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含有「讀後感」共 154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指指的沙龍
2025/07/10
三十立不起來,四十又會如何?讀《四十我就廢》有感
三十就開始廢,看本《四十我就廢》,彷彿是一個暖身,或是我所看見的未來(寫在2025年7月5日週六劫後餘生的隔日早上)。差點以為是作者真實自傳,還想說,哇,主角職業設定成出版社編輯真是太巧了,興起惺惺相惜之心,準備把共鳴開到最大,後來才發現,噢是虛構小說啦。
4/5
四十我就廢
#
小說
#
四十我就廢
#
閱讀
4
4
普普文創
4 天前
2
40通常不知道自己在幹甚麼,忙家庭,忙小孩,忙事業,搞不好還要忙婚姻,忙!
2
指指
發文者
4 天前
1
普普文創 哇嗚蠟燭多頭燒~辛苦辛苦!
1
L的所讀所見
2025/07/09
「四十我就廢」但作者好像不覺得人生不成功沒關係啊。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以為接近三十關卡時就會很清楚自己的人生道路、喜好與厭惡,到了三十多歲時發現人生還是很多茫然;以為到了四十歲時,就應該成為社會中堅、經濟穩定;當自己到了真正快四十關卡時,發現咦人生怎麼還在打怪?
3/5
四十我就廢
#
讀後感
#
書評
#
閱讀心得
2
留言
南聲生生難
2025/07/09
南聲讀後|《沒有媽媽的超市》Michelle Zauner
也許是想著人死後可以靠某些憑依召喚生前相處的種種記憶,《沒有媽媽的超市》的作者Michelle藉由製作母親家鄉的韓國料理感受母親的成長經歷,從非當事人的管道理解母親,彷彿這麼做可以緩和失去母親的痛苦。 面對這種悼念親人的作品我總會感到苦手,一方面是我的情感氾濫,尤其是面對死亡,總是會無來
#
讀後感
#
南聲生生難
#
南聲讀後
2
1
Claydee
4 天前
喜歡
喜歡這本書,也很感謝你的心得讓我重溫閱讀這本書的感覺。說到衣服,我也傳承了奶奶的衣服,都是用料實在的訂製貨,她身材比我嬌小,好在當時流行略寬鬆的版型,現在我穿剛剛好,好幾次被路人說很特別很時髦呢:)
喜歡
透明方塊的沙龍
2025/07/08
小說《絕跡試煉》(The Extinction Trials) 推薦 + 讀後感
他們的冒險就像是以世界為舞台的大型密室逃脫,走錯一步的代價是喪失性命。
#
小說
#
推薦
#
讀後感
10
留言
閱讀人森,樂讀人生
2025/07/07
凝視人性之惡:讀《北海鯨夢》
這絕對是我讀過「最有味道」的一本書。 英國作家Ian McGuire所撰寫的這部《北海鯨夢》,以十九世紀的捕鯨船作為背景,透過一場前往北海的旅程,深刻刻劃了人性之惡與文明的虛假外殼。這是一部冷酷至極的作品,但正因如此,它提供了對人性、暴力、道德與資本主義的凝視,非常好看。
5/5
北海鯨夢
#
閱讀人森
#
Instagram
#
讀後感
3
1
徐風輕拂
7 天前
喜歡
雖沒閱讀過這本 但讀過McEwain的 Atonement 關於二戰時期,主角原本的莊園式生活被戰爭摧毀殆盡的故事 而書中涉及敘事者主角Briony,過去對親姊姊與青梅竹馬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孽,而以小說創作的方式,進行自我懺悔 McEwain的書真的不賴
喜歡
L的所讀所見
2025/07/06
「Spring」恩田陸在「蜜蜂與遠雷」之後,又一個用文字呈現出視覺以外饗宴的優美故事。
「蜜蜂與遠雷」是本讓人印象很深刻的書,用文字描述的世界讓人彷彿聽到了音樂,記得當時還找來書裡的曲單聆聽欣賞。 而這本Spring恩田陸又再次發揮精湛的描述能力,讓對芭蕾舞一無所知的我,好像也欣賞了看到了舞蹈的優雅與看到舞台上豐富的故事。
#
芭蕾舞
#
讀後感
#
閱讀心得
1
留言
透明方塊的沙龍
2025/07/04
鹿苹《甜麵包島》推薦 + 讀後感
他們都曾經歷生離死別,帶著無以言說的創傷,在沒有希望也看不到未來的狹小世界裡,就這樣生存著。
#
小說
#
推薦
#
讀後感
6
留言
藍夜喵子的午夜場漫遊
2025/06/27
【漫畫推薦】《洛夫克拉夫特傑作集:敦威治怪譚》
《洛夫克拉夫特傑作集:敦威治怪譚》漫畫心得分享,介紹作品精緻的畫風、緊密的劇情以及引人入勝的克蘇魯神話元素,並點出其警世效果,推薦給喜愛驚悚、奇幻及克蘇魯神話的讀者。
#
閱讀日常
#
閱讀心得
#
閱讀分享
5
留言
閱讀人森,樂讀人生
2025/06/26
從裂縫中說話:讀《隱谷路》
《隱谷路:一部解開思覺失調遺傳祕辛,深入百年精神醫學核心爭議的家庭調查史》寫的不僅只是蓋爾文一家「奇幻」故事,更多的是透露出社會如何定義所謂的「不正常」與「瘋狂」,以及如何「解決」這些「不正常與瘋狂」。
4/5
隱谷路:一部解開思覺失調遺傳祕辛,深入百年精神醫學核心爭議的家庭調查史
#
閱讀人森
#
Instagram
#
讀後感
喜歡
留言
南聲生生難
2025/06/25
南聲讀後|《夏子的故事》川上未映子
《夏的故事》是結合了橫跨八年的兩篇創作集結而成,第一部是曾作為單行本出版的《乳與卵》,探討不同時態的女性如何面對自身體態連帶評判自身價值;第二部則專注在人工受孕所涉及道德觀、教養問題等討論。在第一部時夏子比較偏向敘事者,第二部的重心就完全聚焦於夏子自身。因為二者環繞重心不同,就算不接續讀的問題也不大
#
閱讀心得
#
讀後感
#
南聲讀後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