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成為母親是一種戀愛的延伸,那不只是一種渴望,更像是一種宿命。在她的世界裡,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試煉,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當她懷著誰的孩子時,就像暫時擁有了那個人的心與身體,那是一段她可以掌控的時間。當她的腹部隆起,被視為世界的中心,被照顧、關注、需要,那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逃避。 但孩子出生後...
Thumbnail
我不知道她的愛是否真的「壞死」了。她說她還愛我,希望我能留下,說她只是一時迷失,但愛從來不是單純的問題。 她曾經愛我,這毫無疑問。她也曾經在夜晚緊緊抓住我的手,睡夢中呢喃著我的名字,當時她愛得那麼真實。但現在,她卻在不同時間愛上了另一個人,但同時也希望我留下。 這讓人開始懷疑......
Thumbnail
那些被誤解、被刪去、被重寫的部分,只能由自己靜靜地承受。 就像夜裡一個人走過長長的隧道,沒有光,也沒有出口的指引。 而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斷告訴自己,再走一點點,再走一點點……
Thumbnail
我牽著孩子們,夜裡的風輕輕地吹過來,像一個長長的嘆息。走在公園的路燈下,光線灑在地面,把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兩個孩子的小手握住我左右手的大拇指,手心還帶著午後陽光的溫度。日日(化名)的食指敲著我的手掌,睜著亮晶晶的眼睛,輕輕地說:「爸爸,我愛你。」 云云(化名)也接著說:「爸爸,我愛你。」 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婚姻中的掙扎,以及離婚後的情緒與反思。作者描述了他努力滿足伴侶的期待,卻始終無法獲得滿足感,並追溯這份需求感源自於童年時期母親壓抑情緒的影響。文章深入剖析了作者內在的無助感和罪惡感,以及他如何在離婚後試圖理解自己和前妻的情緒與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述了父親在離婚後,獨自撫養孩子的孤獨與掙扎。文中穿插著與孩子相處的點滴,以及他內心對於人生、自由、以及對孩子未來期許的反思。文章風格沉靜,情感細膩,讀來令人感觸良深。
Thumbnail
文中描述了他與前妻離婚後,依然盡力照顧前妻與他所生的兩個孩子,以及前妻和另一段婚姻所生的孩子。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爭吵和分歧,但他最終選擇了離開,並獨自撫養孩子,儘管心中仍存有遺憾與自責。 文章探討了親情、離婚、自我療癒等議題,並呈現出作者面對這些挑戰時,如何保持內心平靜並繼續生活下去的過程。
Thumbnail
幫助憂鬱症患者時,耐心與同理心比強迫更重要。本文探討憂鬱症患者抗拒諮商的原因,並提供協助者的應對方式,強調陪伴與理解的重要性,而非強迫改變。
Thumbnail
躍演 的《完美陌生人》引發我們對人際關係、祕密與信任的深層思考。文章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手機在親密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祕密如何影響人際互動和心理界線。文中提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祕密的本質、揭露祕密的意義、手機為心理延伸的意象,以及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平衡信任與自主性等。
Thumbnail
5月15日是臨床心理師節也是國際家庭日,這篇文章探討網路成癮議題,並從家庭、教育及社會支持等面向提供解決方案。網路成癮背後可能潛藏著ADHD、憂鬱症或焦慮症等共病問題,並呼籲應從建立家庭安全感、提升孩子情緒素養、提供真實世界的替代選擇等方向著手,而非僅僅禁止手機。
Thumbnail
成為母親是一種戀愛的延伸,那不只是一種渴望,更像是一種宿命。在她的世界裡,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試煉,為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當她懷著誰的孩子時,就像暫時擁有了那個人的心與身體,那是一段她可以掌控的時間。當她的腹部隆起,被視為世界的中心,被照顧、關注、需要,那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逃避。 但孩子出生後...
Thumbnail
我不知道她的愛是否真的「壞死」了。她說她還愛我,希望我能留下,說她只是一時迷失,但愛從來不是單純的問題。 她曾經愛我,這毫無疑問。她也曾經在夜晚緊緊抓住我的手,睡夢中呢喃著我的名字,當時她愛得那麼真實。但現在,她卻在不同時間愛上了另一個人,但同時也希望我留下。 這讓人開始懷疑......
Thumbnail
那些被誤解、被刪去、被重寫的部分,只能由自己靜靜地承受。 就像夜裡一個人走過長長的隧道,沒有光,也沒有出口的指引。 而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斷告訴自己,再走一點點,再走一點點……
Thumbnail
我牽著孩子們,夜裡的風輕輕地吹過來,像一個長長的嘆息。走在公園的路燈下,光線灑在地面,把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兩個孩子的小手握住我左右手的大拇指,手心還帶著午後陽光的溫度。日日(化名)的食指敲著我的手掌,睜著亮晶晶的眼睛,輕輕地說:「爸爸,我愛你。」 云云(化名)也接著說:「爸爸,我愛你。」 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婚姻中的掙扎,以及離婚後的情緒與反思。作者描述了他努力滿足伴侶的期待,卻始終無法獲得滿足感,並追溯這份需求感源自於童年時期母親壓抑情緒的影響。文章深入剖析了作者內在的無助感和罪惡感,以及他如何在離婚後試圖理解自己和前妻的情緒與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述了父親在離婚後,獨自撫養孩子的孤獨與掙扎。文中穿插著與孩子相處的點滴,以及他內心對於人生、自由、以及對孩子未來期許的反思。文章風格沉靜,情感細膩,讀來令人感觸良深。
Thumbnail
文中描述了他與前妻離婚後,依然盡力照顧前妻與他所生的兩個孩子,以及前妻和另一段婚姻所生的孩子。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爭吵和分歧,但他最終選擇了離開,並獨自撫養孩子,儘管心中仍存有遺憾與自責。 文章探討了親情、離婚、自我療癒等議題,並呈現出作者面對這些挑戰時,如何保持內心平靜並繼續生活下去的過程。
Thumbnail
幫助憂鬱症患者時,耐心與同理心比強迫更重要。本文探討憂鬱症患者抗拒諮商的原因,並提供協助者的應對方式,強調陪伴與理解的重要性,而非強迫改變。
Thumbnail
躍演 的《完美陌生人》引發我們對人際關係、祕密與信任的深層思考。文章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手機在親密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祕密如何影響人際互動和心理界線。文中提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祕密的本質、揭露祕密的意義、手機為心理延伸的意象,以及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平衡信任與自主性等。
Thumbnail
5月15日是臨床心理師節也是國際家庭日,這篇文章探討網路成癮議題,並從家庭、教育及社會支持等面向提供解決方案。網路成癮背後可能潛藏著ADHD、憂鬱症或焦慮症等共病問題,並呼籲應從建立家庭安全感、提升孩子情緒素養、提供真實世界的替代選擇等方向著手,而非僅僅禁止手機。
Thumbnail
探討當代人缺乏自然體驗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人與環境、自我連結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人智學治療成癮的原則和方法。透過與個案建立連結、探索生命史、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等進行治療。藉由瞭解七年發展階段史及透過自身經驗來穩定自我和獲得自由,使讀者更深刻了解身體經驗的重要性和成癮心理學的人智學解釋。
Thumbnail
門檻守護者存在於創傷的邊緣,是心靈世界中的投射和存在。透過對門檻守護者的冥想和理解,我們可以整合內在虛假的自我,並使內在精神的光芒閃耀。瞭解門檻守護者的本質,在精神和物質間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門檻守護者的存在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內在矛盾,引領我們通過涵納和理解,獲得生命中穩定的力量。
Thumbnail
即將進入下一階段,我們需要怪獸。這頭怪獸,稱之「奇美拉 Chimera」。 奇美拉是母性的混種怪獸,荷馬在《伊利亞德》中描述了奇美拉:「身體前面是獅子,尾巴是蛇,中間是山羊。」 神話、文化與世代,都可以看見牠的蹤跡,甚至現代科學研究人與動物的基因結合。而現代「奇美拉」一詞,形容任何神話或虛構的生
Thumbnail
憂鬱的靈魂, 逃避過去,亦囚禁於過去。 靈魂被流放到, 器官與器官間, 光與暗相遇之處, 療癒就在其中發生。 〈講 人智學/憂鬱〉2023.07.30
Thumbnail
心是火元素、溫暖,是黑暗傾向器官。肺是土元素、寒冷乾燥,是光傾向器官。在橫隔膜下方,是另一對極性器官,即腎和肝。腎臟,風元素,星芒體,與光的連接更多。肝臟,更多地與液體,乙太,與黑暗相連。器官存在於人體的位置,人體活動於器官之間,即光與暗之間,星芒與乙太之間。因此,涉及該器官的憂鬱,有其獨特的圖像。
Thumbnail
Rudolf Steiner 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有機體,並認為化學肥料,有毒農藥的耕作方法正在造成破壞。他想幫助治癒地球的想法受到他在奧地利農村的早年生活的影響,他在農村中長大,他們遵循自然的節奏,依靠草藥來治療。 西元1924年6月由Rudolf Steiner博士在東歐舉辦的一系列八次農業講座中
Thumbnail
在《人為什麼會生病:人智醫學中的健康與疾病》中,提到感冒與細菌沒有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共振引發。 當體內出現感冒的廢物時,使得頭部中心器官無法得到正常的養分,會出現像洋蔥、大蒜的味道。鼻子敏銳的人便能嗅出感冒病人散發出的味道,如同我們會模仿刺耳嘈雜的說話聲,我們體內也會加入感冒病人發散出來的東西,
Thumbnail
研究顯示懷孕婦女的大腦灰質有減少趨勢,就像青少年時期的我們,灰質減少可能是為了認知、社交、情感的發展需求。灰質的喪失,反而可以讓大腦的其他區域,加強並反應母親對新生兒的需求或較警覺環境中的風險,即增加對孩子的關注與感受。但在分娩嬰兒的兩年內,若沒有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母親的大腦會重新恢復。
Thumbnail
大腦一點一點地退化,無法再以大腦的物質性思考運作著,必須轉變為靈性的思考模式,這必須在自我組織(I Organization)或吾(I)有足夠的發展下,才可能朝向精神性思考的路上,即轉變的過程,是涉及省思、覺察……等類似後設認知的思考運作,也許可以緩解失智所造成的影響,但不是緩解失智本身......
Thumbnail
生命河流是一連串不斷從星辰身的外在感官透過視覺的神經系統進來的離斥過程,歷經了感官、理知及意識心魂,透過想像(imagination),再流到外在客觀的內在感官的融合過程,是意志力的過程,亦是感官知覺、記憶圖像與想像的連續交會過程。 來到意識心魂的深處,自我組織的活動或是隱含著靈性世界的訊息....
Thumbnail
探討當代人缺乏自然體驗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人與環境、自我連結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人智學治療成癮的原則和方法。透過與個案建立連結、探索生命史、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等進行治療。藉由瞭解七年發展階段史及透過自身經驗來穩定自我和獲得自由,使讀者更深刻了解身體經驗的重要性和成癮心理學的人智學解釋。
Thumbnail
門檻守護者存在於創傷的邊緣,是心靈世界中的投射和存在。透過對門檻守護者的冥想和理解,我們可以整合內在虛假的自我,並使內在精神的光芒閃耀。瞭解門檻守護者的本質,在精神和物質間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門檻守護者的存在讓我們面對自己的內在矛盾,引領我們通過涵納和理解,獲得生命中穩定的力量。
Thumbnail
即將進入下一階段,我們需要怪獸。這頭怪獸,稱之「奇美拉 Chimera」。 奇美拉是母性的混種怪獸,荷馬在《伊利亞德》中描述了奇美拉:「身體前面是獅子,尾巴是蛇,中間是山羊。」 神話、文化與世代,都可以看見牠的蹤跡,甚至現代科學研究人與動物的基因結合。而現代「奇美拉」一詞,形容任何神話或虛構的生
Thumbnail
憂鬱的靈魂, 逃避過去,亦囚禁於過去。 靈魂被流放到, 器官與器官間, 光與暗相遇之處, 療癒就在其中發生。 〈講 人智學/憂鬱〉2023.07.30
Thumbnail
心是火元素、溫暖,是黑暗傾向器官。肺是土元素、寒冷乾燥,是光傾向器官。在橫隔膜下方,是另一對極性器官,即腎和肝。腎臟,風元素,星芒體,與光的連接更多。肝臟,更多地與液體,乙太,與黑暗相連。器官存在於人體的位置,人體活動於器官之間,即光與暗之間,星芒與乙太之間。因此,涉及該器官的憂鬱,有其獨特的圖像。
Thumbnail
Rudolf Steiner 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有機體,並認為化學肥料,有毒農藥的耕作方法正在造成破壞。他想幫助治癒地球的想法受到他在奧地利農村的早年生活的影響,他在農村中長大,他們遵循自然的節奏,依靠草藥來治療。 西元1924年6月由Rudolf Steiner博士在東歐舉辦的一系列八次農業講座中
Thumbnail
在《人為什麼會生病:人智醫學中的健康與疾病》中,提到感冒與細菌沒有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共振引發。 當體內出現感冒的廢物時,使得頭部中心器官無法得到正常的養分,會出現像洋蔥、大蒜的味道。鼻子敏銳的人便能嗅出感冒病人散發出的味道,如同我們會模仿刺耳嘈雜的說話聲,我們體內也會加入感冒病人發散出來的東西,
Thumbnail
研究顯示懷孕婦女的大腦灰質有減少趨勢,就像青少年時期的我們,灰質減少可能是為了認知、社交、情感的發展需求。灰質的喪失,反而可以讓大腦的其他區域,加強並反應母親對新生兒的需求或較警覺環境中的風險,即增加對孩子的關注與感受。但在分娩嬰兒的兩年內,若沒有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母親的大腦會重新恢復。
Thumbnail
大腦一點一點地退化,無法再以大腦的物質性思考運作著,必須轉變為靈性的思考模式,這必須在自我組織(I Organization)或吾(I)有足夠的發展下,才可能朝向精神性思考的路上,即轉變的過程,是涉及省思、覺察……等類似後設認知的思考運作,也許可以緩解失智所造成的影響,但不是緩解失智本身......
Thumbnail
生命河流是一連串不斷從星辰身的外在感官透過視覺的神經系統進來的離斥過程,歷經了感官、理知及意識心魂,透過想像(imagination),再流到外在客觀的內在感官的融合過程,是意志力的過程,亦是感官知覺、記憶圖像與想像的連續交會過程。 來到意識心魂的深處,自我組織的活動或是隱含著靈性世界的訊息....
Thumbnail
那是雪花隱喻著阿茲海默症的腦內斑塊,既美麗又悲傷的畫面,那畫面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失智症母親清醒時的哀傷與低鳴。而身為照顧者的子女,也許就如井上靖說:「我沒有權利要求母親回憶過往」,甚至記得當下。也因為這層理解與不捨,如泥作般刮除了些許疲累與咆嘯,使我們得以無盡地照顧下去。
Thumbnail
失智看似躁動的行為,在前一刻處於安靜的他們,內心可能是擔心、害怕或緊張的情緒,當感到失去控制時或將某情況誤認為威脅時,便會出現躁動行為。或許他們對自我無用的失落,使得他們時常處於沮喪的情緒,當有人突然地幫助他們,也可能出現躁動行為。
Thumbnail
在診間,時常看到照顧長輩的通常是家中最不被愛的那個孩子。離得越遠,愛得越深,長輩總是誇讚住在國外的孩子念書念得高,認為每年過年都會回家一次的孩子最孝順。不斷抱怨為了照顧自己而放棄工作的孩子,抱怨孩子做事不勤快、限制自己的吃與外出......等等。這對實際照顧者來說,在照顧上是充滿矛盾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忘記是前進的力量,不要以為是記憶帶著我們前進。 在母親失去記憶的這段時間,也正療癒我存在的價值。原來,促使母親記得過去不是最重要的,忘了過去沒有關係,從頭再來就好,重新建立我與母親的記憶的同時,也再次建立自我價值。忘記的力量,讓我重生。 我不再糾結記憶,每天都會跟母親確認今天的她記憶到哪了.....
Thumbnail
失智,當父母清醒時刻,知道自己記不起來,生活無法自理時,會感到痛苦。身為兒女或照護者,不管父母是清醒或在迷霧裡,都在學習如何鼓起勇氣,去面對父母的不安與自身的沉重……
Thumbnail
罹患失智的年長者,在記憶消失之後,常因忘記事件的來源或細節,產生沒來由的情緒,如同孩子生氣的當下,不知道為什麼而生氣。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我們能夠找到他出現情緒的源頭嗎? 如果不能,我們該怎麼辦?
Thumbnail
那是雪花隱喻著阿茲海默症的腦內斑塊,既美麗又悲傷的畫面,那畫面讓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失智症母親清醒時的哀傷與低鳴。而身為照顧者的子女,也許就如井上靖說:「我沒有權利要求母親回憶過往」,甚至記得當下。也因為這層理解與不捨,如泥作般刮除了些許疲累與咆嘯,使我們得以無盡地照顧下去。
Thumbnail
失智看似躁動的行為,在前一刻處於安靜的他們,內心可能是擔心、害怕或緊張的情緒,當感到失去控制時或將某情況誤認為威脅時,便會出現躁動行為。或許他們對自我無用的失落,使得他們時常處於沮喪的情緒,當有人突然地幫助他們,也可能出現躁動行為。
Thumbnail
在診間,時常看到照顧長輩的通常是家中最不被愛的那個孩子。離得越遠,愛得越深,長輩總是誇讚住在國外的孩子念書念得高,認為每年過年都會回家一次的孩子最孝順。不斷抱怨為了照顧自己而放棄工作的孩子,抱怨孩子做事不勤快、限制自己的吃與外出......等等。這對實際照顧者來說,在照顧上是充滿矛盾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忘記是前進的力量,不要以為是記憶帶著我們前進。 在母親失去記憶的這段時間,也正療癒我存在的價值。原來,促使母親記得過去不是最重要的,忘了過去沒有關係,從頭再來就好,重新建立我與母親的記憶的同時,也再次建立自我價值。忘記的力量,讓我重生。 我不再糾結記憶,每天都會跟母親確認今天的她記憶到哪了.....
Thumbnail
失智,當父母清醒時刻,知道自己記不起來,生活無法自理時,會感到痛苦。身為兒女或照護者,不管父母是清醒或在迷霧裡,都在學習如何鼓起勇氣,去面對父母的不安與自身的沉重……
Thumbnail
罹患失智的年長者,在記憶消失之後,常因忘記事件的來源或細節,產生沒來由的情緒,如同孩子生氣的當下,不知道為什麼而生氣。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我們能夠找到他出現情緒的源頭嗎? 如果不能,我們該怎麼辦?
Thumbnail
業力入骨, 血液成了侍者, 繁星照看一切。 回頭是一片荒蕪。 〈講 創傷/業力〉2023.10.16
Thumbnail
失落此刻的記憶, 像是風化的岩石, 看著逝者的臉龐剝落。 復原居所裡的記憶, 像是水晶恆常存在, 拿起逝者的過往塑形。 潛意識進入兩個記憶間的隙縫, 這是我們能夠觸碰潛意識的唯一時刻, 捧起感受,再放回心中某一處壇城,淬鍊出意義。 〈講 悲傷〉2023.08.26
Thumbnail
生命的感覺,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
Thumbnail
在時間的堆疊裡, 找到縫隙, 陪伴當下真實的彼此。 〈講關係/陪伴〉2021.11.27
Thumbnail
身體, 就像說書人, 姿勢、疤痕、動作、疾病、體型, 都在訴說你的生命。 〈講創傷/身體〉2021.06.16
Thumbnail
倆人哼唱著, 提起同樣步伐一起走在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 ), 原點亦是終點。 隨著靜默、怒吼、憤怒、焦慮、悲傷、失落......, 倆人慢慢有著不同步伐, 直到手再也牽不起來, 有時你快,有時我慢, 僅剩殘存的愛意與苦澀陪伴。 我們都在一場名為愛的潘洛斯循環著,即使想離場,也找
Thumbnail
生命的感覺, 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 漸漸地, 只聽見不規律的呼吸聲、 只看見浮游閃逝的燐火、 只感覺到僵硬冰冷的身體, 蜷縮在角落,動彈不得, 不時感到羞愧、無力,孤獨。 顫抖的手, 劃了數根微微潮濕的火柴, 只為了
Thumbnail
當我與你坐在河邊, 看著溪水緩緩流淌著, 碰撞岩石濺起朵朵水花。看見樹葉, 好奇地跟隨著水帶他去哪? 聽見鳥叫,消失在前方的樹林裡, 清新濕潤的空氣滋潤著你的喉嚨。 你述說著過往的不堪, 輕撫微風吹過的臉頰, 雙腳不停在溪水裡上下擺動, 時而觸碰溪水,時而離開水面。 您感到有股從
Thumbnail
原來我一直快樂不起來, 不是沒有快樂, 而是它跟著傷痛, 一直都在。 〈講 創傷/麻木〉2021.03.17
Thumbnail
引領我們生命前進的, 從來不是堅強, 而是「脆弱」。 〈講 CPTSD/創傷〉2020.05.27
Thumbnail
業力入骨, 血液成了侍者, 繁星照看一切。 回頭是一片荒蕪。 〈講 創傷/業力〉2023.10.16
Thumbnail
失落此刻的記憶, 像是風化的岩石, 看著逝者的臉龐剝落。 復原居所裡的記憶, 像是水晶恆常存在, 拿起逝者的過往塑形。 潛意識進入兩個記憶間的隙縫, 這是我們能夠觸碰潛意識的唯一時刻, 捧起感受,再放回心中某一處壇城,淬鍊出意義。 〈講 悲傷〉2023.08.26
Thumbnail
生命的感覺,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
Thumbnail
在時間的堆疊裡, 找到縫隙, 陪伴當下真實的彼此。 〈講關係/陪伴〉2021.11.27
Thumbnail
身體, 就像說書人, 姿勢、疤痕、動作、疾病、體型, 都在訴說你的生命。 〈講創傷/身體〉2021.06.16
Thumbnail
倆人哼唱著, 提起同樣步伐一起走在潘洛斯階梯(Penrose stairs ), 原點亦是終點。 隨著靜默、怒吼、憤怒、焦慮、悲傷、失落......, 倆人慢慢有著不同步伐, 直到手再也牽不起來, 有時你快,有時我慢, 僅剩殘存的愛意與苦澀陪伴。 我們都在一場名為愛的潘洛斯循環著,即使想離場,也找
Thumbnail
生命的感覺, 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 漸漸地, 只聽見不規律的呼吸聲、 只看見浮游閃逝的燐火、 只感覺到僵硬冰冷的身體, 蜷縮在角落,動彈不得, 不時感到羞愧、無力,孤獨。 顫抖的手, 劃了數根微微潮濕的火柴, 只為了
Thumbnail
當我與你坐在河邊, 看著溪水緩緩流淌著, 碰撞岩石濺起朵朵水花。看見樹葉, 好奇地跟隨著水帶他去哪? 聽見鳥叫,消失在前方的樹林裡, 清新濕潤的空氣滋潤著你的喉嚨。 你述說著過往的不堪, 輕撫微風吹過的臉頰, 雙腳不停在溪水裡上下擺動, 時而觸碰溪水,時而離開水面。 您感到有股從
Thumbnail
原來我一直快樂不起來, 不是沒有快樂, 而是它跟著傷痛, 一直都在。 〈講 創傷/麻木〉2021.03.17
Thumbnail
引領我們生命前進的, 從來不是堅強, 而是「脆弱」。 〈講 CPTSD/創傷〉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