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含有「年代」共 30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始業軍訓 在那個年代,考上警察學校如果是還未服役的學生,必須到指定的軍事訓練中心或基地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始業軍訓」,80年代某一年的12月底,洪向欣帶著報到單和簡單的行李,未向家人道別就逕自啟程到一個從未去過的地點:「屏東縣內埔鄉龍泉村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受訓,因路途遙遠,洪向欣前一天就先到達
那時候還沒有速食與手搖飲,幸福卻是藏在一碗熱騰騰的豆花裡。 扁擔挑著的是老一輩人的勤勞與手藝,也是那個年代街巷裡最真實的人情味。 這段記憶,不只是童年的滋味,更是一種再也回不去的充滿豆花與焦糖香氣的幸福。
Thumbnail
Athena 閣樓裡的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熱呼呼的豆花比冰豆花香
『自己前半的人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能立即判斷眼前的事情,或是與他人競爭...。』 過去在學生時代,所處的環境,無疑是為了成績而競爭,目的為了參與所謂的"好學校"的賭局。 生活在1980年代的父母親,以"大家樂"或"賽馬"的心態,把賭注專注在下一代身上,全然的為"他們"好的生活而下了賭注。 自
0/5來談「心」吧!Mental Health Awareness Month
在那台高空滑軌車呼嘯而過的裂空聲中, 一位穿著褪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蹲在地上,檢查導磁軌的裂痕。 他臉上有一道被火花灼過的痕跡,眉宇間卻有一種說不清的莊嚴, 那不是職人的驕傲,而是……一種對天地靈氣的靜默對望。 他叫「官雲長」, 過去,他是關聖帝君──伏魔斬妖、護道衛法的神明。 如今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神話#文化
【膠卷文藝復興的支線——IMAX 的祖先 VistaVision 回來了】#葉郎每日讀報 以映演經典老片著稱的美國 TCM (Turner Classic Movies)頻道在幾天前的年度影展中,重現了一個已經銷聲匿跡很多年的放映技術。而這個你可能沒聽過(也沒看過)的技術,其實是 IMAX 的
Thumbnail
在福爾摩沙國以外,那些被迫遠走的流亡者後裔──或許定居於東亞的荒城,或隱沒於中亞的邊疆──仍口耳相傳著提亞的故事。 對某些人而言,她如神話中重返戰場的女戰神,是「黎明鐵血的執行者」 他們說:「那是神明設計出的最冷靜兵器,也是最純粹的審判之刃。」 她不嗔不怒,不笑也不泣,卻會於夜深時坐在祠堂前,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神話#文化
原文連結:https://www.heatalk.com/20250425/1356/ 香港的士自20世紀初出現以來,一直是城市交通的重要命脈,無論是車身顏色、收費方式、車型設計,還是燃料技術,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燃油車到今天的電動的士,從只收現金到多元電子支付,甚至車牌價格的瘋狂升跌
Thumbnail
──摘自千禧歌手 簡如霓(2001-2036) 生前懺悔自白錄 我以為我在唱歌。 後來才知道,我唱的,是他們要我唱的。 我出生在2001年,民國九十年。那一年是新世紀的開始,也是我們這一代的起點。從小我就被稱為「自由之女」,生在民主的土地上,受的是開放教育,看的是來自全世界的影像與故事
含 AI 應用內容
#遺棄#島嶼#年代
─來自被遺棄者後代的質疑與記憶碎片─ 他們被稱為「深淵餘脈」。 生於昔日帝國瓦礫上,死於時代風向的冷漠之中。 他們的語言保留了福爾摩沙的母音,卻混雜了亡國語者的沙啞。 在那片荒涼的國土上—— 那裡曾是強權國的餘燼、亦是文化交錯的失語之地, 一群年輕人,開始質疑: 「我們的祖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神話#遺棄
神與機之島・東方的復興 時間進入AI新曆第十年, 戰後的福爾摩沙,未選擇徹底西化,亦未全然效仿大和, 她回望過往——從大航海時代的傷口、清代民間的靈壇、 到日治時代的文明軌跡──一切宛如時間拼貼的畫布。 她不再羞於自身的「殖民史」, 反而以之為種子,在文化的沃土中發芽。 一場後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神話#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