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含有「拖延症」共 26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曾經你以為一天才能完成的事,半小時就完成了 有沒有這種時刻——你拖延了好幾天的事情,原本以為要花上一整天處理,結果卻在某個清晨、某段安靜的午後,只花了短短半小時就解決了? 我有,而且不只一次。 這不是因為事情突然變簡單了,而是因為我終於跨出了那一步。那一步,往往比任務本身還難。我們總會高估事情
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真的。 心理有時明明覺得說某件事情,信手拈來游刃有餘。 實際做的時候可能就拖延症上身,或是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擺著。 訂好計畫仍然做不出來,做出來又不像預期中那樣。 這樣的情況在最近層出不窮。 我發現其實歸根究柢就一個問題,拖延症,然後造成的後續傷害讓事情變
Thumbnail
  「把AI整併進工作流」聽起來好像很高深,但以個人工作者來說,最核心的那步僅僅是再簡單不過的「把隻言片語打進ChatGPT的對話框」。無論你說得清楚或模糊、AI會給出怎麼的回應,這個行為都已經充滿價值。因為,它首先是一種特別出色的「內在語言外部化」方法。
Joker-avatar-img
2025/04/30
我覺得可以加進來的前提是~ 已經自己經歷過「好幾」次了~ 因為工作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方式~ 但是就我自己工作的場合~ 根本導入不進來 XD ( 一方面是太過技術一方面是公司會擋 ) 但我私底下回家後 自己的電腦在學習上確實已經加入 AI 讓他幫助我做學習上的思考引導了~ 很明顯的學習效率跟之前相比 時間至少減少 50%
前圖紙-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30
Joker 我也覺得個人工作和學習上的效果更顯著。如果是公司或和別人合作的任務,的確可能會遇到其他因素沒辦法想加入AI就加入AI。但也我相信AI導入工作的情況會愈來愈普遍~
#小倉鼠#社畜逃脫筆記#PODCASTS#說書#每天最重要的二小時#喬許戴維斯#大塊文化#心理學#心智疲勞#二小時#拖延症#情緒開關#能量管理#辨識決策點#惰性#效率迷思#時間管理#刻意練習#無意識#放手分心#思緒衝浪#先吞掉那隻青蛙#把握優先重要#善用負面情緒#生理機制#人體使用說明書#自我覺察
Thumbnail
5/5每天最重要的二小時
#小倉鼠#社畜逃脫筆記#PODCASTS#說書#每天最重要的二小時#喬許戴維斯#大塊文化#心理學#心智疲勞#二小時#拖延症#情緒開關#能量管理#辨識決策點#惰性#效率迷思#時間管理#刻意練習#無意識#放手分心#思緒衝浪#先吞掉那隻青蛙#把握優先重要#善用負面情緒#生理機制#人體使用說明書#自我覺察
Thumbnail
5/5每天最重要的二小時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4/17
嗨,晨安!如今醒起最重要的二小時先行“運動”,他事挪後!不然!後常因事棄放了運動!
林漢清 對!我也是在掙扎!人的體力有限,對要意志力的事,精神好時還有機會去勉強自己做;但是精神一差,馬上就想放棄,這點套在培養運動習慣,建立閱讀習慣,都很管用!所以,我白天剛喝完咖啡,精神最佳時刻都用來寫腳本和製作PODCASTS節目!
生活中卡關、提不起勁的時刻,好像很難避免。如果說,擺脫這種狀態的方法,竟然是去做點更「不想做」的事呢?聽起來有點違反直覺,但其背後的大腦科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是什麼樣的機制在運作?又該如何安全地應用?一起深入看看,如何利用這種看似矛盾的方法,為卡住的自己重新注入前進的燃料吧!
Thumbnail
有時事情做著做著就心思就飄走或迷失了。 這時要下意識拉回來就不容易,也許剛飄到某個蝦皮賣場,或是PS5/STEAM的某個特賣會。 或者是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川普關稅大漲導致股票大跌等。 平常工作時的上網干擾真的很多。 只要能上網,心思就容易飄來飄去,工作交期又遠的情況下,那事情
Thumbnail
拖延呢個問題,講真幾乎每個人都中過招。無論係搞創作、做生意、寫 proposal、覆 email,總有啲 moment 會忍唔住諗:「不如陣間先啦……」老實講,我都成日拖延。呢篇 blog 其實係我拖咗第 N 次 ( 以年計 ) 之後,終於開咗個 Notion 檔開始寫嘅。點解我會拖?你又點解會拖?
Thumbnail
(請放輕鬆,細心閱讀,建議配搭熱茶一杯) 你有冇試過以下情境: • 成日話:「等我整靚個 Logo 先開 IG!」 • 又或者:「個網站未 ready,我唔敢 launch 住。」 • 仲有:「個 idea 好正,不過我陣間先寫落嚟啦~」 然後一陣間就變成一日、一星期、一個月……💨
Thumbnail
#小倉鼠#社畜逃脫筆記#PODCASTS#說書#每天最重要的二小時#喬許戴維斯#大塊文化#心理學#心智疲勞#二小時#拖延症#情緒開關#能量管理#辨識決策點#惰性#效率迷思#時間管理#刻意練習#無意識#放手分心#思緒衝浪#先吞掉那隻青蛙#把握優先重要#善用負面情緒#生理機制#人體使用說明書#自我覺察
Thumbnail
5/5每天最重要的二小時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4/09
嗨,晨愉噢!想您已痊癒,真別與健康“對作”一點意義都沒!今行何事己先問“有損己身”嗎?有,寧捨短暫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