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養

含有「親職教養」共 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陣子有不少家長跟我們聊到:「孩子手機怎麼都用不夠,明明只是查個資料,結果看了影片、滑了社群,時間就過去了。」 更有家長困擾:「我們學校開始限制手機,但孩子一回家,就報復性滑手機,該怎麼辦?」 其實,這樣的困擾可能不只有孩子才有。 我們大人其實也常常手機不離身。
Thumbnail
當你看見孩子在玩樂高,嘗試把兩塊積木組合起來,但因為手部力量不足,努力許久仍無法成功時,你會怎麼做? A. 直接幫他組裝好,並告訴他可以怎麼做 B. 讓他自己嘗試,相信他會找到方法 C. 問他需不需要協助,再提供所需的幫助 這三種做法都可能幫助孩子解決眼前的困難,也各自帶來不同的學習經驗。
Thumbnail
接手怕干預太多、放手怕摔得太重、牽手又怕自己沒電先倒下(笑) 但這篇提醒我「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先看見孩子,也看見自己」 說得太好了,直接收藏當爸媽的日常導航!
在實務工作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無奈地說:「我有同理他的情緒啊!但他還是沒辦法冷靜下來…」言語中透露著挫折感。進一步詢問後,他們會說:「我看得出來他很生氣,我會一直重複同理他『你真的好生氣哦!』,可是過了很久,他還是情緒激動…」那麼,到底怎麼同理才會有效果呢?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一生氣,你也跟著火大? 「孩子怎麼生氣,家長才不會生氣?」這句話,在我的演講中總是不斷重複,因為每當我問台下的家長或老師,有多少人和孩子之間建立了這種默契時,舉手的人總是少之又少。 這意味著什麼? 表示孩子沒有被教導如何適切地表達自己的生氣情緒。
生命中的重大轉折往往來得悄無聲息,當我們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我發現自己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沒有孩子的我和現在的我,彷彿在平行宇宙中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成為父母的我,整個大腦經歷徹底的重組,就像是經歷了一場神經系統的革命。 曾經熟悉的日常突然變得陌生,我不得不重新學習如何生活、如何愛...
Thumbnail
身教永遠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現在我的孩子長大了,我發現一路上他真的也回過頭來教我很多很多。包括我在心累的時候,迷茫的時候,能量低的時候,我的孩子居然會用我教過他的話語,回過頭來安慰我、鼓勵我,給我能量。孩子的存在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感恩、孩子回饋給我的愛,讓我覺得付出所有的一切都是這麼的美好~愛人者愛返。我想這就是愛和改變的力量~❤💖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7
花花家的雜貨店 好的,我會謹記過來人的誠摯分享,花花的話讓我安心,陪伴我繼續走在育兒的道路上...時間飄很快,我會好好珍惜。
src
src
src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1/27
「我非常認同書中提到父母在照顧兒女前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 認同!
|讓育兒這件事,回到我們一起共好的生活裡| 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照顧孩子一段時間了,育兒這條路上真是充滿驚喜與挑戰,總是被孩子的出其不意逗樂,也被孩子的變化多端搞的昏頭,每每拿起手機回憶起那些點滴,嘴上都會掛著淺淺的笑容,我想那是成為父母而有的痕跡,讓我們不要忘記生活走過的足跡。
Thumbnail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