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把憂傷置頂,讓餘生繼續為情所動...
2
《戰火浮生錄》: 等到所有的等待都停止...
3
美麗的「閱讀障礙」
4
雪、冰、淚珠串串...
5
《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中,最催情的愛情靈藥
1
把憂傷置頂,讓餘生繼續為情所動...
2
《戰火浮生錄》: 等到所有的等待都停止...
3
美麗的「閱讀障礙」
4
雪、冰、淚珠串串...
5
《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中,最催情的愛情靈藥
電影迷宮
從他人傷慟的情感遭遇中,辨認出自己
文學與藝術裡面充滿了諸如此類令人難以正視的強烈感情。 這是人性,普遍人性,並非只有怪咖才會如此。 我們都有過這種極端的情緒。只是我們不敢承認… 所以文學藝術來為我們演出這些情感。而我們必須有能力, 從藝術作品中理解他人、也辨認出自己~
2025/06/23
傷痛的美感形式
電影是如何以「形式之絕美」,將劇情中「情感的深痛」昇華,讓即使是自認為幸福快樂的人,也都能感悟到 傷痛也可以是一種強烈的美感形式。
2025/06/23
1
《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中,最催情的愛情靈藥
為何這麼「簡單」的想望,單純只想聽聽別人怎麼「談戀愛」與「談」戀愛,都像是個非理性的奢求,尤其不可能在主流愛情電影中被滿足?我們可以輕易在電影中看見他人寬衣解帶、翻雲覆雨的肉體交纏,但為何卻看不見讓情意發生顫動連結時的交心談話過程?
2025/05/23
3
我用十八年的青春,觀賞《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
... 即便這推論看似不切實際又不近人情,但我仍願私下熱切想像:真的有學生願意用自己的青春來「苦行」實驗,如同我 (與同世代的影痴們) 一樣,以十八年的時光,來日夜守候,這三部曲逐片「開箱」觀看時刻的分別到來,和影片中的兩個美麗靈魂,一起按歲月的幽緩韻律,迤邐而行,悠然成長。
2025/05/23
3
老電影裡的「低階」愛情 (二)
當今的年輕世代,追尋「平等互惠又自主」的親密關係,相信自己可以清醒於愛情魔咒之上。 反諷的是,這種「清醒解放」的愛情觀,與「恐懼愛情症候群love-phobic cynicism」恐怕只有一線之隔。 現代民主社會中,「平等/對等」的自由戀愛倫理,是讓人們更接近,還是更遠離了愛情?
2025/05/14
2
2
老電影裡的「低階」愛情 (一)
除了黑白老電影的視覺質感與他們的影像記憶「不同步」,面對這些影片中的舊時代風華與人情倫常,學生們就更把自己遠遠擺在漠然抽離的距離外,難以認同或欣賞其中的人情世故。在藝術的情感教育互動裡,這即是一種「時下優越論 presentism」的倫理傲慢表現。
2025/05/14
2
「風格」可以是電影僅有的內容嗎?
每當要與學生交流彼此生活中的、以及藝術欣賞時的風格品味,我都感到無比挫敗。 學生們不但無法表達自己對各種事物的品味觀察,而且完全不知道如何理解與感受「風格」的存在。
2025/04/25
3
夜晚的電影深海浮潛
讓這些濃烈的唯美色彩改變你的家居空間?衣著裝飾?舉止儀態?攝像拍照?…以及在城市夜晚遊走的節奏感?傷心難過時的明暗感?每天心情起落浮沉的色彩感?與人交往的構圖感? 懷想自己成長歲月時的音樂感? 驚覺自己有所蛻變成熟時的「蒙太奇」驚悚感… 這,才是選修一門電影課該學會的事 ~
2025/04/03
2
從ㄧ杯咖啡看電影世界
每次讓同學們觀賞完《去年在馬倫巴》以及《夢醒人生》,我都會安慰他們說:各位已看過了全世界最「難看」的電影,打過疫苗了。以後所有的影片一定會更「好看」啦!接著,我向學生們轉述了Hoffmann 的咖啡品味哲學觀....
2025/03/28
3
4
「藍月 Blue Moon」:柏林影展首映會後的「時/空」整理
在柏林影展的首映記者會上,與會人士和 Linklater 都多次提及《藍月》與影史上 chamber film 的關聯。這電影形式當然並非 Linklater 的首創。從1920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到現代主義的柏格曼、希區考克、波蘭斯基等大師手中,都留下了....
2025/02/28
查看更多
從他人傷慟的情感遭遇中,辨認出自己
文學與藝術裡面充滿了諸如此類令人難以正視的強烈感情。 這是人性,普遍人性,並非只有怪咖才會如此。 我們都有過這種極端的情緒。只是我們不敢承認… 所以文學藝術來為我們演出這些情感。而我們必須有能力, 從藝術作品中理解他人、也辨認出自己~
2025/06/23
傷痛的美感形式
電影是如何以「形式之絕美」,將劇情中「情感的深痛」昇華,讓即使是自認為幸福快樂的人,也都能感悟到 傷痛也可以是一種強烈的美感形式。
2025/06/23
1
《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中,最催情的愛情靈藥
為何這麼「簡單」的想望,單純只想聽聽別人怎麼「談戀愛」與「談」戀愛,都像是個非理性的奢求,尤其不可能在主流愛情電影中被滿足?我們可以輕易在電影中看見他人寬衣解帶、翻雲覆雨的肉體交纏,但為何卻看不見讓情意發生顫動連結時的交心談話過程?
2025/05/23
3
我用十八年的青春,觀賞《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
... 即便這推論看似不切實際又不近人情,但我仍願私下熱切想像:真的有學生願意用自己的青春來「苦行」實驗,如同我 (與同世代的影痴們) 一樣,以十八年的時光,來日夜守候,這三部曲逐片「開箱」觀看時刻的分別到來,和影片中的兩個美麗靈魂,一起按歲月的幽緩韻律,迤邐而行,悠然成長。
2025/05/23
3
老電影裡的「低階」愛情 (二)
當今的年輕世代,追尋「平等互惠又自主」的親密關係,相信自己可以清醒於愛情魔咒之上。 反諷的是,這種「清醒解放」的愛情觀,與「恐懼愛情症候群love-phobic cynicism」恐怕只有一線之隔。 現代民主社會中,「平等/對等」的自由戀愛倫理,是讓人們更接近,還是更遠離了愛情?
2025/05/14
2
2
老電影裡的「低階」愛情 (一)
除了黑白老電影的視覺質感與他們的影像記憶「不同步」,面對這些影片中的舊時代風華與人情倫常,學生們就更把自己遠遠擺在漠然抽離的距離外,難以認同或欣賞其中的人情世故。在藝術的情感教育互動裡,這即是一種「時下優越論 presentism」的倫理傲慢表現。
2025/05/14
2
「風格」可以是電影僅有的內容嗎?
每當要與學生交流彼此生活中的、以及藝術欣賞時的風格品味,我都感到無比挫敗。 學生們不但無法表達自己對各種事物的品味觀察,而且完全不知道如何理解與感受「風格」的存在。
2025/04/25
3
夜晚的電影深海浮潛
讓這些濃烈的唯美色彩改變你的家居空間?衣著裝飾?舉止儀態?攝像拍照?…以及在城市夜晚遊走的節奏感?傷心難過時的明暗感?每天心情起落浮沉的色彩感?與人交往的構圖感? 懷想自己成長歲月時的音樂感? 驚覺自己有所蛻變成熟時的「蒙太奇」驚悚感… 這,才是選修一門電影課該學會的事 ~
2025/04/03
2
從ㄧ杯咖啡看電影世界
每次讓同學們觀賞完《去年在馬倫巴》以及《夢醒人生》,我都會安慰他們說:各位已看過了全世界最「難看」的電影,打過疫苗了。以後所有的影片一定會更「好看」啦!接著,我向學生們轉述了Hoffmann 的咖啡品味哲學觀....
2025/03/28
3
4
「藍月 Blue Moon」:柏林影展首映會後的「時/空」整理
在柏林影展的首映記者會上,與會人士和 Linklater 都多次提及《藍月》與影史上 chamber film 的關聯。這電影形式當然並非 Linklater 的首創。從1920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到現代主義的柏格曼、希區考克、波蘭斯基等大師手中,都留下了....
2025/02/28
查看更多
音樂迷途
很難向他人介紹一首讓自己心動的音樂,即使這人是自己最親近的伴侶。
劇烈的震盪過後,隨即進入狂喜狀態,興奮得想找人共享… 但最好的情況是,這舉動通常只會招致略帶漠然的禮貌性頷首同意,繼而自己心中立即浮起戚戚然的淡藍色失望情緒...
2025/03/06
1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六)
離開了1960年代,世人再也無法從他的演唱曲目中,辨認出自己心中的 Dylan了。他可以將自己脫胎換骨、變臉又變身,揚棄往昔形象意義,快速換場轉檯,改弦易調;我也就可以將 "Bob Dylan" 的社會歷史意義凍結,下架。
2025/02/09
3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五)
如此關鍵的史實,全都屬於《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劇情時間軸內的事件,卻完全被忽略、刪除。在劇情中完全不見 The Beatles 的聲音影像,或相關新聞資訊。就讓電吉他橫空出世在Dylan 的創作生命裡,再讓他獨自一人,像上帝創造天地一樣,改造了音樂世界!
2025/02/08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四)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在台上映,相信絕對可以讓 Dylan 樂迷們在觀看電影時,原先碎裂一地的純情初心,瞬間激動自地上飛躍而起,在熱血與熱淚中,感動癒合!
2025/02/08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三)
今天的 Dylan 已經像個沒有血肉靈魂的芻像,一尊自己的芻像,在不停向前滾動的輸送帶上,僵硬呆板地擺動手腳,張口發出嘈雜的怪聲,日復一日進行著刪除所有粉絲共同情感記憶的過時「神蹟劇」!
2025/02/08
2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二)
他的演唱曲目也都經過變造裝修,與錄音室版本並不盡相同。但是效果只有更峰迴路轉,轉出一片片悠然長存於彼此熟悉的記憶中,台上台下互相珍惜的情感。那種撫慰人心的巨大力量,只有瞬間的驚叫與眼淚能承載…
2025/02/08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一)
Dylan 把所有我們珍藏一生至今的歌曲,改唱得面目全非,體無完膚。只有在僅存可辨識的幾個含糊音節上殘存的線索,讓觀眾們「驚喜」猜出而齊聲嘶吼跟唱,在座位上激動蹦跳...
2025/02/08
1
樂迷請止步於音樂之前即可
過去許多年裡,每當同學們向我詢問傳說中的 Dylan 其人其事其音樂時,我心中口裡就五味雜陳,不知從何說起...
2025/02/08
音樂是很難與人分享的私密
"Like a Rolling Stone" 太嘲諷、太尖酸嗆辣,就算我們可以詮釋解密歌詞中的所有文字密碼,所得到的「內容意義」也無法讓學生理解喜愛的。因為我們的學生太單純,無慮無私無感無情無才無識又無心。
2025/02/06
德國 MEUTE 樂團:我的少年 reverse 鄉愁?
在那當下的我,其實是偷偷把軍樂隊當成搖滾樂團來玩,心中暗暗浮現的其實是The Beatles 1967年《花椒軍曹與寂寞芳心俱樂部》 唱片封面上,四個人穿著 marching band 制服的意象…
2025/01/24
2
查看更多
很難向他人介紹一首讓自己心動的音樂,即使這人是自己最親近的伴侶。
劇烈的震盪過後,隨即進入狂喜狀態,興奮得想找人共享… 但最好的情況是,這舉動通常只會招致略帶漠然的禮貌性頷首同意,繼而自己心中立即浮起戚戚然的淡藍色失望情緒...
2025/03/06
1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六)
離開了1960年代,世人再也無法從他的演唱曲目中,辨認出自己心中的 Dylan了。他可以將自己脫胎換骨、變臉又變身,揚棄往昔形象意義,快速換場轉檯,改弦易調;我也就可以將 "Bob Dylan" 的社會歷史意義凍結,下架。
2025/02/09
3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五)
如此關鍵的史實,全都屬於《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劇情時間軸內的事件,卻完全被忽略、刪除。在劇情中完全不見 The Beatles 的聲音影像,或相關新聞資訊。就讓電吉他橫空出世在Dylan 的創作生命裡,再讓他獨自一人,像上帝創造天地一樣,改造了音樂世界!
2025/02/08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四)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在台上映,相信絕對可以讓 Dylan 樂迷們在觀看電影時,原先碎裂一地的純情初心,瞬間激動自地上飛躍而起,在熱血與熱淚中,感動癒合!
2025/02/08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三)
今天的 Dylan 已經像個沒有血肉靈魂的芻像,一尊自己的芻像,在不停向前滾動的輸送帶上,僵硬呆板地擺動手腳,張口發出嘈雜的怪聲,日復一日進行著刪除所有粉絲共同情感記憶的過時「神蹟劇」!
2025/02/08
2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二)
他的演唱曲目也都經過變造裝修,與錄音室版本並不盡相同。但是效果只有更峰迴路轉,轉出一片片悠然長存於彼此熟悉的記憶中,台上台下互相珍惜的情感。那種撫慰人心的巨大力量,只有瞬間的驚叫與眼淚能承載…
2025/02/08
被Bob Dylan刪除的共同記憶,可以復原了。因他而受傷的時代之心,可以癒合了!(六之一)
Dylan 把所有我們珍藏一生至今的歌曲,改唱得面目全非,體無完膚。只有在僅存可辨識的幾個含糊音節上殘存的線索,讓觀眾們「驚喜」猜出而齊聲嘶吼跟唱,在座位上激動蹦跳...
2025/02/08
1
樂迷請止步於音樂之前即可
過去許多年裡,每當同學們向我詢問傳說中的 Dylan 其人其事其音樂時,我心中口裡就五味雜陳,不知從何說起...
2025/02/08
音樂是很難與人分享的私密
"Like a Rolling Stone" 太嘲諷、太尖酸嗆辣,就算我們可以詮釋解密歌詞中的所有文字密碼,所得到的「內容意義」也無法讓學生理解喜愛的。因為我們的學生太單純,無慮無私無感無情無才無識又無心。
2025/02/06
德國 MEUTE 樂團:我的少年 reverse 鄉愁?
在那當下的我,其實是偷偷把軍樂隊當成搖滾樂團來玩,心中暗暗浮現的其實是The Beatles 1967年《花椒軍曹與寂寞芳心俱樂部》 唱片封面上,四個人穿著 marching band 制服的意象…
2025/01/24
2
查看更多
課堂迷霧
課堂上複雜的「情感動線」
他們已經聽習慣我講課的「風格」,以及我們之間情感對待的方式了,所以他們覺得在我課堂上「很自在」,因此每週五下午一定要回到課堂上來,我講我的、他們做他們的… 他們覺得好熟悉、好「鄉愁」…
2025/03/20
非關音樂的課堂,爲何有音樂?
讓獨處的某個公共空間充滿音樂的感覺,和自己在家中或私密空間聽音樂的感受很不同。就好像用音樂,就可以把教室延續成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2025/02/21
1
一個人的狂歡與告白書寫 (二)
我的感動,是在於我清楚見證了一個年輕生命的成長、反思與轉變,並且採取行動,讓自己從某種遺憾情緒中走出來…這就是一種「自我救贖」的小小案例。
2025/02/15
一個人的狂歡與告白書寫(一)
這些遺憾傷痛,會如影隨形貼著我們的生命同步成長,不斷在生活的各個可能的角落,幽幽然魅影般,把我們放在生命方向盤上的雙手,轉向錯誤 (甚至自毀) 的方向。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重複犯下相同的謬失...
2025/02/15
熱入 / 冷出的課堂日常
每次懷著麻辣火鍋一般的熱勁、醞釀了滿滿的濃濃思緒、幻想教室裡即將上演的熾熱情景、亢奮到瀕臨抓狂、旋風般進了課堂;卻總是在一百分鐘後,以殘枝敗柳、槁木死灰的頹態爬出教室...
2025/01/24
2
每天進入「角色」的儀式... 之必要
我們每天上學上課,難道不也是在學習「扮演」學生和老師的過程? 這過程日以繼夜的重複循環,其實就形成了「儀式」。缺少這些儀式,我們都很難進入各自的角色。然而,遠距教學與線上上課的作法,使得往常上課的儀式化為烏有...
2025/01/23
大學人文學系=死路一條?絕處逢生?
究竟哪種判斷比較符合大學教育「投資報酬率」的精算?你認為哪種大學教育的CP值比較高呢?你願意將大學讀成哪一種價值呢? 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來讀的四年self-enslaving歲月裡,竟如此廉價拋售無價的青春、自由、與無限的可能性,只為了換取一張24K「職場入場券」?
2025/01/22
1
課堂上複雜的「情感動線」
他們已經聽習慣我講課的「風格」,以及我們之間情感對待的方式了,所以他們覺得在我課堂上「很自在」,因此每週五下午一定要回到課堂上來,我講我的、他們做他們的… 他們覺得好熟悉、好「鄉愁」…
2025/03/20
非關音樂的課堂,爲何有音樂?
讓獨處的某個公共空間充滿音樂的感覺,和自己在家中或私密空間聽音樂的感受很不同。就好像用音樂,就可以把教室延續成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2025/02/21
1
一個人的狂歡與告白書寫 (二)
我的感動,是在於我清楚見證了一個年輕生命的成長、反思與轉變,並且採取行動,讓自己從某種遺憾情緒中走出來…這就是一種「自我救贖」的小小案例。
2025/02/15
一個人的狂歡與告白書寫(一)
這些遺憾傷痛,會如影隨形貼著我們的生命同步成長,不斷在生活的各個可能的角落,幽幽然魅影般,把我們放在生命方向盤上的雙手,轉向錯誤 (甚至自毀) 的方向。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重複犯下相同的謬失...
2025/02/15
熱入 / 冷出的課堂日常
每次懷著麻辣火鍋一般的熱勁、醞釀了滿滿的濃濃思緒、幻想教室裡即將上演的熾熱情景、亢奮到瀕臨抓狂、旋風般進了課堂;卻總是在一百分鐘後,以殘枝敗柳、槁木死灰的頹態爬出教室...
2025/01/24
2
每天進入「角色」的儀式... 之必要
我們每天上學上課,難道不也是在學習「扮演」學生和老師的過程? 這過程日以繼夜的重複循環,其實就形成了「儀式」。缺少這些儀式,我們都很難進入各自的角色。然而,遠距教學與線上上課的作法,使得往常上課的儀式化為烏有...
2025/01/23
大學人文學系=死路一條?絕處逢生?
究竟哪種判斷比較符合大學教育「投資報酬率」的精算?你認為哪種大學教育的CP值比較高呢?你願意將大學讀成哪一種價值呢? 把大學當成「職業訓練所」來讀的四年self-enslaving歲月裡,竟如此廉價拋售無價的青春、自由、與無限的可能性,只為了換取一張24K「職場入場券」?
2025/01/22
1
生之迷情
美麗的「閱讀障礙」
每當這時刻發生,我的閱讀活動立刻被「斷水斷電」。我只能停止所有思維與意志的控制,任由那文字意象在我意識竄流喧囂。彷彿這樣才可以完全吸收消化,安撫那令我驚詫的美感炸彈。靜候煙花般的神經碎片,緩緩沉降。才能續航。
2025/05/25
3
雪、冰、淚珠串串...
不只是雪景,降雪之前,必定降過大雨,而後瞬間溫降零下,把仍然濕漉的樹木、樹枝、樹葉全都封進透明的水晶冰膜裡。絕美的超現實奇觀異象!
2025/02/23
1
阿拉斯加遺世獨立的冰冷孤絕感,令我震顫狂喜
我想那時應該就跳機算了,混到阿拉斯加去做個非法移民,一生終老或慘死異鄉也無不可…
2025/02/23
把憂傷置頂,讓餘生繼續為情所動...
才驚覺,原來這人生的歲月航道,又繞回三十年前重回 Athens 停泊靠岸前的憂傷海域。 而這一回,我有整個餘生的長度,來探測那憂傷海域的深度...
2025/02/01
6
親人好友相聚,為何一定要圍桌大啖美食?
派對餐桌邊上的交談,都只能浮光掠影,話題只能像飲料杯中的氣泡,不斷快速輕盈昇起、消失。任何嘗試深入解說的企圖,都會阻礙歡樂的流暢進行。
2025/01/25
1
卡夫卡有認證的日常默哀儀式
寫日記的一個好處,就是能藉由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改變,那些不停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改變,而感到劫後餘生的安心撫慰...
2025/01/23
熱血、暴力的青少年歲月
從那種時代過來的人,每個人心中的其實深深滿滿埋藏著呼之欲出的驚悚感。所以楊德昌與侯孝賢必定會處理這揮之不去的經驗遺緒。他們想透過這些作品搜尋同代人的記憶呼應...
2025/01/23
3
美麗的「閱讀障礙」
每當這時刻發生,我的閱讀活動立刻被「斷水斷電」。我只能停止所有思維與意志的控制,任由那文字意象在我意識竄流喧囂。彷彿這樣才可以完全吸收消化,安撫那令我驚詫的美感炸彈。靜候煙花般的神經碎片,緩緩沉降。才能續航。
2025/05/25
3
雪、冰、淚珠串串...
不只是雪景,降雪之前,必定降過大雨,而後瞬間溫降零下,把仍然濕漉的樹木、樹枝、樹葉全都封進透明的水晶冰膜裡。絕美的超現實奇觀異象!
2025/02/23
1
阿拉斯加遺世獨立的冰冷孤絕感,令我震顫狂喜
我想那時應該就跳機算了,混到阿拉斯加去做個非法移民,一生終老或慘死異鄉也無不可…
2025/02/23
把憂傷置頂,讓餘生繼續為情所動...
才驚覺,原來這人生的歲月航道,又繞回三十年前重回 Athens 停泊靠岸前的憂傷海域。 而這一回,我有整個餘生的長度,來探測那憂傷海域的深度...
2025/02/01
6
親人好友相聚,為何一定要圍桌大啖美食?
派對餐桌邊上的交談,都只能浮光掠影,話題只能像飲料杯中的氣泡,不斷快速輕盈昇起、消失。任何嘗試深入解說的企圖,都會阻礙歡樂的流暢進行。
2025/01/25
1
卡夫卡有認證的日常默哀儀式
寫日記的一個好處,就是能藉由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改變,那些不停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改變,而感到劫後餘生的安心撫慰...
2025/01/23
熱血、暴力的青少年歲月
從那種時代過來的人,每個人心中的其實深深滿滿埋藏著呼之欲出的驚悚感。所以楊德昌與侯孝賢必定會處理這揮之不去的經驗遺緒。他們想透過這些作品搜尋同代人的記憶呼應...
2025/01/23
3
文謎圖譯
險招
共 539 字
2025/07/08
4
2
悔恨如掌
共 156 字
2025/06/27
4
情書寫作完全手冊
共 250 字
2025/06/27
3
閱世如傷
共 256 字
2025/06/23
3
趴踢快閃人
共 274 字
2025/06/23
1
侘寂
共 163 字
2025/06/23
1
堅韌的纖細
共 1105 字
2025/06/23
2
密友
共 138 字
2025/06/23
1
寡言孤者的星空
共 354 字
2025/06/22
如春風竄飛的輕吻
共 216 字
2025/06/22
查看更多
險招
共 539 字
2025/07/08
4
2
悔恨如掌
共 156 字
2025/06/27
4
情書寫作完全手冊
共 250 字
2025/06/27
3
閱世如傷
共 256 字
2025/06/23
3
趴踢快閃人
共 274 字
2025/06/23
1
侘寂
共 163 字
2025/06/23
1
堅韌的纖細
共 1105 字
2025/06/23
2
密友
共 138 字
2025/06/23
1
寡言孤者的星空
共 354 字
2025/06/22
如春風竄飛的輕吻
共 216 字
2025/06/22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