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際

含有「職場人際」共 4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冥王十宮的人,對有權、有地位、說話有份量的人,常會產生一種本能的敵意。 不管那些權威人士看起來多溫和,說話多得體, 只要有一次,他們在你說話時轉了頭、停頓了一下、語氣裡有輕視, 冥十內心可能就會立刻關上門,並啟動自我保護機制。
這是一種 「在不讓自己被吞沒的同時,也不讓自己成為局外人」 的功課。 它不是極端地「做自己」,也不是極端地「配合他人」,而是一種靈巧的平衡術。 以下是幾個核心策略
向上共情是討好,向下共情是消耗。 留下能量給自己,才走得長遠。
1.先反問,再推動 以為在思考,其實是挑自己愛聽的話,證明我沒問題 「確認偏誤」不是讓你犯錯,而是讓你錯得毫無自覺 一位投資分析師,準備向客戶推薦一家新創公司,花了三天準備簡報,從市場報告到團隊背景、簡報視覺,每一項都做到滴水不漏。 簡報當天,講到一半,客戶問,有間公司商業模式這間很像,
那些你曾半夜打電話求救、他會接的同事,後來都去哪了? 合作結束之後,有人變朋友,有人變陌生人,也有人從此標上「靜音」。 革命情感,終究是一張地形圖,每條路都曾通往高峰,但不一定有回頭路。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4/10
職場,和校園,或親族,或是一般人際互動,應該都差不多。唯一特別的,職場有較大的利害關係,它會讓兩人或多人關係起了理不清的關係。我覺得。
真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0
安立格 謝謝您的回饋,我很認同您提到的「職場有較大的利害關係」,這點確實讓人際互動更複雜。不過我認為職場情感與親族或校園還是有所不同。 親族關係帶著血緣與無法選擇的背景,校園則常有成長與競爭並存的青澀記憶,而職場雖然看似理性運作,卻是我們花最多時間共處的地方,有些情誼甚至比家人還貼近。革命情感,正是這種「在合作中磨合出來的信任」,它不像親情無條件,也不像友情自由選擇,而是一種在共同任務中「打過仗」後留下的默契。 所以我才想說,它不只是關係模糊,而是在利益與人性之間,有時反而浮現出最真實的情感底色。
職場混久了,你會發現一個殘酷真相: 有些人,不太努力、不特別熱情,卻總被提拔、深受信任; 有些人,天天送飲料、笑臉迎人,最後連備胎都當不上。 問題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出現的時間,根本不對。 做人不是越熱情越好,也不是越討喜越有效。 真正混得開的人,從來不靠存在感,而是靠,剛剛好的出場時
有時候,我們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結果活得越來越累,連自己的觀點都模糊了。其實,你不需要認同所有人的看法,也不用對別人的情緒負責。當我們能分清楚「這是我的想法,那是你的觀點」,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動搖,也能更自在地討論與交流。培養界限感,不是讓我們變得冷漠,而是讓我們更有力量,活得更清晰、更自在。
Thumbnail
《大人學做事做人》探討職場人性與做事的核心觀念。書中認為「人性本自私」,但這不代表他人都是惡意的,而是應該以互利的角度合作,減少對他人的過高期待,才能降低職場失落感。作者提出「基本要求 vs. 額外要求」的概念,幫助我們在職場與人際關係中建立更健康的標準。
Thumbnail
4/5《大人學做事做人》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2/16
上班是同事 下班不認識。
微力_說-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6
彼得潘 觸,我現在社群平台也不太加同事🤣
付費限定
常常看 / 聽不懂英語慣用語?有的慣用語很直白,但有很多無法望文生義,那就必須了解原始的「基本義」,透過聯想去思考「引申義」,比較容易理解,也才容易記住呦!本文依照三種不同對象情境 (同事、主管、客戶),提供 30 個常用的英語慣用語,讓你可以現學現賣,自信尬聊喔!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