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

含有「在野黨」共 3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現代社會高度分裂的現象,從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政治的對立,到個人生活中的困境,例如高房價、工作壓力、婚姻問題等,都展現出社會的割裂與人們內心的孤獨。文章以反思的語氣,批判社會的冷漠與個人主義,並表達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Thumbnail
蝴蝶效應是,蝴蝶不知道在特定時空裡拍翅飛翔,會引發大災難。 台灣政治上的蝴蝶效應卻有壞也有好。 年度代表字「大」有點嚇人。
截至2025年2月28日(今天),韓國的憲政危機仍在持續發展中,這場危機起源於2024年12月3日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短暫宣布戒嚴令的舉動,並隨後引發了一系列政治與法律後果。以下是目前危機發展的最新情況,並基於我對近期事件的綜合了解。
綠營近期掀起「大罷免」的熱潮,針對 41 名藍委發動罷免連署,試圖改變國會生態,讓自己重回多數。然而此次罷免行動並非基於立委問政表現,而是高度政治化的操作。台灣的罷免門檻若不作調整,政治人物及選民的心態不改變,總是選輸就想翻桌,那台灣政局恐將陷入惡性循環。
傳義(R_Z_)-avatar-img
2025/02/21
[賴清德]引用佛家語"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卻看不到"大罷免"可能種下惡因,如果罷免條件不修改,以後各級選舉都可能被仿效,那麼選舉機關就可能年年忙,當選者不旋踵又要為被罷免而應戰,何暇認真施政\問政? [賴清德]羨慕[蔡英文]時代立法院過半,執政黨做甚麼都可以,立法院像中共的人大一樣,只有舉手贊成的分。但[賴]卻不曾反省,何以民進黨國會不過半,何以自己的得票才40%,若非[蔡]政府托大專擅腐敗,一堆30年機密的東西,引人疑竇,民進黨選票怎會流失?凡夫[賴]總統看不清"因",卻亂引用,不亦可笑?
台灣立法院凍刪國防預算,引發國內外的熱議。執政黨警告此舉可能削弱防衛能力,而外媒則將焦點放在台美關係與中國大陸威脅之上,認為預算削減可能動搖台灣的防衛決心。然而,這樣的敘事是否真的反映了事實?本文將從國防預算的實際調整內容、軍購監督的必要性,以及外媒報導的侷限性三個面向,深入探討這場爭議的核心。
2025年1月24日,日本第217屆通常國會正式開幕,首相石破茂發表了其上任以來的首場施政方針演說,為執政道路定調。面對少數派執政聯盟的挑戰,石破首相不僅提出內政改革的五大政策,更在外交上強調深化日美同盟與穩健處理對華關係,展現出穩中求變的施政理念。
Thumbnail
「今年台灣中央政府總預算創下歷史新高,但執政黨與在野黨的爭論卻讓預算成為政治角力的舞台。護照短缺、發票獎金取消等危言聳聽的說法背後,真相究竟為何?在野黨提出的刪減與凍結預算,是為了阻礙國家運作,還是要強化財政紀律?」
2024年10月27日,日本第50屆眾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聯盟遭遇重大挫敗,僅獲得215席,未能過半。這一結果打破了長期以來自民黨主導國會的政治格局,為日本政壇帶來巨大變數。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朝野惡鬥如何癱瘓政府運作,並影響文化政策與社會發展。作者以道德經為引,批判執政黨與在野黨的政治利益優先於人民福祉,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文化創作走向商業化、歷史文化遺產遭受破壞等問題。作者呼籲社會改革,重視文化保存與社會公平正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