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小孩

含有「內在小孩」共 9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夢中,我來到一個陽光灑落的農場,手裡端著飼料,召喚了一群毛髮凌亂、神情戒備的貓狗。牠們有序地咬著碗,走向自己的角落吃飯。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我正在照顧那些曾被我忽視的內在碎片。 當那位赤腳走來的小女孩出現時,我明白,她是童年的我,默默捧著空碗、等待滋養。 當我把愛與溫柔盛進她的碗裡,並與動物們
Thumbnail
在這段奇幻而溫柔的夢中,我正準備記錄夢境時,兒時的女兒突然跑來,渴望我幫她化妝。當下,我才驚覺,她竟然不是現在那位已經長大的少女,而是那個愛撒嬌的小小身影。 這支短片結合了夢境原貌與轉化結局,象徵我們心中那個渴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感的迷失與重建。許多人因為社會壓力和自我期許,將自身價值建立在成就、外貌和他人認同之上,導致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懷疑。文章指出,真正的價值來自於存在的本身,而非外在成就。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和方法,引導讀者重新定義自我價值,並鼓勵讀者接納自己,活出真我。
一接起家裡的電話,聽到電話那頭的聲音語調,還來不及預感,瞬間就煩躁打結。這股莫名其妙的煩躁總讓人非常難受,想要掛斷又挾帶著隱約的罪惡感,我們也搞不懂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為何說不到三句話,內心的火藥就爆炸?
這些看似宿命的特質,其實是靈魂歷劫的因果果報,讓我們帶著特定的功課誕生在這個家族系統裡。
Thumbnail
最近又進了一次下部世界。 這次進入下部世界,沒有什麼奇幻的場景,或是清晰的畫面,大部分時候,我只是知道:我到了那個地方。就像一種狀態切換——我閉上眼睛、聽著薩滿鼓聲、在腦中走向那片水池邊的草皮,跳下去,然後進入一種內在的空間,一個可以看見自己的地方。 這次遇見的是幾個小朋友,應該說,是幾個我。
「與過往的自己對話,就像是彌補了時間的裂縫,讓現在的妳能夠給予過去那個受傷的自己,最需要的愛、理解與支持。透過這樣的對話,妳可以重新改寫過去的故事,賦予它新的意義,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充滿痛苦的回憶,而是成為妳成長的動力,成為妳更加堅強的基石。」
Thumbnail
原來情緒有這麼多面向啊!!!一般人還真不容易釐清呢!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林燃(創作小說家) 對啊!像上篇我回覆妳的,我已經告訴心理師我很悲傷了,悲傷就是悲傷啊! 我覺得我表達很清楚了很具體了,我完全不懂心理師要我探索什麼,悲傷要告訴我什麼?就很悲傷啊!不然咧? 我覺得一般人的想法會跟剛諮商的我一樣,情緒不就這樣,搞不清楚心理師要自己探索什麼,敘述什麼。
「沒錯,那個內在小孩也會缺乏安全感,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害怕再次受到傷害。它會渴望被保護,希望有人能給予安慰、支持、和鼓勵。」 「把成年後的創傷與內在小孩連結起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知道這些情緒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於內在小孩的呼喚。」
Thumbnail
這是看文順便學穿搭? 呵呵~~不過情緒動物園是每個人都能覺察的嗎?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林燃(創作小說家) 我沒用過小紅書,有機會可以嘗試用看看。 我自己都是買Uniqlo 或Gu ,我覺得男生的打扮應該是比女生簡單很多。
就像輪迴一樣,只有當你受夠自己的「奴性」,才會產生出想徹底改變的「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整理出療癒歷程中的八個步驟:察覺、接納與承認、探索與表達、理解與重建意義、重建自我、練習與整合、連結與關係、回饋與賦權,幫助讀者瞭解自我療癒的歷程,並鼓勵持續前行。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