子都在省下來,攢下來,無論多麼小氣。然而,不管我們多麼節儉,錢始終未能積攢到足夠的地步。 🎧💡✨ 一輩子都在忍耐著,退讓著,害怕著。無論我們多麼小心翼翼,還是會得罪了不少人。😔🕊️ 這是一個關於生活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困惑與無奈的故事。 我們為了未來的夢想
2024/02/21
3
人生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同意的
一生所有一切,都是經過自己同意的 🌼🌻💃🌈✨人生到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這一生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經過自己同意的。 或許我們曾在懵懂的時光里迷茫不已,或許我們曾為了追尋夢想而勇往直前,又或許我們曾因愛而心動不已。 不論是喧囂還是靜謐,我們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
2024/02/17
8
1
查看更多
傳遞8月的快樂
我捕捉八月晨曦的輕語 快樂如蝶,穿梭於夢與現實
2024/08/04
6
美好的時光
如此美好時光 我穿梭於光影交錯間☁️.
2024/08/04
9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
///2024/7/26(五)~7/29(一)亞洲生技大展/// 力邀全球知名生醫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彙聚一堂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以台灣醫療專家 受邀出席 蒞臨大會 接待馬國重要官員及領域的優秀人才 ,進行專業對話與交流 是名副其實的醫療外交官
2024/07/29
4
𡚒鬥,在你的筆下是?
任何一個美好的願望,想要變成現實,都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你有𡚒鬥嗎? 還是嘴巴說說而已 「叫別人𡚒鬥 自己,卻毫無行動」
2024/07/28
4
等雨
等雨 等妳 等等放入詩𥚃…🥰😍😘 這𥚃最近 一直下大雨 但少了妳…
2024/06/18
8
穩定情
一個人情緒穩定的背後,是實力,也是格局。沈默中蘊含著深思,冷靜中展現出內涵。生活中的瑣碎不堆積成山,紛爭裡的煩惱不困擾內心。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顆平靜而堅定的心。
2024/06/17
9
餘震,會越來越大嗎?
我最近已經重復了一遍又一遍🔁有人問我:「還會有7.3級以上的餘震嗎?」 每次地震後將要有馬前炮(地震後還會有餘震,能否排除更大的餘震?)也有事後諸葛亮(地震雲是前幾天出現的?)我開始對閱讀有關餘震的科學研究文章感興趣。我收集了資料並整理了一下
2024/04/05
6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歲月如白駒過隙,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我們是否曾被疲憊壓垮? 但是請記住,那些磨難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 回首過往,青山依舊守望,等待我們歸來。 無論你經歷了多少風雨,內心深處總有一處溫暖的避風港。 讓白髮見證歲月,讓醉意蕩漾年華。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守住自己最初的夢想和喜歡。 因為,當
2024/02/25
3
關於生活的事情
🌸💰💼 一輩子都在省下來,攢下來,無論多麼小氣。然而,不管我們多麼節儉,錢始終未能積攢到足夠的地步。 🎧💡✨ 一輩子都在忍耐著,退讓著,害怕著。無論我們多麼小心翼翼,還是會得罪了不少人。😔🕊️ 這是一個關於生活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困惑與無奈的故事。 我們為了未來的夢想
2024/02/21
3
人生所有一切,都是你自己同意的
一生所有一切,都是經過自己同意的 🌼🌻💃🌈✨人生到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這一生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經過自己同意的。 或許我們曾在懵懂的時光里迷茫不已,或許我們曾為了追尋夢想而勇往直前,又或許我們曾因愛而心動不已。 不論是喧囂還是靜謐,我們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
2024/02/17
8
1
查看更多
黃軒的閱讀筆記
政治人物和一般民眾的犯罪
看到👀全球各國各地,天天都會有政治人物的犯罪 我也是想知道,學者專家對這些社會特定人士的研究報告🤔?
2024/08/29
5
木乃伊,得了什麼病
木乃伊,不為人知的常見疾病 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告訴大家,我最近閱讀不少關於木乃伊研究中,得知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古代人類的疾病和健康問題。通過對保存狀況良好的木乃伊,他們也進行了CT掃描、MRI掃描和DNA測試。 研究人員,除了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死亡原因,還有這些mumm
2023/05/08
9
你的腦袋,決定了誰會當選...
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在各國的大選,不管誰當選了,還不都是一樣的啦!」 這是真的有趣一句話,但又似乎很有科學研究出來的, 因為關鍵:就是你個人的「腦袋」! A. 你腦袋中的刻板印象 我們認為,我們投票給誰,是基於個人和政治信仰,但科學家研究:實際上,這不是投票的極終決策工具。 而是你的頭腦🧠,
2022/11/22
10
勸君莫作獨醒人
我年輕時,看到別人寫「難得糊塗」,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啊?我一直以為那些人,怎麼可以那麼不小心,生活怎可如此糊塗的呢? 一直閱讀這首詞,才知道,原來我們在人間,如果我們可以糊塗的過日子,那可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才是吧! 燕鴻過後鶯歸去 細算浮生千萬緒 一切都如常,殊不知,其實一切都很是無常!
2022/07/22
15
吹盡狂沙始到金
你們有挫折感嗎? 你們挫折時,你們會如何調整自己心態呢? 很多人在挫敗的時候,在困窘的處境裡,會沉淪,會消極的… 但也是有人,不會如此的。 劉禹錫,就是當年被貶在夔州時,他對自己的政治生涯做了一番深刻的哲理思考,體味到了人生的真義。 他寫下: 莫道傳言如浪聲 莫言千鶴刺殺陳。 千淘萬路雖辛苦,
2022/07/04
6
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蘇軾《觀潮》 此時64歲的蘇軾已不再意氣風發,經過無數次的被貶,坎坷的一生,多年參禪讓這位白髮老人對人生感悟頗深。作爲父親,蘇軾寫下這首詩作,也是希望兒子能夠對人生有所領悟,少些挫折坎坷。 你的生命開始,你的生命結束,都會一樣的
2022/01/30
11
修煉
《 一星期一書 5 》 原文書名叫 : Complications: 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 中文書名 臺灣叫:「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 中國大陸叫:「醫師的修煉」 作者,是一個印度的美國藉醫生叫:阿圖.葛文德 Atul Gawande 是
2021/02/28
4
黃軒閱讀:七種武器、七種態度、七種結局
每一種武器都有它的特殊含義,並不是單單只是武器而已. 武器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一件武器是否能令讀者覺得神奇刺激 主要還是得看使用它的是什麼人。 1.長生劍 = 笑 無論【遇上多大困難都要笑一笑】。笑比劍要更管用。所以《長生劍》——動人的一笑,最能真正地征服人心,戰勝一切。 2.孔雀翎 =
2020/05/16
2
政治人物和一般民眾的犯罪
看到👀全球各國各地,天天都會有政治人物的犯罪 我也是想知道,學者專家對這些社會特定人士的研究報告🤔?
2024/08/29
5
木乃伊,得了什麼病
木乃伊,不為人知的常見疾病 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告訴大家,我最近閱讀不少關於木乃伊研究中,得知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古代人類的疾病和健康問題。通過對保存狀況良好的木乃伊,他們也進行了CT掃描、MRI掃描和DNA測試。 研究人員,除了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死亡原因,還有這些mumm
2023/05/08
9
你的腦袋,決定了誰會當選...
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在各國的大選,不管誰當選了,還不都是一樣的啦!」 這是真的有趣一句話,但又似乎很有科學研究出來的, 因為關鍵:就是你個人的「腦袋」! A. 你腦袋中的刻板印象 我們認為,我們投票給誰,是基於個人和政治信仰,但科學家研究:實際上,這不是投票的極終決策工具。 而是你的頭腦🧠,
2022/11/22
10
勸君莫作獨醒人
我年輕時,看到別人寫「難得糊塗」,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啊?我一直以為那些人,怎麼可以那麼不小心,生活怎可如此糊塗的呢? 一直閱讀這首詞,才知道,原來我們在人間,如果我們可以糊塗的過日子,那可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才是吧! 燕鴻過後鶯歸去 細算浮生千萬緒 一切都如常,殊不知,其實一切都很是無常!
2022/07/22
15
吹盡狂沙始到金
你們有挫折感嗎? 你們挫折時,你們會如何調整自己心態呢? 很多人在挫敗的時候,在困窘的處境裡,會沉淪,會消極的… 但也是有人,不會如此的。 劉禹錫,就是當年被貶在夔州時,他對自己的政治生涯做了一番深刻的哲理思考,體味到了人生的真義。 他寫下: 莫道傳言如浪聲 莫言千鶴刺殺陳。 千淘萬路雖辛苦,
2022/07/04
6
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蘇軾《觀潮》 此時64歲的蘇軾已不再意氣風發,經過無數次的被貶,坎坷的一生,多年參禪讓這位白髮老人對人生感悟頗深。作爲父親,蘇軾寫下這首詩作,也是希望兒子能夠對人生有所領悟,少些挫折坎坷。 你的生命開始,你的生命結束,都會一樣的
2022/01/30
11
修煉
《 一星期一書 5 》 原文書名叫 : Complications: 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 中文書名 臺灣叫:「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 中國大陸叫:「醫師的修煉」 作者,是一個印度的美國藉醫生叫:阿圖.葛文德 Atul Gawande 是
2021/02/28
4
黃軒閱讀:七種武器、七種態度、七種結局
每一種武器都有它的特殊含義,並不是單單只是武器而已. 武器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一件武器是否能令讀者覺得神奇刺激 主要還是得看使用它的是什麼人。 1.長生劍 = 笑 無論【遇上多大困難都要笑一笑】。笑比劍要更管用。所以《長生劍》——動人的一笑,最能真正地征服人心,戰勝一切。 2.孔雀翎 =
2020/05/16
2
酸民酸言酸心裡
看看,那些貪污腐化的特徵
媒體詢問:「哪些人,平常都已經具備有貪污的性格?」 我查一下,真的,有些人的平常的性格,就是可能容易會有貪污犯罪行為, 只要當「貪污的誘惑」、貪污的機會」一出現: 這些人不管職務多高、資歷多深,那些性格容易使這些人一一淪於不義之財.. 最近連續發生背信、挪用公帑及貪黑錢的商業犯罪行為,這個顯
2024/02/01
4
黃軒醫師說:別讓青春矇上了黑影:青少年/青年的網路霸凌
青少年/青年的網路霸凌 近年全球各地開始很多靑年/青少年自殺死亡,常常來日常生活中的網路霸凌事件。依據2015年調查,有34%的學生都曾有過被同學霸淩事件。單純英國在2018年調查發現每年約有500萬學生受到影響。 1.在美國🇺🇸: 2018年 美國佛羅里達州12歲少女因遭到同齡少年網路霸凌,
2020/05/24
3
黃軒醫師說 : 酸民,如何建造酸王國
【酸民行為,就是掩飾自己不安全感的行為。】 美國FBI 犯罪分析專家Jack Schafer 説:[並非所有不安全感的人,都會成為酸民,但所有成為酸民的人,內心都會有不安全感。] 酸民眼前的一切都會很酸,即使開心的事,也是很酸。酸民唯有發洩心中不安全感,才會穩定自己的想法,而且必會以酸言酸語的方式
2020/05/16
2
看看,那些貪污腐化的特徵
媒體詢問:「哪些人,平常都已經具備有貪污的性格?」 我查一下,真的,有些人的平常的性格,就是可能容易會有貪污犯罪行為, 只要當「貪污的誘惑」、貪污的機會」一出現: 這些人不管職務多高、資歷多深,那些性格容易使這些人一一淪於不義之財.. 最近連續發生背信、挪用公帑及貪黑錢的商業犯罪行為,這個顯
2024/02/01
4
黃軒醫師說:別讓青春矇上了黑影:青少年/青年的網路霸凌
青少年/青年的網路霸凌 近年全球各地開始很多靑年/青少年自殺死亡,常常來日常生活中的網路霸凌事件。依據2015年調查,有34%的學生都曾有過被同學霸淩事件。單純英國在2018年調查發現每年約有500萬學生受到影響。 1.在美國🇺🇸: 2018年 美國佛羅里達州12歲少女因遭到同齡少年網路霸凌,
2020/05/24
3
黃軒醫師說 : 酸民,如何建造酸王國
【酸民行為,就是掩飾自己不安全感的行為。】 美國FBI 犯罪分析專家Jack Schafer 説:[並非所有不安全感的人,都會成為酸民,但所有成為酸民的人,內心都會有不安全感。] 酸民眼前的一切都會很酸,即使開心的事,也是很酸。酸民唯有發洩心中不安全感,才會穩定自己的想法,而且必會以酸言酸語的方式
2020/05/16
2
死亡軒言的世界
電視每天看超過 4 小時,血栓風險會增加 35%
英國Bristol大學(University Hospitals Bristol)的一個新研究小組宣布,“每天看電視超過 4 小時的人患血栓的風險比看電視少於 2.5 小時的人高 出35%。” 分析的調查結果是美國2個研發及日本1個研發綜合分析。 結果發現:
2022/02/08
12
1
死前變化,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身為醫者,我也很難預測一個人生命的最後幾天或幾小時內發生的變化。 每次病人問我,死亡前會有什麼變化?我通常都會先問問他們,你用你的想法,你預期會有什麼變化呢?大部分的病人,都會覺得像是: 死亡之前,會先告別了至愛的家人和朋友。然後自己會輕輕地閉上眼睛,死亡去了⋯⋯進一步我會問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
2021/03/29
14
1
我們大幅減少接觸死亡了...
19世紀以前,我們的祖先 個個都在家『壽終正寢』 19世紀以後,我們的家人 無法能在家『壽終正寢』 也許因為醫院多了,交通多了,安養中心多了,藥物多了,科技多了,工作多了,唯一的, 『在家裡死亡』的就不多了⋯⋯ 所以, 不能在家『壽終正寢』, 就變多了 最重要的,現在人類更不會 【親眼目睹親人死亡
2020/11/20
8
不是人人適合當志工
常常受邀出席志工訓練的教育,我常常會放一句話: 你有想過 你適合當志工嗎? 我會問這樣,我遇到身邊很多的醫療志工,什至安寧志工,都完成了,所有單位給的訓練課程,這些包括了見習,實習呢...她們有些人的個人痛苦指數開始爆表,還得假裝自己很行的,一直在跟末期病人說話!結果一堆感動故事,一堆情緒負能量
2020/09/22
3
黃軒醫師說:這種性格,最容易慘死
我們人類一生,除了吃喝拉撒外,尚需五大性格支配。 五大人格 這個五大人格,英文叫“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 五大性格特質 )或叫 “The Five Factor Model” ( 人格五大因素模式 ) 人的一生,逃不出這5大特質,這是心理專家常常描述: OC
2020/09/17
31
黃軒醫師說:好的腦死計劃
在疫情的流行下,最近有一個腦死的共識報導叫 世界腦死亡計劃, The World Brain Death Project 8月3日,呈現在國際期刊JAMA發表。 此計劃累計了許多世界級腦死專家,包括急重症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等,寫下世界目前對腦死的共識,共有17個,不同的附件,講述對於
2020/08/16
5
靠近死亡,我能做什麼 : 和瀕死的最後溝通...
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後幾天,可以稱為末期時期或瀕死階段。 每個人的死亡經歷都不盡相同,可能很難知道一個人何時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但仍有一些常見的跡象,可以幫助您跟瀕死者,好好的説話... 最後的溝通 即使一個人患有絕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時,他們也會恐懼和焦慮。與對方,以及對
2020/07/06
3
靠近死亡,我能做什麼 : 末期患者的煩燥💢
什麼是末期者的煩燥💢? 煩燥💢,是一個描述焦慮,躁動和偶爾什至會出現攻擊性行為的術語。末期患者的煩燥💢,是指在生命的最後幾天,發生的煩燥不安,緊張氣氛的情況。 末期煩燥💢,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名字。可以稱為 : [末期躁動],[末期憤怒]、[末期困惑] 或[末期譫妄],這些術語都有不同的含義
2020/06/28
2
1
黃軒醫師說 : 瀕死者的"海嘯"現象
腦子細胞死亡基本知識已經很清楚了。 當心臟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腦袋內部便沒有氧氣了。 氧氣是細胞產生維持功能所需的能量所必需的。 如果腦袋細胞忽然,被剝奪了這種能量,他們會死亡。 在這項研究中,停止生命支持後,大腦中的氧氣水平下降,心臟也停止了運動。 但是,《當一個人的【血壓驟降】時,他們
2020/06/26
1
含有成人內容
黃軒醫師說:分屍者的五大特性
台灣已經好久沒有分屍案了,近日台灣高雄市的愛河,發現了分屍且又放了20kg啞鈴,這種的分屍犯罪動機,早已有學者研究發表過,這是殘酷,又怪的犯罪行為...不外乎,依其犯罪行為模式,歸納成五大特性 : “防禦性”(Defensive) 這是分屍者,常見的犯罪行為模式。 其動機 : 就是幫助隱藏或
2020/06/25
3
查看更多
電視每天看超過 4 小時,血栓風險會增加 35%
英國Bristol大學(University Hospitals Bristol)的一個新研究小組宣布,“每天看電視超過 4 小時的人患血栓的風險比看電視少於 2.5 小時的人高 出35%。” 分析的調查結果是美國2個研發及日本1個研發綜合分析。 結果發現:
2022/02/08
12
1
死前變化,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身為醫者,我也很難預測一個人生命的最後幾天或幾小時內發生的變化。 每次病人問我,死亡前會有什麼變化?我通常都會先問問他們,你用你的想法,你預期會有什麼變化呢?大部分的病人,都會覺得像是: 死亡之前,會先告別了至愛的家人和朋友。然後自己會輕輕地閉上眼睛,死亡去了⋯⋯進一步我會問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
2021/03/29
14
1
我們大幅減少接觸死亡了...
19世紀以前,我們的祖先 個個都在家『壽終正寢』 19世紀以後,我們的家人 無法能在家『壽終正寢』 也許因為醫院多了,交通多了,安養中心多了,藥物多了,科技多了,工作多了,唯一的, 『在家裡死亡』的就不多了⋯⋯ 所以, 不能在家『壽終正寢』, 就變多了 最重要的,現在人類更不會 【親眼目睹親人死亡
2020/11/20
8
不是人人適合當志工
常常受邀出席志工訓練的教育,我常常會放一句話: 你有想過 你適合當志工嗎? 我會問這樣,我遇到身邊很多的醫療志工,什至安寧志工,都完成了,所有單位給的訓練課程,這些包括了見習,實習呢...她們有些人的個人痛苦指數開始爆表,還得假裝自己很行的,一直在跟末期病人說話!結果一堆感動故事,一堆情緒負能量
2020/09/22
3
黃軒醫師說:這種性格,最容易慘死
我們人類一生,除了吃喝拉撒外,尚需五大性格支配。 五大人格 這個五大人格,英文叫“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 五大性格特質 )或叫 “The Five Factor Model” ( 人格五大因素模式 ) 人的一生,逃不出這5大特質,這是心理專家常常描述: OC
2020/09/17
31
黃軒醫師說:好的腦死計劃
在疫情的流行下,最近有一個腦死的共識報導叫 世界腦死亡計劃, The World Brain Death Project 8月3日,呈現在國際期刊JAMA發表。 此計劃累計了許多世界級腦死專家,包括急重症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等,寫下世界目前對腦死的共識,共有17個,不同的附件,講述對於
2020/08/16
5
靠近死亡,我能做什麼 : 和瀕死的最後溝通...
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後幾天,可以稱為末期時期或瀕死階段。 每個人的死亡經歷都不盡相同,可能很難知道一個人何時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但仍有一些常見的跡象,可以幫助您跟瀕死者,好好的説話... 最後的溝通 即使一個人患有絕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時,他們也會恐懼和焦慮。與對方,以及對
2020/07/06
3
靠近死亡,我能做什麼 : 末期患者的煩燥💢
什麼是末期者的煩燥💢? 煩燥💢,是一個描述焦慮,躁動和偶爾什至會出現攻擊性行為的術語。末期患者的煩燥💢,是指在生命的最後幾天,發生的煩燥不安,緊張氣氛的情況。 末期煩燥💢,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名字。可以稱為 : [末期躁動],[末期憤怒]、[末期困惑] 或[末期譫妄],這些術語都有不同的含義
2020/06/28
2
1
黃軒醫師說 : 瀕死者的"海嘯"現象
腦子細胞死亡基本知識已經很清楚了。 當心臟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腦袋內部便沒有氧氣了。 氧氣是細胞產生維持功能所需的能量所必需的。 如果腦袋細胞忽然,被剝奪了這種能量,他們會死亡。 在這項研究中,停止生命支持後,大腦中的氧氣水平下降,心臟也停止了運動。 但是,《當一個人的【血壓驟降】時,他們
2020/06/26
1
含有成人內容
黃軒醫師說:分屍者的五大特性
台灣已經好久沒有分屍案了,近日台灣高雄市的愛河,發現了分屍且又放了20kg啞鈴,這種的分屍犯罪動機,早已有學者研究發表過,這是殘酷,又怪的犯罪行為...不外乎,依其犯罪行為模式,歸納成五大特性 : “防禦性”(Defensive) 這是分屍者,常見的犯罪行為模式。 其動機 : 就是幫助隱藏或
2020/06/25
3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