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森

含有「閱讀人森」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絕對是我讀過「最有味道」的一本書。 英國作家Ian McGuire所撰寫的這部《北海鯨夢》,以十九世紀的捕鯨船作為背景,透過一場前往北海的旅程,深刻刻劃了人性之惡與文明的虛假外殼。這是一部冷酷至極的作品,但正因如此,它提供了對人性、暴力、道德與資本主義的凝視,非常好看。
Thumbnail
5/5北海鯨夢
徐風輕拂-avatar-img
7 天前
雖沒閱讀過這本 但讀過McEwain的 Atonement 關於二戰時期,主角原本的莊園式生活被戰爭摧毀殆盡的故事 而書中涉及敘事者主角Briony,過去對親姊姊與青梅竹馬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孽,而以小說創作的方式,進行自我懺悔 McEwain的書真的不賴
《隱谷路:一部解開思覺失調遺傳祕辛,深入百年精神醫學核心爭議的家庭調查史》寫的不僅只是蓋爾文一家「奇幻」故事,更多的是透露出社會如何定義所謂的「不正常」與「瘋狂」,以及如何「解決」這些「不正常與瘋狂」。
Thumbnail
4/5隱谷路:一部解開思覺失調遺傳祕辛,深入百年精神醫學核心爭議的家庭調查史
我對桑塔格的初認識來自於她那些冷峻的批判性作品─《旁觀他人之痛苦》、《論攝影》、《疾病的隱喻》,這些作品描寫她對戰爭、藝術、疾病以及被觀看的評論,她的文句總銳利得像把刀,冷酷、清醒又充滿挑釁,但同時又美得令人難以抗拒。這讓我對她產生了好奇,便開始了一系列認識桑塔格的旅程。
Thumbnail
4/5桑塔格
時隔四年,我再次讀完《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它依然深深撼動我心。那份冷靜卻深刻的筆觸、對生命與死亡無聲的凝視,讓我再次確信這是我心中最動人的作品。
Thumbnail
5/5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
此時此刻,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的是「親密」的定義。 過往建立在異性戀世界的親密通常包含著浪漫與性,而現今隨著更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出現,「親密」或需應該重新被定義,親密可以是一種「去浪漫化」的相互陪伴與扶持,是一種解開社會制度枷鎖但仍為後盾的支持,也是一種包容與理解。
Thumbnail
過去看他的作品,很多時候總是約略知道他想表達什麼東西,或有些時候隱微到難以察覺,但在《棄貓》之中,村上直指他想表達的東西,卻又不是那麼清晰,這讓我感到有趣。
Thumbnail
3/5棄貓 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閱讀《傴僂》的過程,以及試圖寫下自己所思所感時,我的心情始終十分複雜,十分掙扎。這份掙扎來自於:我究竟應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去理解這本書的內容?而每當我開始思考「角度」這件事時,我無可避免地意識到,自己永遠只能以一個「直立人」的視角切入。這種不可擺脫的位置,讓我深感無力。
Thumbnail
4/5傴僂(芥川獎得獎作品.引發評審激烈爭議的道德問題作)
avelainel-avatar-img
2025/05/11
//surl.li/klzogx //surl.li/ffctgs //surl.gd/qxfprn //surl.lu/yfalqh //surl.li/gzpnuh //surl.lu/poxkjr //surl.lu/vqffps //surl.li/yidofk //surl.li/ihkxtg //surl.lu/hgdkge //surl.li/fefuwj //surl.li/xpxhve //surl.li/kfonue //surl.li/baocys //surl.li/ssiklx //surl.li/qsjvwq //surl.li/pqpwle //surl.lu/dipmsi //surl.lu/giokwz //surl.lu/efgvmr //surl.li/qykzax //surl.li/wppyov //surl.li/bgvvih //surli.cc/wosmnf //surli.cc/xmieli //surl.li/yjcpda //surl.lu/qnaytu //surl.lu/lrrgnx
作為第一代華裔移民的女兒,湯亭亭透過這本《女戰士》書寫身為女性,以及身為「他者」的經驗,探討在語言、文化與身份中來回擺盪的過程。我很喜歡這部作品中模糊真實與虛構、歷史與神話之間的界線,透過混合神話與現實、家庭故事與政治隱喻的方式,建構出一種屬於華裔女性的敘事傳統,讓「鬼」說話,讓沉默得以發聲。
Thumbnail
母親的記憶是他在人生廢墟中僅存的溫柔,「那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他想: 失落的時光。」但下一秒母親的遭遇,那個還是個孩童的他,那一晚的記憶,那一聲槍響,那染血的手,成了夢魘,覆蓋了所有母親的美好。
Thumbnail
5/5《只有黑夜》Nothing But the Night by John Williams
「難以言喻的好」,是我讀完《各種悲傷》最直覺的感受。就像是一種魔法,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也沒有浮誇的角色性格,作者就只是輕輕一揮像法杖的筆,就發揮了作用,悄無聲息地滲入心底。
Thumbnail
4/5各種悲傷